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林銀行堅持“回歸本土、回歸本源、回歸本業”的發展定位,推動“打造域內第一零售銀行、服務最好公司銀行、特色資管銀行”的戰略部署,紮根區域經濟,做實金融服務,主動融入地方發展大局,為縣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金融動能。
深耕本土,做縣域經濟的“貼心人”。吉林銀行堅持扶持特色農業産業、推動“專精特新”高品質發展等縣域金融著力點,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取得較好成效,實現了與地方經濟互榮共進。截至2024年12月末,吉林銀行縣域支行存款規模穩步提升,各項存款增幅30.63%,其中儲蓄存款增幅32.98%,對公存款增幅16.57%;支持鄉村振興建設投放的貸款資源快速增長,增幅41.56%;營業能力大幅提升,營業凈收入同比增幅46.88%。
精準滴灌,澆灌鄉村振興“希望田”。作為根植本土、服務地方的金融主力軍,吉林銀行持續下沉服務重心,將服務觸角延伸至全省各個鄉鎮村屯,在全省範圍內設立鄉村振興惠農金融服務站1300余個,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讓廣大農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務。不斷創新金融産品和服務模式,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創新驅動,點燃縣域發展“新引擎”。吉林銀行積極探索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開展政銀合作,開展“百名行長進千鄉”活動,與當地縣政府、龍頭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共同搭建融資平臺,為縣域重點項目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圍繞農業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供應鏈融資服務,助力産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提升;加大對綠色農業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推動縣域經濟綠色轉型發展。
碩果纍纍,繪就縣域振興“新畫卷”。吉林銀行積極探索金融服務鄉風文明建設的新路徑,開展“如影隨形、吉行相伴”觀影活動900余場;開展“永遠跟黨走、紅歌滿吉林”活動400余場;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將金融課堂搬進田間地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農民講解反假幣、防範非法集資、徵信等金融知識;與吉林省公安廳聯動開展“網格鄰裡、平安社區”反詐活動,增強居民風險防範意識,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金融為民”的責任擔當。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吉林銀行將繼續秉持“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初心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為吉林省縣域發展貢獻更大的金融力量。(文 楊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