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感恩奮進七十載 逐夢前行新延邊”全國網絡媒體採訪活動·走進敦化系列報道⑧ 雁鳴湖鎮小山村:搭建農民致富新舞臺 打造鄉村振興新模式
“湖光山色絕佳處,雁鳴湖畔小山村”。
吉林敦化雁鳴湖鎮小山村的顏值向來“出挑”,但祖輩守著的好風景,美歸美,怎能當飯吃?綠水青山的潛在資源優勢無法轉化為金山銀山,小山村人民的日子一直“靠天吃飯”不溫不火地過著。
機遇出現在2016年,那一年,吉林省提出了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打造全省旅遊業版圖的重要部分和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曾經在旅遊部門工作過的村書記史學良,開始認真思考以鄉村旅遊業帶動小山村産業發展的可能性。“兩年之內,如果掙不著錢,可以把股份退回去!”史學良的承諾,打消了部分村民的顧慮,合作社共籌得資金900多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旅遊項目建設。
湖光山色日日新: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
小山村的氣質悄然發生了變化:統一的白墻灰瓦取代了以往的破舊柵欄,整潔的柏油大街讓曾經泥濘的道路成為歷史,風車、休閒長廊、涼亭、木棧道等系列設施點綴山間。一戶一景,老屋又起炊煙嫋嫋,曾經是雜草叢生的山野,如今成了一片花香的現代農業觀光采摘園。
“升級蝶變”的小山村,逐漸成為當地居民安居樂業、外地人羨慕嚮往的“田園遠方”。2020年,儘管受到疫情影響,小山村旅遊業收益卻不降反增,遊客達10萬人次,旅遊創收300萬元,當地人均增收入2萬元。
這一年,全村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口、100多戶相繼加入了合作社。
風景變“錢景”:村民變股民,離田不離鄉
隨著往來遊客增多,一些農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同時合作社生産的小粒黃豆、鮮魚餡水餃等農副産品廣受遊客青睞,暢銷吉林省內外。小山村通過發展鄉村旅遊特色産業,實現了農産品生産業、加工業、銷售業的融合升級發展,極大地提高了村民收入水準。
老譚鮮魚館的老闆姚久福對此感受頗深,他和妻子經營魚館12年了,剛開魚館時效益寥寥,這幾年隨著旅遊業發展,收入逐漸增多,一年下來純收入能達到十幾萬元。“夏天來休閒避暑的遊客非常多,2021年我家大概接待了7000多人,人手不夠,還請了三個服務員幫忙。大家都來吃我們這兒的綠色食品、感受鄉村生活。”村裏的變化,他也看在眼裏,“以前,下雨出門就是一腳泥巴,現在道路整潔乾淨,路燈通明。我感覺我們村很好,一點也不比城市差,像花園式的農村!”
安放住鄉愁:轉型發展,全産業鏈條不斷升級
通過不斷探索,小山村已擁有各種民宿産品,如集裝箱、民俗住宅等,滿足了遊客的不同需求,逐步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産業。旅遊旺季,往往需要提前一週甚至半個月預訂。
村民盧秀芹就將自家宅院打造成了民宿,她笑著説,目前的訂單已經排到兩個月後了。除了自家的買賣外,閒不住的她在景區還為自己謀了一份差事,負責花海售票、驗票工作,一個月還能多掙2800元。“來過小山村的人想再來看滿山鮮花爛漫,沒來過的人想來看雲、看山、看水。頭幾年,一個月的門票收入才兩三萬元。到2022年,趕上週末,一天的門票收入就能達萬元!”
往來的遊客,也給當地村民帶來了新觀念、新信息、新思維以及新的生活方式,開闊了眼界,一個“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農村正加速建成。“以前的小山村是雁鳴湖鎮最落後的村,現在我們依託自然資源優勢,闖出了名堂,成為全國鄉村振興示範村。”史學良自豪地説。
敦化之美,美在底蘊;敦化之殷,根在鄉村
敦化以“鄉村興則縣域興”的戰略視角,在省州鄉村振興浪潮中站前排爭上游。挂“五大振興”路線圖作戰抓落實,以建設“全省鄉村振興試驗區”為藍本,科學制定“1+10”政策保障體系,精心規劃佈局“一帶五區”,構建起鄉村振興“四梁八柱”。三年累計投入各級項目資金50億元,撬動社會資金20億元,形成了“多元投入促振興、眾人添柴火焰高”的蓬勃局面。2021年度吉林省鄉村振興考核位列全省第七,全州第一。
2022年計劃創建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示範村36個,全覆蓋推進“乾淨人家”評選、“道德銀行”“愛心超市”建設,形成“作表率、促提升”“亮身份、示範帶動我先行,齊參與、美麗鄉村共創建”的濃厚氛圍。確保家家有變化,戶戶有提升。2022年底預計完成敦化市改建農村公路54.45公里,改造市級公路17.963公里、鄉級公路9.861公里、村級公路26.626公里。
由“環境之美”到“生態之美”,從“生態之美”到“人文之美”,敦化正用一筆丹青書寫著氣勢磅薄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新時代展現新氣象,新起點必有新作為。在這片廣袤的熱土上,鄉村振興的繁花不斷結出碩果,一幅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得益彰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畫卷,正在敦城大地徐徐展開。(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張植塽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