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中國一汽以“531”規劃綱要為戰略牽引 全面拓展國際化佈局
2025-09-19 14:14:1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薇責編:王悅陽

  “十四五”以來,中國一汽積極服務和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秉持高品質發展理念,以“SUCCEED(成事)531”規劃綱要為戰略牽引,深化合資合作,拓展國際市場,持續提升開放合作水準,為高品質發展積蓄強大勢能。

  深化合資合作 推動合資事業高品質發展

  2025年7月,成都,A+級轎車市場的標杆車型速騰迎來重要里程碑——第43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

中國一汽以“531”規劃綱要為戰略牽引 全面拓展國際化佈局_fororder_一汽開放1

全新一代速騰L煥新亮相——一汽-大眾第430萬輛速騰下線 供圖 中國一汽

  作為中德汽車合作共贏的典範,“十四五”以來,中國一汽與大眾汽車集團持續拓展合作深度。2025年,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確定一汽-大眾新車型規劃,進一步豐富産品陣容。與此同時,《捷達事業發展合作協議》的簽署,更是書寫了合資車企轉型升級的新範本。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國一汽與奧迪公司在電動化領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奧迪一汽新能源也已順利投産,以“中國智造+德國質造”的全新模式,為中德汽車産業合資合作樹立了嶄新標杆。

  2025年5月,天津,一汽豐田第1200萬輛汽車——全新智慧電動汽車bZ5在新能源工廠生産線緩緩駛下。攜手20余載,中國一汽與豐田汽車始終保持著緊密而高效的國際合作夥伴關係。“十四五”期間,中國一汽與豐田汽車更是持續深化合作,先後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進口零部件合作備忘錄》,共同打造合資車企新典範。

  拓展國際合作 加快民族汽車品牌“走出去”

中國一汽以“531”規劃綱要為戰略牽引 全面拓展國際化佈局_fororder_一汽開放4

紅旗品牌斬獲中東市場1714輛整車訂單 供圖 中國一汽

  “十四五”以來,中國一汽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加快“走出去”步伐,紮實推進國際産能合作,完善全球化汽車産業鏈佈局,從豐富出口産品、開拓海外新市場、本土化生産、提升海外服務水準、加強國際合作等多方面發力,海外業務已覆蓋100余個國家和地區。

  紅旗品牌加速高勢能市場的開發步伐,出口産品包括紅旗H5、HS3、E-HS9、EH7、EHS7等多款燃油及純電車型,成功開拓歐洲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解放品牌出口至東南亞、中東、拉美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覆蓋全球的銷售和服務網絡。2025年8月,中國一汽中歐班列“長春-滿洲裏-歐洲”開行,裝載紅旗、解放、奔騰等車型高端零部件産品駛向歐洲市場,進一步拓展了國際化發展通道。

中國一汽以“531”規劃綱要為戰略牽引 全面拓展國際化佈局_fororder_一汽開放3

一汽解放海外銷量持續高速增長,出口産品已拓展80余個國家和地區 供圖 中國一汽

  在國際化進程中,中國一汽還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全心全意助力當地社會發展。同時,通過舉辦“外國友人看一汽”等文化交流活動,搭建文化融合橋梁,為中國汽車品牌的國際化進程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産業生態共建共享 激發創新發展新活力

  “十四五”以來,中國一汽積極推進産業生態共建共享,與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頭部企業等深入開展戰略合作,廣泛集聚優質資源,協同發展成效顯著。

中國一汽以“531”規劃綱要為戰略牽引 全面拓展國際化佈局_fororder_一汽開放5

中國一汽與長春市政府簽署協議,共同推進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戰略合作 供圖 中國一汽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汽中車、中汽新能、一汽弗迪等一批新能源整車工廠和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産;在智慧網聯汽車領域,中國一汽與中國移動、中興科技等企業攜手共進,共同探索智慧網聯汽車的新模式和新業態;在推進産學研深度融合方面,中國一汽積極與吉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等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共同攻克汽車産業關鍵核心技術;在政企合作方面,中國一汽與吉林省、廣東省、四川省、青島市等地方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政企合作新樣板,為企業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展望未來,中國一汽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加強與各方的溝通協作,為推動中國汽車産業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續寫新篇。(文 程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