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2024年延吉市文旅體事業一路繁花繪就精彩
2025-01-17 15:19:1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蔣碩

  2024年,延吉市旅遊持續往年的火爆態勢,各種新場景、新玩法收穫一眾年輕遊客的心,為這個年輕的城市注入了更多活力。文化事業匠心獨具、多面開花;體育活動連續不斷、全民健身;項目建設蒸蒸日上、一路高歌;安全秩序一絲不茍、平穩和諧。2024年,延吉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約1008萬人次,同比增長14.8%;實現旅遊綜合收入約158.9億元,同比增長13.2%。

2024年延吉市文旅體事業一路繁花繪就精彩

魅力延吉 供圖 延吉市委宣傳部

  增強“硬實力”

  2024年,延吉市項目建設成績可喜。延吉1978文創園項目預計2025年10月運營,將打造集文化、旅遊、餐飲、娛樂、零售、酒店于一體的全方位多業態綜合創意型園區。良田裏建設項目、1952商業街項目進展如火如荼,滿足旅遊市場需求。延吉開發延吉市旅遊線上服務與監管平臺(延吉行小程式),組合行銷為文旅消費提供覆蓋全過程、全流程的優質服務。延邊五月丁香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申報A級鄉村旅遊經營單位,延吉帽兒山(恐龍)文化旅遊區入選吉林省第二批研學旅行基地。

2024年延吉市文旅體事業一路繁花繪就精彩

精彩的文藝表演 供圖 延吉市委宣傳部

  舉辦系列品牌節目集聚人氣。延吉舉辦第十一屆延吉國際冰雪旅遊盛會,涵蓋第二屆延吉花燈節、第七屆東北亞冰雪汽摩運動嘉年華等20余項活動,持續點燃延吉旅遊消費熱力值。豐富文體活動賽事,推動“旅遊+足球”沉浸式融合。繼續服務好中甲足球聯賽,截至目前,已完成15次中甲主場賽事服務保障工作,場均觀眾達1.2萬餘人次。舉辦2024年延吉市“冰川杯”延吉行公路自行車賽、公路自行車、“健康吉林·樂動冰雪”“奔跑吧·少年”、全國速度滑冰U系列中小學校際聯賽(延吉站)、第三屆大眾速度滑冰邀請賽、講解員大賽等,進一步融合“全域旅遊+體育賽事+民俗文化”等多方位元素。

2024年延吉市文旅體事業一路繁花繪就精彩

民俗表演 供圖 延吉市委宣傳部

  深耕“軟實力”

  2024年,延吉市將中國朝鮮族民俗園打造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體驗區、研學中心。整合目前文旅資源,開展民族文化沉浸式體驗項目,舉辦中國朝鮮族上元節等特色活動100余場。建設中國朝鮮族民俗園、太興村、五鳳村等8個旅遊促“三交”基地,開展活動100余場,進一步助推旅遊促“三交”工作提質增效。組織開展“三節”下鄉、“快閃”及文化惠民演出125場,升級創編2024版《四季如歌》,演出49場;于端午節正式開始2024年“快樂延吉大舞臺”演出,現已演出22場;于9月23日舉辦第八屆“非遺之聲”音樂會,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文藝精品創作。延吉市文化館的節目《演藝農樂》在“中國朝鮮族農樂舞”項目大賽中榮獲金獎;延吉市朝鮮族非遺保護中心的舞蹈《歡鼓韻》在吉林省第三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活動中榮獲舞蹈類二等獎。

2024年延吉市文旅體事業一路繁花繪就精彩

滑雪運動 供圖 延吉市委宣傳部

  加強非遺傳承與文物保護工作。延吉市認定28名項目傳承人為延吉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24名項目傳承人為第五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啟動開展延吉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出動160人次,對137處文物遺址進行了實地調查。開展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線上線下閱讀推廣活動122場次,參與讀者2.25萬餘人次,向部隊、社區、幼兒園及基層鄉村學校分館送去民生讀本3506冊。

  加強推介力度,培育旅遊商品,強化文旅行業監管,提升行業服務品質。延吉市到濰坊、長沙等文化旅遊發達城市開展文旅推介會;赴浙江省義烏市參加2024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暨2024中國旅遊商品大賽,榮獲4金4銀2銅的好成績,佔吉林省獲獎總數的一半,其中金獎佔比更是達到80%。

  2024年,延吉市頂著“明星”的光環,本著質樸的初心,整著寵粉的花活,一路繁花、精益求精。延吉用情構築時尚生活方式,用心編織青春悸動夢想,為年輕的遊客傳遞了溫暖與力量。2025年已開啟,讓我們相約——延吉見!(文 張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