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長春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攻堅行動決勝之年,汽開區錨定目標、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秉承服務一汽的初心和使命,找準工作著力點和突破口,加力推動“走遍長春·情暖春城”行動走深走實、見行見效,在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奮勇前進。人民網推出“高品質發展看汽開”系列報道,深入挖掘汽開區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項目建設加速推進、民生保障幸福生活等方面的生動實踐,為長春全面振興新突破匯聚磅薄力量。
“以前下雨天出門,得踮著腳在坑洼裏找路,現在踩著平整的瀝青路,心裏都亮堂!”清晨的長春汽開區錦繡街道長沈社區,68歲的居民王大爺牽著孫子在小區裏散步,指著眼前的變化笑得眉眼彎彎。
汽開區錦繡街道長沈社區力旺康景小區向池塘投放觀景魚。
基層治理的溫度,藏在居民日常的細碎感知裏。近年來,長春汽開區以黨建為“紅色引擎”,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等重點難點問題,探索實施“361度”工作法,在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中深耕細作,用實打實的舉措破解民生難題,讓老社區煥發新活力,讓32萬餘名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
“三大員”沉下去,民心聚起來
“咱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為人民謀幸福的奮鬥史……”清晨,錦程街道興達社區的老黨員孫淑雲來到黨建長廊,聲情並茂的講解,吸引不少居民駐足聆聽。她是社區的“活黨史”,更是居民的“貼心人”。
而這樣的場景在汽開區已成為常態。該區引導基層黨員幹部踐行“人人都是信息員、人人都是安全員、人人都是調解員”的“三大員”機制,準確把握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靠前做好服務民生工作,構建“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社會工作格局。
廣興街道越野社區“教師樓”自治小區舉辦“百家宴”。
在富民社區,黨員工作者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核對“今日服務清單”:“今天該去張大媽家清掃衛生了”“要帶孫大爺去醫院換藥”……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卻是連接黨心民心的橋梁。
依託“街道、社區、小區、樓棟、單元”五級包保機制,汽開區48個機關部門、單位定期參加小區黨支部、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組織生活,常態化開展黨員“雙報到”、志願服務等活動,積極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目前,各級黨員幹部走到群眾中察民情、解民意、做服務,收集整理群眾擔憂問題491件,在第一時間解決到位,高效率化解了矛盾糾紛。
“六個到位”零距離,服務暖民心
廣興街道越野社區教師樓小區曾經是一個環境差、問題多、人心散的老小區。在社區黨委帶領下,黨員帶頭清理垃圾,街道對外爭取資源,如今已是舊貌換新顏:平整的路面、明亮的路燈、嶄新的長廊……
廣興街道越野社區“教師樓”鍋爐房變身黨群服務站。
“孩子讓我搬去新小區,我説捨不得!現在這裡環境好、鄰裡親,住得特別舒心。”一位老住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教師樓小區的變化得益於“六個到位”服務群眾工作法。
近年來,汽開區創新推行“六個到位”工作法:走到位、看到位、了解到位、摸到位、幫到位、包保到位。幹部們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服務群眾。2024年以來,已為1399名特困、失獨等10類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4.3萬餘單,發放補助資金432.913萬元。
這樣的創新實踐在汽開區遍地開花。自2022年開始,錦程街道每年確定兩個蹲點幫建月,常態實施“百千萬工程”,領導班子定期到居民説事點現場辦公,機關幹部包保到小區和樓棟,切實摸清信息底數、群眾急難愁盼事項,針對性落實好各項服務舉措。正是這些暖心舉措,讓錦程街道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一號工程”破難題,治理見實效
“以前最頭疼電動車進電梯,現在有了阻入系統,安全多了!”在長沈社區力旺康景小區,居民李女士指著新安裝的智慧監控系統讚不絕口。
汽開區錦繡街道長沈社區力旺康景小區將老舊模擬監控系統升級為高清數字智慧監控系統。
長沈社區的蛻變是汽開區精準治理的縮影。長沈社區充分發揮“社區合夥人”機制優勢,聯動力旺物業投入170余萬元,從三個維度實施改造——
安全智慧化,監控點位從77個增至110個,新增人臉識別門崗、電梯電動車阻入系統;環境優化,修繕路面、改良綠化、補植花卉2.5萬株;房屋維保,處理外墻磚脫落20處,維修雨落管60處,解決46戶居民房屋“疑難雜症”。
汽開區始終堅持把“專項治理、矛盾排查化解、重點人群幫扶”等重點難點問題作為各級黨組織“書記一號工程”來抓,推行“三個靠前”機制:指揮靠前、工作靠前、跟蹤靠前,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品質。
如今走進汽開區,隨處可見的是平整的道路、整潔的小區、幸福的笑臉。黨員幹部用“發現問題有深度、排查工作有廣度、人文關懷有溫度、解決問題有力度”的“四度”工作法,真正把治理實效寫在了群眾心坎上。
從“站著看”到“跟著幹”,從“問題小區”到“幸福家園”,汽開區用黨建引領的“繡花功夫”,一針一線織就基層治理的幸福網,讓這座“車城”的幸福底色越來越亮麗。(記者 李思玥)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