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延邊:交出2023年滿意答卷 拼出2024年精彩未來
2024-01-05 14:44:1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趙瀅溪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延邊州在文旅、農業、開發開放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文旅項目火爆“出圈”

       身著中國朝鮮族服飾在民俗園裏拍一套寫真照;來到水上市場感受一次“舌尖上的延邊”;在延吉網紅墻前來一次打卡留念……去延邊玩,遊客的心願有很多。

遊客體驗射箭項目 供圖 延邊州委宣傳部

       2023年,延邊州及安圖縣上榜“2023避暑旅遊優選地”名單;延吉市上榜“2023中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強縣市”榜單;安圖縣、琿春市上榜“2023中國最美縣域”榜單……一個個“金牌榜單”出爐。

  在2023年8月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上,延邊州展館憑藉著中國朝鮮族特色歌舞表演、樂器演奏、民俗展示和“延邊好物”展等活動熱度大增,讓人們對延邊旅遊心馳神往,也讓全州的旅遊産品知名度再上一層樓。

遊客手拿印有“延吉”字樣的咖啡在網紅墻前拍照 供圖 延邊州委宣傳部

  2023年,延邊州全力打造旅遊産業集群,支持恐龍王國、六鼎山、琵岩山等景區完善設施,以文化旅遊季、冰雪旅遊季、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等文旅節慶活動打造聯動冬夏、帶動春秋、驅動全年、四季皆有特色的全域全季大旅遊發展格局;利用2023-2024雪季良機,全面升級遊客“玩冰雪、泡溫泉、嘗美食、觀歌舞、過大年”的消費場景和體驗,積極推進冰雪季旅遊高品質發展。2023年,延邊州預計接待國內遊客2590萬人次,同比增長305%;預計完成國內旅遊收入390億元,同比增長357%。

  農業産業迅猛發展

  截至2023年,在人參産業方面,延邊州敦化市、延吉市已入圍國家級産業集群,圖們市已入圍國家級産業強鎮行列;在食用菌産業方面,汪清縣、安圖縣、敦化市已入圍國家級産業集群,汪清縣已入圍國家級産業強鎮行列;在水稻産業方面,和龍市、延吉市已入圍水稻産業集群;在大豆産業方面,延邊州圍繞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重點落實大豆擴種任務,已創建國家級敦化市現代農業(大豆)産業園,敦化市、安圖縣、汪清縣項目成功入圍全國大豆産業集群,提升了延邊州糧油生産和深加工在吉林省乃至全國的戰略安全地位。

  2023年,延邊州落實保護性耕作面積103.98萬畝,實施耕地輪作補貼面積114.5萬畝;全州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582.6萬畝,良種覆蓋率保持100%。通過重點推廣耐密、高抗、高産作物品種,提高早熟區、中熟區玉米種植密度,積極應對不利天氣影響、落實防災減災措施,延邊州糧食産量連續6年保持增長態勢,全年産量突破37億斤,創下新的歷史紀錄。

琿春綜合保稅區 供圖 延邊州委宣傳部

  開發開放步履矯健

  2023年7月,《延邊州推進高水準開放通道暢通、平臺升級、投資貿易促進、多元合作拓展、人文交流深化行動方案》發佈,為延邊州推進高水準開發開放列出“任務清單”:在夯實開放通道基礎方面,完善琿春鐵路口岸硬體設施,推動“吉浙1號”穩定運營;在提升開放平臺能級方面,完善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開放功能,大力推動延吉、琿春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在擴大投資貿易規模方面,圍繞20個重點産業鏈和5個基礎設施保障鏈,吸引資金、技術、項目、人才;在構建多元合作體系方面,打響“長白天下雪·‘吉’美在延邊”品牌,提升延邊文旅國際知名度……

  2023年,延邊州搶抓機遇,堅定不移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進一步密切對俄經貿合作為突破口,服務外經外貿主體做大做優做強,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外經外貿工作高品質發展激活延邊開發開放新動能。2023年前三季度,延邊州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89.2億元,同比增長2.5%,總量和增速均位居吉林省前列。

新年的煙花在延吉夜空綻放 供圖 延邊州委宣傳部

  征途漫漫從頭越,奮楫逐浪向未來。

  過去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振興發展任務,延邊州辦成了一系列大事要事,解決了一大批急事難事,各項事業取得新的成效,為推動延邊高品質發展、可持續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的一年,延邊州還將進一步改造升級能源礦産、紡織服裝、木制品加工等傳統産業,做大做強醫藥、文旅、民族食品、跨境電商等特色優勢産業,積極培育新能源、醫美、生物制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努力打造具有延邊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為加快推動延邊振興發展匯聚磅薄力量。(文 王青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