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百草之王”拓寬群眾致富路——延邊州打造人參産業綜述
2024-06-21 16:02:58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趙瀅溪

  昔日林間“百草之王”,撐起支柱産業,鋪就群眾致富路。

  全州現有人參加工企業300余家,人參産品300余種,銷售覆蓋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內發達地區以及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國唯一“國際人參品牌中心”正式落戶延吉空港經濟區。全州被授權使用“長白山人參”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人參産品由80個增至104個;

  僅2023年,全州人參種植業産值10.5億元,加工業産值68.1億元,三産産值37億元,總産值達115.6億元,同比增長13%,為延邊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力;

  ……

  近年來,延邊州積極發展人參産業,穩住一産“基本盤”,形成二産“新支點”,打造三産“新引擎”,構建起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新格局。

  優質的種源才能種出“地道”的好人參,為此,延邊州始終堅持人參種植和種源保護齊頭並進,穩住一産“基本盤”。截至2023年底,全州林下參擴建2175畝,林下參留存面積達7629公頃,非林地人參留存面積4.7萬畝,收穫鮮參2227萬斤。全州長白山人參原材料基地從54個增至60個,非林地栽參標準化基地已達22個。

  活躍的經營主體是産業發展的基礎,近年來,延邊州人參經營主體數量和産品競爭力不斷提高,形成二産“新支點”。截至2023年底,全州人參相關主體發展到2500余戶,同比增長8%;人參生産加工企業年加工量達2500噸。

  隨著流通體系的日趨完善,延邊州的人參産業鏈條也不斷延長。2023年9月3日,延邊鵬程人參交易市場正式營業,延邊檀君、吉林敖東等10余家企業已進駐市場。總投資8億元的長白山道地藥材深加工及中藥材交易中心於2023年9月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成為東北乃至全國最大的北藥交易中心。通過組織相關企業參加東北亞博覽會、農博會等各類經貿洽談活動,以及成功舉辦首屆延邊“人參美食大賽”和“參王”評選活動,有效拓寬了人參産品的推介和銷售渠道。

  延邊州堅持種植規範化、加工精細化、品質標準化、産品品牌化、産業集約化發展,全力拓展人參産業新動能,加速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

  加快種植業智慧化發展。延邊州實施人參種業振興和品質提升工程,引進“物聯網+種植”技術模式,加強人參標準化種植技術推廣和培訓,通過佈置各類感測器和執行器,為參戶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種植建議,延長人參采收期,提高多年生優質人參做貨率。

  提升新品種科技選育力度。從長白山人參種質資源庫中篩選出適合延邊地區生産、抗逆性強、産量高的新品種,豐富種源,全面提高種植業發展的內生科技動力和抵禦風險能力。目前,成功通過審定“延參1號”“延豐1號”新品種,填補了延邊州人參品種空白。

  加大精深加工科技投入。圍繞食品、藥品、化粧品、保健品、生物製品五大領域,構建人參全産業鏈産業集群。組織延邊檀君、敖東健康科技、琿春華瑞、圖們江制藥等人參重點企業做好保健食品原料備案,加速新産品科技研發,擴大精深加工應用範圍。

  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謀劃成立延邊人參科學研究院,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人參科技産業園等科技創新平臺,建立全州人參生産技術推廣體系,推廣普及種植標準和先進技術,提高延邊人參種植業科技含量。全州共承擔國家級、省級、州級人參産業科技類項目80余個,累計組織起草、制修訂人參領域國家標準28項,基本形成人參産品重點領域標準全覆蓋。

  規範人參種植,保護種質資源;培育經營主體,推動多元開發;完善流通體系,延長産業鏈條。如今,延邊人參産業已步入高品質發展快車道,林下經濟讓農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記者 張偉國 代黎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