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是全球知名的“汽車城”,有著“共和國長子”之稱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就坐落於此。紅旗、解放等民族品牌和奧迪、大眾等合資品牌均在此設廠。每天,下線的汽車源源不斷從長春駛向全球。
位於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風大街的“第一汽車製造廠一號門”,是一汽70年前隆重建廠奠基的地方。1953年7月15日,令人心潮澎湃的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典禮在此舉行,開啟了新中國發展汽車工業的第一步。
70年風雨滄桑,70年砥礪奮進,70年自立自強。一汽70年産業報國、汽車強國的奮鬥歷史,也是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歷史縮影,激勵著人們錨定“自主掌控關鍵核心技術、樹立民族汽車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目標,走出新時代汽車強國之路。
集中力量建一汽,人才北上聚長春
新中國成立之初,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需要大量的汽車。這讓“中國人何時能開上自己製造的汽車”成為時代之問。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把建設一座現代化汽車製造廠提上重要議事日程。
1950年,毛澤東主席訪蘇期間,雙方商定,由蘇聯援助中國建設第一個載重汽車廠。同年4月,重工業部成立汽車工業籌備組,開始了緊張籌建工作。在大量調查研究和反復比較基礎上,中央財經委員會批准第一汽車製造廠在吉林省長春市興建。
1953年,毛主席簽發《中共中央關於力爭三年建設長春汽車廠的指示》,責成各有關部門對長春汽車廠的建設予以最大的支持,力爭三年建成。建設汽車製造廠還作為我國首批重點工程被列入第一個五年計劃。年輕的共和國,通過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培育出一汽這個“共和國長子”。
一汽建設,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黨中央的號召和直接指揮下,中組部抽調廳局級幹部150余人趕赴一汽,東北局也抽調529名機關幹部到一汽工作,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一大批高技術工人奔赴長春,僅上海市私企和公私合營企業支援一汽的技術工人就有近千名。此外,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大等高校的畢業生和歸國留學生也北上到一汽報到。
就連小學生也加入了支援一汽的行列。江蘇省江寧小學來信説:我們利用課餘時間到外面蒐集廢銅、廢鐵、破布、爛棉花、玻璃和廢紙等東西,把這些東西賣給合作社,得了五萬零三百多元(舊幣),這點錢由中國少年報轉給你們。我們想,錢雖然少,但也算是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大廈上加了一塊磚瓦。
一汽建設最繁忙的時候,每天有兩三百個車皮滿載著各種材料和設備,源源不斷送到建設工地。長春市主動靠前服務,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支持建設一汽。長春市第一屆黨代會確定了“主動積極、儘先辦理、只許辦好、不許辦壞”的支援方針,市政建設費用1954年的95%和1955年的84%用於一汽,機關幹部等3萬餘人參加了建設一汽的義務勞動。
汽車工業專業性很強,光靠蠻幹是不行的。在火熱的建設現場,“不恥下問、不會就學”成為風氣。1954年起,一汽掀起了摘掉“白帽子”學習運動,專門設立了一個領導幹部業餘進修班,配備了包括蘇聯專家在內的很多教師,先後有100多名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參加學習。
通過學習,學員們不僅初步掌握了汽車製造的基礎知識,還學會了操作機床、幹鉗工活,許多女學員都學會了駕駛汽車。這批從黨政軍各條戰線調來的處級以上幹部,逐步摘掉了“白帽子”,進而提升了一汽管理者的整體素質。
當著廠長找廠長,無私奉獻敢擔當
1952年4月,時任中央重工業部汽車工業籌備組主任的郭力被任命為長春汽車廠(後正式命名為第一汽車製造廠)廠長。
一汽是從原野上起步的,一切都是新的。創業初期,這裡“一無人力、二無陣地、三無經驗”,郭力求賢若渴,大量“招兵買馬”,付出了艱辛努力。
正當大家在郭力的帶領下熱火朝天地籌建汽車廠時,他卻有了“讓賢”的想法。
這是為何?郭力曾告訴老戰友,他想請一位熟悉東北情況的人當廠長,自己當副手。“中央決定汽車廠要三年建成投産,如能有一位熟悉東北情況,資格老一點、能力更強、位置更高的同志來當廠長,會更有利於調動各地力量支持一汽建設。”
為了把廠長“讓出去”,郭力多次赴北京、瀋陽,向黨中央、東北局請調廠長。1953年初,郭力終於盼來了接替他的饒斌,自己“降職”為第一副廠長兼總工程師。
團結就是力量。饒斌抓基本建設,郭力抓生産準備;饒斌大刀闊斧、雷厲風行,郭力踏踏實實、認真細緻,兩人配合默契,圓滿完成三年建成投産的任務。“當著廠長找廠長”的故事,也成了新中國汽車工業創業史上一段廣為流傳的佳話。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饒斌和郭力團結共事的故事,激勵了一大批來自五湖四海的幹部。正是班子團結,領導無私奉獻敢擔當,在黨員幹部和全體工人的努力下,在全國各地的支援下,創業者們戰天鬥地。短短三年,一座現代化大型汽車廠拔地而起。
荒原建廠放手幹,辦法總比困難多
1953年的冬天,是一汽的第一個冬季施工期。住在四壁透風的建築工棚,一汽建設者們作業時,頭頂雪天,腳踏凍土,爬上30多米高空綁扎鋼筋,澆築混凝土。有的人手被凍裂出一條條大口子,用膠布纏起來繼續幹。
當時,很多設計師住的房子很簡陋,沒有地板,地面潮濕,箱子放在地上會發黴。夏天還好,冬天還得生火。“生活雖然艱苦,但我們都專注工作。”第一汽車製造廠原總設計師劉經傳回憶説。
1954年下半年開始,一座座高大廠房陸續拔地而起,土建工作逐步由室外轉入室內。為了在20多萬平方米的封閉廠房裏開展規模更大的冬季施工,蘇聯專家基列夫提出用火車頭取暖。
用火車頭取暖?能行嗎?安全嗎?建設者們反復研究後認為可行。於是,鐵道部專門從全國各地調來了8個蒸汽機火車頭供一汽建設使用。
為配合火車頭“取暖”,工地重新設計了管道系統,對蒸汽機車進行了改裝,滾燙的蒸汽源源不斷輸送到施工現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説,火車頭變身超大暖風機,工人們一邊往地上噴蒸汽,一邊用草簾子蓋住,廠長帶著職工日以繼夜地幹,手抬肩扛地在黑土地上建起了一汽。
乘東風展紅旗,激情燃燒心向黨
1956年7月14日,第一批12輛解放牌汽車在雷鳴般的掌聲中下線。一汽中央大道成為歡樂的海洋,許多人撫摸刻著中國字的國産汽車,無比自豪和喜悅。
“記得當時52歲的老司機馬國范帶著由12輛汽車組成的車隊遊行慶祝。汽車剛出工廠,就被人們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大家爭著喊著要坐車,車廂裏站滿了人,腳踏板上也站上了人,前保險杠上、汽車翼子板上都坐上了人,都把胸膛挺得溜直,要多神氣有多神氣。五彩繽紛的紙花漫天飛舞,有很多人手裏沒有紙花,就拿著高粱、苞米、穀子往車上拋。”報道過解放牌汽車下線的新華社記者講述起當時的情景仍然激動無比。
解放牌汽車問世後,迅速成為中國城鄉交通和公路運輸的主力軍,它給幾代人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隨後,一汽又于1958年先後研製出新中國第一輛東風牌小轎車和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
回望65年前的夏日,在“乘東風、展紅旗,造出高級轎車去見毛主席”的口號鼓舞下,一汽全廠動手打破常規,採取“趕廟會”的方法,在廠區張榜招賢,大院裏擺放的紅旗轎車對標樣車克萊斯勒2000多個零合件設計製造任務,不到幾小時就被大家搶光。
經過33天日夜奮戰,紅旗牌高級轎車成功出車,“天圓地方”“中國扇形格柵”“宮廷式尾燈”等中華文化元素被融入其中,且搭載了一汽自主設計的V8發動機,最大功率200馬力,最高時速為185公里/小時。至此,紅旗轎車駛向神州大地,成為中國人自己的高端民族汽車品牌。
1959年初,紅旗轎車進入緊張的批量生産準備階段,産品品質成了突出的矛盾。在全廠2000人參加的五級幹部會議上,眾人的發言匯成一個決心:一定拿出一批合格的紅旗車參加國慶十週年。針對已發現的生産難關和品質問題,組織了323個攻關突擊隊,其中全廠性重點突擊隊32個。
當時,一汽遇到的許多問題都是國內無人碰過的技術難題,如發動機液壓挺桿,開始試製出的産品在發動機高速運行中只有兩分鐘的壽命。為突破難題,以李剛為首的液壓挺桿突擊隊,集中了設計、工藝、加工和試製試驗等各方面專業人員150多人。
他們一邊研究有關文獻,分析國外樣品,一邊提方案搞試驗。突擊隊試用了幾十種不同的材料,最後選定合金鑄鐵,在淬火工藝上做了42次試驗,才最後確定了淬火時間和淬火溫度,使最後製成的液壓挺桿經受住了400小時的臺架試驗。
在全廠動員下,許多攻關項目都對提高紅旗轎車品質起了重要作用。1959年9月,國慶十週年前夕,經過品質攻關後生産的首批30輛紅旗牌高級轎車和2輛檢閱車送往北京。
終結三十年一貫制,合資合作走在前
解放用七代車的更迭、800多萬輛車的跨越,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史。2023年6月26日,解放七代卡車巡遊活動舉行。從解放第一代産品CA10到第二代産品CA141,再到最新的第七代産品解放J7,解放用“家族式”巡遊的方式迎接一汽建廠70週年。
在一汽解放廠區內有一片青翠的松林,松林中央矗立著一個高5米、寬2.5米的大理石紀念碑,紀念碑上方鑲嵌著一枚重達一噸重的獎章,記錄著一汽換型改造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
從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線到上世紀80年代初,解放牌汽車一直沒有改頭換面,銷量持續下滑,一汽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從1980年末起,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一汽緊緊依靠全體幹部職工,自籌改造資金結束了解放卡車30年一貫制。1987年1月1日,解放第二代CA141汽車正式投産,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為一汽頒發了一枚一噸重的獎章。一汽“不停産、不減産、垂直轉型”,創造了中國汽車發展史的奇跡。
之後,一汽主動跟上時代,牽手大眾、豐田、奧迪等世界汽車巨頭,國産奧迪、捷達、寶來等車型成為中國人家喻戶曉的車型,為國家擋住進口轎車消費大量外匯作出重要貢獻。同時,與跨國公司的合作,換來了大量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林敢為回憶,1987年,大眾來一汽尋求合作機會。當時,一汽已經購買了克萊斯勒488發動機生産線,大眾集團前董事長哈恩博士許諾將克萊斯勒發動機裝入奧迪100車型中,並取得成功。
在各方努力下,1988年5月17日,一汽與奧迪簽署“關於在一汽生産奧迪的技術轉讓許可證合同”,拉開奧迪進入中國市場的序幕。此後的30年,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大踏步前進期,奧迪也因此收益頗豐。截至目前,中國已成為奧迪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奧迪在中國擁有眾多國産車型,銷量持續領跑中國豪華車市場長達30多年。
中德合作超越了商業層面的合作,還為德國人更全面了解中國打開了一扇窗。1993年一汽-大眾在建立黨組織時,德方對此不理解。後來他們發現在車間裏幹得最好的總是共産黨員。以後公司組織黨員義務突擊活動時,德方人員也自動加入。
一次“講述身邊共産黨員的故事”活動中,德國專家曼福雷德·布羅克講述了自己對中國共産黨的熱愛,他認為中國共産黨是“世界上最先進,最代表勞苦大眾的政黨”,誰是黨員他一眼就能看出來。他三次給一汽黨組織寫信,表達對中國共産黨的崇敬之情。
一汽-大眾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李志宏説,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人對“市場換技術”質疑,但以一汽-大眾為代表的合資企業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汽車産業的領軍人才,為實現汽車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是合資合作最大成果。
“紅旗”責任扛肩上,奮力改革譜新篇
面對全球汽車工業的大變革,一汽高舉“紅旗”,乘風破浪,在探索高品質發展和創建世界一流企業道路上走在前列。
紅旗品牌自1958年創立以來,市場化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甚至面臨過市場詬病。2017年以來,一汽以市場為導向重組機構,形成更加專業、精細、扁平的構架和運行模式,集團總部直接負責紅旗品牌運行。同時,一汽推出新紅旗品牌戰略,打造L、S、H、Q四大産品系列,並在全國建設了一大批紅旗體驗中心,拓展紅旗品牌影響力。
2017年9月18日,是所有一汽人銘記的日子。當天,一汽啟動了“四能”改革,即“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高能低、機構能增能減”,全集團範圍內競聘,高級經理競爭上崗。
“當時,一汽和東風在清華大學有個幹部培訓班,我們剛報到,就接到通知一汽集團全體起立了。‘鐵飯碗’一下子沒了,第二天培訓班只剩下了東風的人,一汽的人全回長春參加改革了。”一汽改革辦主任劉俊説。
他認為,改革對大家觸動很大,大家幹事創業的熱情徹底被激發了。
2020年9月,一汽實施更加系統化的高級經理新三年任期改革,先定目標再上崗,鼓勵挑戰高目標。一週內完成高級經理匹配,幹部平均年齡又降低1.4歲。根據規劃,這些改革措施將在“十四五”期間繼續堅持,持續激發職工的幹事創業熱情。
胡漢傑任一汽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一汽解放公司董事長已有5個年頭。這5年裏,“解放”2021年銷量達44萬輛,創造了“解放”中重卡銷量全球“五連冠”的業績。在2020年的新三年任期改革中,依據“業績審視+目標承接+能力評價”,優良者優先聘任,靠後者競爭上崗,胡漢傑因優異的業績被直接聘任,像他這樣未經過競聘就聘任的領導幹部還有十幾位。
一汽改革改變了很多人因循守舊的思維和觀念,構建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架構,建立了不養懶人、閒人、庸人的市場化激勵機制,有效激發了幹部員工衝鋒擔當、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的精氣神,點燃了全體一汽人復興紅旗品牌的希望與夢想。
近年來,在國潮風的推動下,憑藉著大氣造型、前瞻技術和優質售後服務等優勢,紅旗品牌多款新車出現未售先火現象。如今的紅旗品牌,家族産品越來越多,顏值越來越高,市場拓展也更接地氣。
一汽紅旗造型設計院院長張銘説,紅旗品牌汽車緊跟國潮風,正與故宮等傳統文化符號和中國航天等現代科技符號緊密結合,把中國元素融入汽車,讓車不僅是代步工具,更成為藝術品。
“紅旗”讓夢想成真,發動機製造挑大梁
34歲的他,是一名數控技術工人,更是中國汽車製造領域的大國工匠。這些年,在一汽扛起“紅旗”發展重任的態勢,也給他施展才華提供了舞臺。
他,就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試製所數控班組高級技師楊永修。
16年前,楊永修選擇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成為一名數控專業學生。
上學後,他逐漸愛上了數控專業,在校期間保持著班級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後,他如願成為原一汽技術中心的一名工人。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楊永修暗自下決心,不能滿足於現狀,要為一汽這款金字招牌做貢獻。
當了半年普通加工工人後,他轉入自己熱愛的數控崗位。一汽擁有一大批優秀的技術工人且其中很多是大國工匠,企業技術傳承文化濃郁,楊永修的快速成長也得益於此。
5年多的時間,他廢寢忘食地向前輩請教難題,很多人對他知無不言。他還購買了很多課件,自學最新理論。很快,楊永修脫穎而出,成為技術能手。
憑藉這股勁頭,楊永修不僅能熟練操作海德漢等進口數控系統,還具備了多款軟體編程、多臺數控設備操作和複雜刀具設計改制等技能,這讓他在高端發動機製造、精密零部件研製等領域大顯身手。
2018年初,新紅旗品牌戰略發佈之後,楊永修主要承擔紅旗品牌自主研發的高端發動機、變速箱及底盤等核心精密零部件的數控加工工作,解決了一大批卡脖子難題,先後完成30余項重大試製任務,累計攻克130多項技術難題,為集團公司節約創造價值1200多萬元。
他還依託師徒工作間和勞模創新工作室,開展快速試製、集成製造等多項試製技術研究,培養了一批高技能人才。他的團隊中大部分成員已經掌握了數控技術,實現了數智化轉型。
近年來,一汽加速改革給楊永修更多施展才華的空間。“一汽像我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大家夢想有多大、技術有多強、能力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他説。
同時,國家和地方不斷加大對人才尤其是汽車製造人才的支持力度,使楊永修享受到子女就學等多項政策帶來的實惠,解決了後顧之憂。
看到大街上搭載自主研發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的紅旗牌汽車越來越多,楊永修特別高興。他説:“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是一汽人的使命,我願意紮根東北,紮根一汽,與同事們一道攻關,為攻克更多的卡脖子技術難題貢獻自己的力量。”
央地合作樹標杆,向新而生勇爭先
今年1月8日,中國一汽紅旗品牌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發佈會在廣州舉辦。當晚,中國一汽宣佈了紅旗新能源品牌全新標識、設計語言、技術平臺等,併發布了三款即將推出的新能源汽車車型。
上海國際車展前夕,一汽又發佈了紅旗“旗幟”高端電動智慧超級架構FMEs,並陸續推出電動、智慧和混動三大平臺。
國家需要,一汽所向。在“架構化造車”“軟體定義汽車”時代,一汽在半年裏密集發佈“一大架構三大平臺”,全力推動“All in”新能源,在行業內也不多見。這背後,既有企業的堅定轉型決心,又有央地合作的向“新”而生。
從第一輛車誕生起,中國一汽的發展就與長春市乃至吉林省的發展密切相關。為了支持一汽發展,地方政府近年來不僅加大了一汽所在區域的基礎設施改造,營造良好的生産生活環境,還積極推動一汽改革發展,推動新産品加快落地。
目前,吉林省已經啟動支持一汽重點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加強與高校院所、重點企業合作攻關,著力激活創新鏈、重塑産業鏈、培育品牌鏈,積極搶佔産業發展制高點。吉林省主要領導數十次來到一汽現場辦公,解決企業的問題。
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汽集團總部所在地,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汽車産業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正積極打造高品質營商環境,經常“上門服務”為企業解決各種難題,解除企業後顧之憂。
“企業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保證隨叫隨到,想方設法讓企業滿意”——這已經成為很多幹部的行動指南。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行走在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隨處可見鱗次櫛比的汽車産業項目建設場景。6月30日,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配套産業園暨奧迪PPE配套項目在吉林省長春市集中開工,總投資超444億元。項目建成投産後,將有力推動吉林省汽車産業集群“上臺階”,為加速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近年來,吉林省加快汽車産業轉型升級步伐,投資350億元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投資135億元的一汽弗迪項目等正在加快建設。根據吉林省政府最新規劃,到2025年,該省汽車産業規模將達到萬億元級。吉林汽車産業的加快發展,持續吸引著大眾集團、奧迪、大陸汽車等跨國企業前來投資興業。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將與一汽強化合作,加速綠色技術就地就近轉化落地,為做大做強民族汽車品牌貢獻力量。
一汽還努力加快海外市場佈局,集聚全球資源服務企業發展。日前,一汽攜手以色列合作夥伴,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行紅旗旗艦車型E-HS9上市儀式,標誌著紅旗品牌汽車正式登陸以色列市場。目前,一汽海外業務已覆蓋“一帶一路”沿線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還在德國慕尼黑等地設立了研發中心。
2021年9月,紅旗戰略車型純電動智慧SUV——E-HS9正式出口挪威,成為中國高端民族汽車品牌批量出口歐洲市場的重要里程碑。2022年啟動終端交付後,紅旗E-HS9憑藉卓越的産品性能和外觀設計,在為當地用戶帶來極致駕乘體驗的同時,也收穫了一大批粉絲,實現6個月交付突破千輛,取得了挪威大中型豪華SUV細分市場前三名的成績。
一汽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汽將深入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和“走出去”戰略,把握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基本規律,用好用足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拓展海外高端汽車市場,持續完善全球化汽車産業鏈佈局,著力打造一體化海外業務運營體系,不斷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極致産品和極致服務,奮力擦亮世界汽車舞臺的中國名片。(記者 張建)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