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吉林疫情出現三個積極變化
2022-04-11 12:28:57來源:新華網責編:尹紅燕

  新華社長春4月10日電 題: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吉林疫情出現三個積極變化

  新華社記者段續、趙丹丹、張建

  吉林省本輪疫情已持續40余天,累計陽性感染者超6萬例。面對嚴峻形勢,吉林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堅決抗擊疫情,努力推動社會面動態清零。目前,吉林省的疫情防控進展如何,救治、保供最新情況怎樣?記者進行了採訪。

  多地實現社會面清零

  長春市、吉林市是吉林省本輪疫情較嚴重的地區。目前,兩市多地實現了社會面清零目標。記者從4月10日召開的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4月3日、4月5日、4月7日,長春市集中開展了3輪大規模核酸檢測,按照國家疫情防控有關規定,經過對檢測結果的綜合研判,長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判定,公主嶺市、榆樹市、農安縣、德惠市、雙陽區、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等8個縣(市)區、開發區基本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吉林疫情出現三個積極變化

4月7日,在長春市南關區一處核酸檢測點,醫務人員為居民進行核酸採樣。新華社記者 張建 攝

  吉林市于4月8日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吉林市此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陽性感染者超過26000例。目前,當地在分區做好封控區、管控區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正有序恢復社會生産生活秩序。

  出院人數超過新發現感染者

  吉林省衛健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吉林市已連續8天出院和解除隔離醫學觀察人數超過新增陽性感染者人數,累計出院和解除隔離醫學觀察17465人,佔病例總數65%以上。記者進一步梳理,長春市也已連續2天出院和解除隔離醫學觀察人數超過新增陽性感染者人數。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吉林疫情出現三個積極變化

新冠肺炎患者在長春市定點醫院治愈出院。(圖片由被採訪對象提供)

  吉林省衛健委黨組成員耿建仁介紹,截至4月7日,吉林省已經啟動定點醫院21家,方艙醫院26家,並繼續推進方艙醫院建設。共有來自部隊和12個省區市的3157名醫護人員和省內17000余名醫護人員,日夜堅守崗位,全力保障患者醫療救治。

  為提升醫療救治能力,吉林省組建了省級醫療救治專家組,建立了會診制度,由國家、省、市三級中西醫專家,組成專家團隊對危重型、重型確診患者及有基礎疾病的患者進行聯合會診,做到“一人一策、精準救治”。在定點醫院,國家救治專家組和省級專家團隊每日查房,在方艙醫院,省級醫療救治專家組巡迴指導篩查病例,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同時,吉林省大力推進中藥預防應用,擴大中藥預防應用覆蓋面。

  目前,吉林省共有陽性感染者超過6萬例,累計出院和解除隔離醫學觀察人數超過3萬例。

  保供渠道正在暢通

  長春市民買菜難問題曾一度備受關注。吉林省通過暢通省內外保供渠道、打通配送“最後一百米”等措施,努力滿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吉林疫情出現三個積極變化

3月27日,在長春市一蔬菜中轉倉,工作人員清點菜品。新華社發

  一方面,長春市民生活物資供應逐漸穩定,蔬菜等儲備較為充足。最新數據顯示,長春市蔬菜庫存3413噸,豬肉庫存5814噸,食用油庫存3380噸。另一方面,社區配送渠道進一步暢通。長春市政府公佈了保供企業門店聯繫方式,長春新區、長春凈月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相關部門為居民提供個性化物資包清單,每日動態更新,供社區、物業和小區志願者團購,保供企業採取批量送達方式配送。各地援助的蔬菜包等物資由長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分配發放。

  據了解,長春市正在全面發動社區工作人員、下沉機關幹部、志願者在做好個人防護且無接觸的基礎上,採取“封控區”直接送上門、“管控區”逐戶通知居民下樓領取等方式,全力滿足群眾基本生活需求。

  針對原有保供超市保障能力不足的問題,吉林市探索建立生活物資保供“專線”,組織各區深入摸排,逐一核對確定經營情況和保供能力,根據居民戶數進一步增加社區保供超市數量,截至目前已有社區保供超市1400余家,提供微信、電話等形式購買蔬菜的渠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