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瞭望丨打造美麗中國吉林樣板
2023-09-26 10:37:46來源:新華社責編:趙瀅溪

  ◇“能植樹的地方要多植樹,能蓄水的地方要多蓄水”,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表示,“讓綠色成為吉林最亮麗的底色,切實築牢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堅強屏障。”

  ◇2022年,國家林草局對各省份森林資源狀況進行量化評分,吉林省成為全國唯一獲得滿分的省份

  ◇吉林省全力打造冰雪、避暑雙品牌。2023年雪季,全省接待國內遊客5673.27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008.36億元,重點監測的26家冰雪旅遊企業接待人次1178萬,同比增長76.6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99%,兩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查幹湖好了,生意才能水漲船高,遊客不是奔著哪一家店來的,而是奔著生態這塊金字招牌來的,守不好招牌,大家都遭殃。”經營魚莊的曲三妹嘗到了美好生態帶來的甜頭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翟偉 孟含琪 張驍 李典  

瞭望丨打造美麗中國吉林樣板

吉林松原查幹湖濕地(2020年7月20日攝) 張楠攝 / 本刊

  東眺吉林,層巒疊嶂、森林滴翠、溪水潺潺、虎嘯山林,長白天下雪,山水蓄能如三峽;

  西望吉林,平原無垠、草甸成片、河湖連通、鶴舞長空,冰湖網躍魚,陸上風光比三峽;

  中瞰吉林,沃野千里、青紗成帳、稻米飄香、田園牧歌,氫能與日新,大美生態見吉林。

  落實黨中央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優先位置,堅持綠色發展的精神,吉林省加快推進生態強省建設,努力打造美麗中國吉林樣板。2019年以來,印發實施《吉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查幹湖治理保護規劃》,出臺《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制定修訂《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多部環境資源保護法規。

  吉林省持續開展“綠美吉林”行動;萬里綠水長廊、“大水網”、林草濕生態連通等一批重大生態工程有序推進;實施“氫動吉林”行動,加快“陸上風光三峽”“山水蓄能三峽”等重大項目建設……

  5年來,吉林省逐步打造了“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兩座金山銀山、“長白山、查幹湖”兩塊金字招牌、“東有虎豹、西有白鶴”兩個生態地標。“綠水青山黑土地、藍天白雲好空氣”成為吉林優美自然環境的生動寫照和人民高品質生活的標配。

  天藍水清生態環境底色更加亮麗

  目前,吉林省林草濕資源面積986.55萬公頃,佔全省總面積52.64%。森林覆蓋率達到45.27%,草原綜合植被蓋度72.15%,濕地保護率45.22%,均較5年前穩步提升。空氣品質穩定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水環境品質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準。全省生態品質指數(EQI)達到67.32,比全國高出7.72。

  ——林草濕各項指標穩步提升

  4月8日,長春市香灣公園,吉林省幹部群眾義務植樹忙。“能植樹的地方要多植樹,能蓄水的地方要多蓄水。”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表示,“讓綠色成為吉林最亮麗的底色,切實築牢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堅強屏障。”

  增綠就是增優勢、護林就是護財富。5年來,“綠美吉林”行動累計完成造林綠化817.4萬畝,森林撫育1830萬畝。全面推行林長制,實現連續42年無重大森林火災,2022年,國家林草局對各省份森林資源狀況進行量化評分,吉林省成為全國唯一獲得滿分的省份。

  過去,敦化市官地鎮江南村有2處坑塘水質環境較差,無水體交換。隨著敦化市水系連通一期綠水長廊工程建設完工,坑塘連通水域面積12434平方米,江南村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

  吉林省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遼河、綏芬河五大水系縱橫全境,流域面積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1633條。萬里綠水長廊工程以水域岸線為載體,保護水資源、強化水安全、改善水環境、守護水岸線、修復水生態、弘揚水文化、做強水經濟,計劃到2035年,全省建設綠水長廊1.35萬公里以上。現已累計新建、改善近1200公里河岸,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成為美好現實。

  中國最大沙地科爾沁沙地,是東北地區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帶之一。5年來,吉林省大力開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封原育草,西部地區一個大型的防護林體系初步形成,持續保持綠進沙退趨勢。

  吉林省林草濕生態連通工程連通森林、草原、濕地三大生態空間,一體化推進“綠滿山川”森林植被恢復、“林廊環繞”防護林建設、“水草相依”草原濕地保護修復、“城鄉一體”綠化美化等林草濕工程。現草原生態已修復163萬畝,保護和恢復重要濕地30萬畝。

  吉林省生態環境狀況連續19年保持良好。林網成格、草地連片、濕地鑲嵌、交錯互連的高顏值生態連通格局逐漸形成。

  “5年來,吉林省累計完成生態修復1069.7萬畝,綠化美化村屯5767個,建設水源涵養林12.96萬畝,治理沙化土地94.15萬畝,修復完善中西部農田防護林體系95萬畝。森林蓄積量由10.27億立方米提高到10.91億立方米,排名全國第六。全省經濟林及林下經濟總規模達到1725萬畝。”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高海珠説。

  ——“吉林藍”成幸福常態色

  蛟河市新站鎮北安村的田間地頭,網格員往來巡查。太空上,衛星定期過境,查看有無火點。吉林省正大力推進秸稈禁燒“天地人”立體化管理項目。

  吉林省秸稈年産量約4000萬噸。自2021年起,實施秸稈全域禁燒,建立了秸稈原料化、燃料化、肥料化、飼料化和基料化“五化”綜合利用+無害化處置模式。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2%,綜合離田率達97.2%。

  吉林省狠抓減排,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1291台燃煤小鍋爐全部淘汰,2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發電機組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長春、吉林、遼源、白山納入了國家北方清潔取暖示範城市。

  “5年來,全省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由2018年的83.3%提升至2022年的93.4%;PM2.5濃度由40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5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穩定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水環境品質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準,優良水體比例由71.7%提升至81.7%,國考斷面劣Ⅴ類水體比例由15.3%降至1.8%,剔除自然本底影響,實現了劣Ⅴ類水體全面清零。”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張旗威説。

  ——“松遼水”一河一策讓綠水長流

  9月的查幹湖,清波盪漾,百鳥雲集,一派塞北江南好風光。

  曾經查幹湖上游河流流經鹽鹼地,湖水總氮、總磷和氟化物超標,水質不佳。

  實行一河一策精準治理。吉林省確定引水、修渠、利用濕地自然過濾的方案,查幹湖與嫩江、松花江通連,“死水”變“活水”,動態循環水系促進水體整體置換。

  吉林省水利廳謀劃查幹湖水生態修復與治理試點工程。該工程納入全國首批7個重點區域水生態修復治理試點之一,並納入全國150項重大水利工程項目清單,于2021年12月開工建設,計劃2023年底主體工程完工。

  “目前,查幹湖水體已完成一次整體置換,水質由過去的劣Ⅴ類逐步提升到Ⅳ類。”松原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劉金凡説。

  珍稀鳥類由239種增加到276種,鮮魚年産量保持在300萬斤。5年來,查幹湖累計接待遊客1178.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3.7億元。今年初以來,環湖周邊31個村屯年人均增收約2500元,查幹湖漁業和旅遊業帶動數萬人就業。

  從衛星影像上看,吉林西部各地泡沼星羅棋佈,許多濕地通過溝渠相連。

  吉林西部水資源匱乏,但主汛期容易造成災害。吉林通過天然水系和興修水利工程,將一些河流的富餘客水疏導存蓄到天然湖泡和濕地,實現科學利用。吉林省啟動河湖連通工程,目前主體工程全面完成,203個湖泡全部連通。

  ——“黑土地”乾淨美麗宜居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景色如畫,遊客來此尋找“詩和遠方”。2022年7月,航天員劉洋在中國空間站展示了光東村新貌圖片。

  光東村是吉林省“廁所革命”試點地之一。村黨支部書記金憲介紹,政府投資350萬元改造210戶室內衛生間,把旱廁全部改成水衝式廁所,乾淨又實用。

  好資源帶來好收入。2018年至2020年光東村緊緊抓住對口幫扶協作的有利契機,推出“共享稻田”,按100平方米稻田供100斤大米總價格1000元,面向寧波市推出消費者認籌,“銷售額達2400萬元,帶動8個村465個農戶戶均增收2580元。”金憲説。

 加速形成生態優先的

  高品質發展格局

  吉林省將綠色理念貫穿到生態保護、環境建設、生産製造、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以項目建設為牽引,加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吉林西部是我國風光資源富集區。松原到白城沿途有眾多百餘米高的風機。田野和魚塘間,連片的光伏電板在吸儲太陽能。

  吉林省努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和發展優勢,打造“陸上風光三峽”“山水蓄能三峽”“氫動吉林”等重大能源産業項目。

  2021年10月,“陸上風光三峽”工程全面啟動。至今,全省風光發電總裝機規模翻了一番,由778萬千瓦增至1587萬千瓦。

  “吉林省的第一座風機是在通榆豎立起來的。”通榆縣能源局副局長郝忠強説,在通榆縣,大到風機葉片、機艙罩、塔筒,小到螺絲錨栓,都可以找到生産企業,這裡正在打造風電全産業鏈“一站式採購”城市。

  松原市正泰新能源裝備製造基地從開工到産品下線僅用99天,如今可日生産光伏板10000塊,日産值達到600萬元。

  作為吉林省唯一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整市推進的地級市,松原市對1123個行政村共計下達建設指標12.05萬千瓦,總投資8.21億元,待鄉村振興項目建成後每村每年將獲得一定的收益,風光發電將涌出真金白銀。

  近日,作為“氫動吉林”啟動項目的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範項目全面開工,建成後可年産綠氫3.2萬噸、綠氨18萬噸,助推吉林省打造“北方氫谷”。

  利用風能、光能等清潔能源來電解水制氫沒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塵等污染物排放,甚至沒有二氧化碳排放。不管是燃燒,還是進行轉換,直接排放物都是清潔的水。

  2018年以來,松原市累計謀劃實施重大生態環保項目172個,總投資292.8億元,堅持“源網荷儲+裝備製造+制氫”鏈條式發展新能源産業。

  西部“靠天吃飯”,東部“立地生金”。吉林東部地區水系發達,具有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的有利條件,可開發規模約9000萬千瓦。2022年7月30日,“山水蓄能三峽”工程全面啟動。抽水蓄能由30萬千瓦增至170萬千瓦。

  ——以生態産業化為路徑,加快“兩山”轉化步伐

  5年來,吉林省做足“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兩座金山銀山文章,做大做強做優“吉字號”生態品牌,通過生態産業化和産業生態化加快“兩山”轉化步伐。

  2022年,吉林省糧食年總産量達到816.16億斤,單産居全國13個糧食主産省第1位,“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綠色品牌深受消費者青睞。

  “哺日月之精華,沐山水之靈氣”。通化有文字記載的人參採挖活動已逾1700年,另有天麻、黨參、貝母、五味子、紅景天等500余種野生藥用植物,堪稱天然藥庫。2022年,通化人參産業實現産值317.4億元,醫藥健康工業實現産值229.3億元。

  吉林省全力打造冰雪、避暑雙品牌。現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9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5個、省級生態縣22個。45個村鎮獲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鎮”,24條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2023年雪季(2022年11月-2023年3月),全省接待國內遊客5673.27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008.36億元,重點監測的26家冰雪旅遊企業接待人次1178萬,同比增長76.6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99%,兩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發展旅遊業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吉林省接待國內遊客1.2億人次,同比增長120.2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950.29億元,同比增長207.82%。“東遊長白山、西品查幹湖”,截至8月31日,長白山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87萬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長231%,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長4.7%。

  擦亮長白山、松花江、鴨綠江三大“金字招牌”。白山市全力推動全域旅遊、醫藥健康、綠色食品、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産業向品牌化邁進,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

  ——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西部依“天時”,東部據“地利”,中部重“人和”,吉林省重大綠色産業項目順勢佈局。

  一汽集團建成投産紅旗新能源汽車工廠,年産能20萬輛,産值可達600億元。紅旗電動汽車行駛在吉林大街小巷已成一道風景。

  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動力電池項目,是吉林省加快打造現代新型汽車和零部件萬億級支柱産業的重要舉措。建成投産後每年可滿足60萬輛電動汽車配置需求。平均3秒就可下線一顆電芯。

瞭望丨打造美麗中國吉林樣板

在吉林省大安市海坨鄉鹽鹼地生態修復治理示範基地,農民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2022年10月12日攝)許暢攝 / 本刊

  多元共治的

  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日臻完善

  吉林省用嚴格制度、嚴密法治,為打造綠水青山提供保障。

  ——壓實責任,層層有責,層層問責

  吉林省委、省政府先後印發《吉林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工作方案》《吉林省關於完善湖長制的實施意見》,建立起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體系,河長製作戰圖等做法得到國家評估組充分肯定。

  省委書記、省長兩位總河長帶頭巡河護河,要求各級總河長、河湖長只要下鄉,就要看河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立“河湖長+河湖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協作機制,開啟了“四長”治河新模式。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群眾投訴舉報案件結案銷號率達到99.5%以上。

  16位省級林長分片負責抓督導,市級林長靠前指揮抓統籌,縣級林長落圖落地抓施工,鄉級林長林間地頭抓落實,村級林長細緻入微抓末端,形成“五級聯動”格局。

  ——依法行政,依法保護,依法治污

  近年來,吉林省頒布實施了《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吉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排污許可證發放實現全覆蓋。

  長春市積極開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綠色貸款餘額達到1582.5億元。全省環境保護服務業企業數量增至670家。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認識漸成行動自覺

  當專家看到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天橋嶺林區拍攝的“五虎遛彎”影像後,對採取保護措施後顯現的成效感到十分振奮。

  該公園設立於2021年10月,面積達1.41萬平方公里。設立以來,公園自然生態系統得到整體保護和修復,支撐保障體系逐步建立。人們越發頻繁地發現虎豹蹤跡。保護虎豹,吉林省研究制定防範人獸衝突15條具體措施,效果初顯。

  東北虎、東北豹分別從試點前的27隻、42隻增長到現有50隻、60隻左右,並呈現出明顯地向內陸遷移擴散的趨勢。

  鳥類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吉林省已記錄到的鳥類達38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101種。2022年,全省監測發現中華秋沙鴨600余只,比2018年增長近300隻。白鶴在吉林停歇覓食數量平均在2000多只,佔世界現有種群數量的一半以上。

  5年來,吉林省累計投入1686萬元用於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工作,累計救護野生動物和鳥類共273種、24500余只。

  “以前還有村民捕鳥,現在卻自掏腰包買魚喂救下來的鳥,還有自發挨家挨戶宣傳護鳥的。”查幹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楊靜爽説。

  保護和發展是否矛盾?“查幹湖好了,生意才能水漲船高,遊客不是奔著哪一家店來的,而是奔著生態這塊金字招牌來的,守不好招牌,大家都遭殃。”經營魚莊的曲三妹嘗到了美好生態帶來的甜頭。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吉林省將全面推進美麗吉林建設。全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先行區、黑土地保護利用示範區、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引領區,高標準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典範區,奮力譜寫生態環境保護新篇章。(參與采寫:黃維)

  (《瞭望》2023年第39期 )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