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企業“進出”市場緣何如魚得水?——透過二道區營商環境宣傳周解鎖發展密碼
2025-02-15 16:03:50來源:長春日報責編:魏寒冰

  “二道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耐心為我講解‘個轉企’等獎補政策,並幫我領到了約1萬元政策補貼,這對中小企業來説就是雪中送炭。”一家餐飲企業負責人劉先生説。

  “落位二道區,企業發展明顯提速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我們放開了手腳,成功獲批貸款也助力企業走上了發展‘快車道’。”一家文化傳媒企業負責人説。

  ……

  2月11日,長春市二道區營商環境宣傳周主題宣講活動在長春紅星美凱龍全球家居生活廣場啟動,許多受益企業負責人禁不住為區域營商環境之優點讚。

  營商環境是企業投資興業的“廣袤沃土”,也是一座城市、一方區域的“軟實力”。如何打造嵌入企業心坎上的優質營商環境?如何讓這片“沃土”持續滋養企業茁壯成長?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探營二道區營商環境宣傳周,深入解析企業點讚背後的創新實踐。

  一次現場集中宣講

  政策“幹貨”直通企業

  “每年春節假期後的第一週是長春市營商環境宣傳周,二道區營商環境宣傳周定在2月5日至14日。今天活動主題是‘打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為經濟發展增活力添動力’,我們想借此向社會全方位宣傳二道區優化服務、高品質發展取得的新成效,讓政策‘幹貨’直通企業。”二道區政數局相關負責人説。

  活動現場,二道區政數局介紹了“極簡審批”“高效辦成一件事”“東城易辦”小程式幫辦代辦等創新舉措;二道區財政局推出“金融資源進基層、金融服務到萬家”社企聯建工作機制……一位企業負責人感慨地説:“改革成果多、服務舉措實、政策宣講透,我們二道發展信心更足了!”

  當日,49名2025年二道區新聘營商環境監督員鄭重地接過聘書,31個新設營商環境監測點企業獲得授牌。作為新聘營商環境監督員之一,長春生修堂中醫院院長魏百卉表示,未來將更加關注各類政策、舉措落實,積極收集、反映意見建議,監督各職能部門依法履職、高效履職。營商環境監督員、監測點企業涵蓋了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全面發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營商環境監督工作,盡現二道區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和信心。

  一次雲上集中展示

  曬出“成績單”與“承諾書”

  “這1000萬元貸款幫助企業及時支付預付款,避免違約,挽回了潛在損失。”長春電爐成套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財務部門負責人王華説。原來,就在企業資金週轉陷入困境的關鍵時刻,二道區科技局主動牽線搭橋,幫助企業與中國農業銀行二道支行對接。經多方協同,加班加點,不僅迅速辦妥授權業務,還幫企業爭取到最低貸款利率。如今,企業與銀行間已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發展底氣更足。

  長春電爐成套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的經歷,僅是二道區優化營商環境成績單上的亮眼一筆。今年,二道區將全面推進流程“極簡化”、審批“極速化”、服務“極致化”的營商環境“三化”建設,助力經營主體逐浪前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道區營商環境宣傳週期間,政府部門還通過政務新媒體集中“亮成績、曬承諾”——二道區科技局發佈搭建“政銀企”對接平臺;二道區政數局發佈“東城易辦”和“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清單;二道區法院發佈“一次性告知” “訴訟材料容缺後補”等舉措……一位市民稱讚説:“指尖一點就能掌握政府信息,太方便了!”

  一次商場集中宣傳

  服務“零距離”惠民生

  什麼樣的營商環境更有韌性、更具活力?

  作為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吉林省九八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務部總監張繼軍心中有答案——“企業總部在蘇州,長春運營中心的員工數量達3000多人,我們一直想租一棟樓集中辦公。二道區在了解需求後,多次帶領企業看場地、談租金、找政策,從首次接觸到企業落位二道,僅用不到一個月時間。“此後在裝修、招商服務配套商戶、招聘人才等方面,各個部門都給予幫助。正是這些零零散散的小事,形成了二道區招商引資的大勢,我為家鄉政府良好的營商環境感到自豪。”張繼軍説。

  營商環境優,還需廣傳揚。借各方宣傳之力,讓優質服務走出“深巷”,才能助推各項服務更好地惠及民生。深諳此理。在二道區營商環境宣傳週期間,二道區在長春紅星美凱龍全球家居生活廣場設置宣傳點位,由12個相關部門輪番駐點,開展“面對面”宣傳,各屬地街道也自行設置點位,舉辦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工作人員現場解答退休辦理、社保繳費政策,一目了然。”

  “以前不知道如何在‘東城易辦’小程式上操作,有了流程講解就好懂了。”

  “原來政務事項在家就能辦,營商環境之‘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

  隨著二道區營商環境愈加深入人心,將極大激發經營主體活力與創造力,為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