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延邊非物質文化遺産在保護與傳承中發揚光大
2024-06-07 11:41:1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趙瀅溪

  歡快熱烈的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獨具韻味的伽倻琴藝術、工藝繁複的朝鮮族民族樂器製作技藝、渾厚蒼勁的琿春滿族剪紙……這些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延邊各族群眾的智慧結晶,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近年來,延邊州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工作方針,從突出民族特色入手,深入挖掘非遺文化內涵,不斷健全非遺保護體系,多元創新非遺傳承載體,紮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

延邊非物質文化遺産在保護與傳承中發揚光大_fororder_圖片1

延邊非遺表演 供圖 延邊州委宣傳部

  突出重點 夯實非遺保護根基

  今年1月,延邊州政府公佈第六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擴展項目名錄,朝鮮族揚琴藝術、延邊松花石雕刻、滿族圖騰繪畫藝術、長白山紅參製作技藝等44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入選。

  傳承是非遺保護的核心要義。“以人為本、活態傳承”才能讓非物質文化遺産世代相傳、亙古綿延。為深化非遺保護工作,延邊州將傳承人培養作為重點內容加以推進,通過學習培訓、表演比賽、研討交流、帶徒授藝等方式,先後培養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7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77人、州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83人,非遺傳承人隊伍不斷壯大。

  此外,延邊州不斷加強非遺傳承陣地建設,先後命名州級非遺傳承基地37個、州級非遺展示點(傳習所)22個、州級非遺傳承體驗基地12個,為非遺活態傳承提供了有力保障。

延邊非物質文化遺産在保護與傳承中發揚光大_fororder_圖片2

延邊非遺表演 供圖 延邊州委宣傳部

  多元創新 煥發非遺生機活力

  今年“五一”假期,圖們市連續開展“起舞享非遺·同心慶‘五一’”文藝演出活動,朝鮮族長鼓舞、朝鮮族奚琴藝術、朝鮮族洞簫音樂等非遺項目表演輪番亮相,讓市民和遊客近距離感受了延邊非遺文化的魅力。

  延邊州傾力打造延吉朝鮮族端午民俗文化旅遊節、龍井朝鮮族百種節等“一市一品”節慶活動品牌,搭建全民共享非遺保護髮展成果平臺,讓非遺更好融入現代生活。利用端午節、“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豐富多樣的非遺宣傳、展示、展演活動,引導更多人參與到非遺保護傳承中來。大力開展朝鮮族象帽舞、盤索裏等非遺項目進校園、進社區活動,通過定期培訓、傳承人授藝等形式,促進非遺活態傳承,培養非遺傳承後備人才。積極參加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全國少數民族非遺項目調演等大型競技賽事和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提高延邊非遺項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增強群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延邊州還依託地域特色資源優勢,先後培育了汪清象帽舞之鄉、琿春洞簫之鄉、龍井伽倻琴之鄉等一批特色文化鄉鎮,建設了中國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産展覽館、安圖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中心、和龍“朝鮮族三老人”展演館等非遺宣傳展示陣地,打造了敦化市大蒲柴河鎮大蒲柴河村、延吉中國朝鮮族民俗園、汪清傳統粉條工坊(關東粉王食品)等非遺村落、非遺街區、非遺工坊。同時,評選命名和龍市金達萊村等10個村為朝鮮族民俗村、圖們市水南村等5個村為朝鮮族傳統村落,為非遺保護傳承構建了良好的文化生態陣地體系。

延邊非物質文化遺産在保護與傳承中發揚光大_fororder_圖片3

延邊非遺表演 供圖 延邊州委宣傳部

  健全體系 保障非遺持續發展

  為推動非遺保護工作持續健康發展,延邊州制定出臺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條例》,對非遺的認定、規劃、監督、管理、開發與利用進行規範,明確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責任,對非遺項目保護單位和傳承人的權利和義務及社會保障措施等內容給予明確,同時設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為延邊州非遺保護工作構築起更為完善合理的全方位保護工作體系。

  此外,延邊州成立了非遺工作專家委員會,定期開展非遺理論研究,並編書立著。截至目前,已編輯出版《中國朝鮮族風俗》《延邊非物質文化遺産圖典》《中國朝鮮族農樂舞》《中國民俗文化遊記》等多部非遺類圖書,為非遺保護傳承提供了寶貴資料。

  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延邊州將立足地域特色文化資源,全方位提升非遺保護傳承效能,加快推進國家級朝鮮族(延邊)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工作,讓古老非遺在傳承和發展中煥發新光彩、新活力,為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力量。(文 房華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