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總産量預測850億斤!2023年吉林省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2023-09-28 11:11:48來源:人民網責編:尹紅燕

  金秋九月,稻穀飄香。眼下,吉林省進入糧食收穫的季節,智慧農機具遊走在廣袤的田野上,為糧食收割吹響了豐收的號角。

總産量預測850億斤!2023年吉林省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今年,吉林省立足加快推進“千億斤糧食”産能建設工程,狠抓“增面積、建良田、推技術、用良種、防旱澇、強農機”六項措施落實,努力奪取糧食豐收,有望實現糧食面積、總産、單産“三增加”。據農情調度和專家多點位測産,糧食豐收已成定局,預測糧食總産量在850億斤左右。為豐收裏的中國,貢獻一份金燦燦的“吉林成色”。

  走進公主嶺市雙城堡鎮國俊種植家庭農場的玉米地,豐收的景象躍入眼前,顆粒飽滿的玉米穗斜插在高大挺拔的玉米稈上,等待著農機的收割。在玉米地裏,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工作人員正在對這裡80畝的地塊進行測産。

總産量預測850億斤!2023年吉林省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這塊地是參加玉米高産競賽的地塊,採用米豆輪作方式進行種植,今年種的玉米。種玉米的時候秸稈深翻還田增加有機質,種植大豆可以去除根瘤菌達到固氮的效果,種植採用水肥一體化的技術,做到水肥調和,保證後期作物水分和養分得到充分利用,為田塊增産起到保障作用。”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糧食作物技術科科長胡博介紹説。

  據了解,今年吉林省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高産耐密品種、“一噴多促”、保護性耕作、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秸稈深翻還田+增施有機肥”等多項增産增效技術,其中玉米大豆“一噴多促”1570.5萬畝,水肥一體化600萬畝以上,光水肥一體化技術就能實現每畝增産400斤左右。通過對各地選點測産,結合全年糧食生産各方麵條件估測,預計全省糧食總産將比上年增加30億—40億斤。

  “現在吉林省各種糧食作物已經進入完熟期,目前看今年霜期比較晚,收穫期較常年略晚,為糧食後期産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氣候條件的保障。另外,今年吉林省中西部地區在作物長勢關鍵時期,雨水量非常充沛,為糧食的灌漿和籽粒形成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也為糧食豐收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胡博説。

總産量預測850億斤!2023年吉林省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除了氣候條件外,如何確保糧食穩産增産?年初開始,吉林省就制定了6項措施來支撐“黑土糧倉”的産量。

  “主要在增加糧食播種面積、提升糧食單産上聚焦發力,僅推行的‘水肥一體化+密植’一項技術就可增産10億斤左右。”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德明説。

  今年以來,吉林省主動加壓,增加糧食耕作面積,下達糧食、大豆和油料播種面積分別超國家任務418萬畝、3萬畝和0.6萬畝。建良田,新建高標準農田373.72萬畝,累計建成4703.72萬畝;創建高標準農田示範區15萬畝,累計達到45萬畝。推技術,建設糧油作物高産高效攻關示範區25個,在2個縣開展玉米單産提升工程40萬畝,新增水肥一體化技術234萬畝,落實“一噴多促”技術1570.5萬畝。

總産量預測850億斤!2023年吉林省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選用良種,篩選76個玉米、水稻、大豆品種參加高産競賽,新增高産耐密玉米、高油高産大豆等品種259萬畝,努力挖掘高産品種增産潛力。防旱澇,新建和修繕農田抗旱灌溉井2.24萬眼,整治農田溝渠1.75萬延長公里,新增可灌溉和排澇面積927萬畝。強農機,強化高質高效農機及配套農藝推廣應用,水稻拋秧試點面積比上年增長2.6倍,保護性耕作面積擴大到3300萬畝以上,實施“秸稈深翻還田+增施有機肥”110萬畝,為糧食增産奠定堅實基礎。

  “幾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狠抓糧食生産,特別是糧食産能建設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糧食産量已連續兩年突破800億斤大關。”李德明説。

  目前,全省秋糧已收穫165.3萬畝,大面積收穫將在國慶節期間集中展開,9.1萬台玉米、水稻收割機已經整裝待發。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將組織各級農業農村幹部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分區、分類、分品種適時收穫,確保應收盡收、顆粒歸倉。在黨的二十大開局之年,吉林要多打糧、打好糧、讓中國人的飯碗多裝“吉林糧”,奮力當好國家糧食穩産保供“壓艙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