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2023-09-19 21:07:33來源:中國吉林網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延吉有約e起來”2023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採訪采風活動系列報道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連續6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4個村榮獲國家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5個社區榮獲國家級、省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區(示範單位)”及民族普法基地殊榮……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延吉各族兒女如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書寫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出彩華章。

  城市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歷史見證。那些展出的照片、事物已凝固成了這座城市的記憶。9月19日,“延吉有約e起來”2023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延吉市博物館,一種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新石器、青銅器、鐵器、唐渤海、宋遼金、清代等各個時期的陶器、石器、銅器、鐵器等器物及朝鮮族民俗器物等3263件藏品,向觀者默默講述著延吉的歷史文化。

  作為集地方歷史和朝鮮族民族特色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延吉市博物館成立以來,以延吉市悠久歷史文化為脈絡,以珍貴的館藏曆史文物為素材,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歷史文化,豐富廣大人民群眾業餘文化生活,不斷促進延吉市經濟、文化、社會繁榮發展。

  共居共樂 團結之花處處盛開

  走過丹英社區牌樓,媒體採訪團就能看到,左側居民樓外墻寫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右側圍墻上畫滿民族團結事跡。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剛到社區辦公樓,媒體採訪團就聽到了社區二樓上傳來陣陣歌聲。這就是由丹英社區黨委作詞、著名作曲人王紹鵬譜曲的原創歌曲《中華民族一家親》。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社區辦公樓內的“三個三”架起群眾的連心橋貼板、“學習強國”圖書角、社區全家福大照片……採訪團在樓內處處都能感受到民族團結的氛圍,因為民族團結已經融入到整個社區大家庭中。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據丹英社區黨委書記兼居民委員會主任王淑清介紹,轄區內有漢族、朝鮮族、回族、滿族、藏族、瑤族、錫伯族、景頗族、蒙古族等9個民族。多年來,社區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通過“黨建+民族團結”模式,實現了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繪就了民族團結“互嵌式”社區的幸福畫卷。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如丹英社區一樣,延吉市公園街道園吉社區依託轄區資源優勢,著力打造“一中心一品一園一廣場”佈局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把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融入人們日常休閒娛樂活動中,使之成為各族居民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網紅”打卡地;北山街道丹山社區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為總目標,不斷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築基”工程,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社區先後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社區”等各級各類榮譽160余項。

  民膳小食堂 民生大文章

  臨近中午11時15分左右,進學街道文慶社區民膳食堂已熱鬧起來,轄區老年人以及周邊上班的年輕人已經交完款,拿著餐盤開始打菜。早來的人已經在餐桌上就餐了。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我們在這裡用餐不僅吃得飽,還吃得好,民膳食堂解決了我們老年人的用餐問題。”82歲的何大爺開心地與記者説。

  據進學街道文慶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王麗霞介紹,社區民膳食堂成立(試營業)于2023年6月9日,樓內配有電梯,方便老人上下樓,設有9個床位,為老人飯後休息。目前,食堂每日用餐平均50人。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在進學街道文河社區民膳食堂,每天中午採取自助餐形式,60歲以上老人每人10元、60歲以下的每人15元就可吃上一頓可口的飯菜。

  據了解,2022年,延吉市投入160萬元建設了8家民膳食堂,投入200萬元建設了2個嵌入式綜合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丹英社區繪就的民族團結幸福畫卷、民膳食堂以提高民生服務品質的大民生,都是延吉市民族團結工作諸多成績中的不同縮影。

  近年來,延吉市全面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兩築基、兩提升”工程,集中打造了延虹社區、中央小學等12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建設了“主題廣場”“景觀墻”“石榴街”“紅石榴遊園”等宣傳教育陣地,在全市範圍內深入開展以民族團結進步“7+N進”活動,促進全市各族群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延吉:同心共繪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延吉市民宗局副局長周紅娟表示,未來,延吉市將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根本,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州、市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用廣大幹部群眾聽得懂、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有形有感有效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各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切實推進新時代延吉市民族工作高品質發展,全力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七連冠”殊榮。(記者 沙春霞 劉源江 張穎 馬春雪 李娜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