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1995年12月入伍,1998年12月退役。服役期間,被評為優秀士兵1次、獲嘉獎3次。曾榮登中央政法委“2025年一季度見義勇為勇士榜”,獲評2003年“全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2009年“吉林市首屆道德模範”、1999年“吉林市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好市民”“蛟河市文明市民標兵”“蛟河市見義勇為積極分子”,多次榮獲蛟河市供電公司先進工作者、文明員工等榮譽。現任國網蛟河市供電公司變電運維班值班員八級職員,是一位用行動踐行“軍人本色永不改”的吉林省最美退役軍人。
軍營淬火 18歲少年鑄就鋼鐵意志

軍旅時期的張偉 供圖 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1995年12月,17歲的張偉懷揣著對軍營的嚮往穿上軍裝,成為武警某部的一名新兵。新兵連的日子裏,張偉每天堅持高強度訓練,隊列、體能、戰術,每一項都力求做到最好。由於身體素質過硬、軍事技能突出、政治思想合格,新訓結束後,他被分配到某部防爆小分隊,開啟了更具挑戰的軍旅生涯。
在防爆小分隊,張偉執行過多次極具挑戰的任務:荷槍實彈參與抓捕逃犯、押解犯人;開展武裝巡邏、執行特殊勤務;他還參與軍民共建活動,為高中生開展軍訓。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的他被選入輪訓隊進行為期一百天的骨幹集訓,那段日子更是對意志和體能的極限考驗。
集訓結束回到連隊後,張偉憑藉出色的表現擔任班長,和戰友們一起執勤、訓練,用自己的經驗幫助戰友共同進步。服役期間,他被授予“優秀士兵”稱號,獲嘉獎3次。1998年12月張偉光榮退伍。
退役不褪色 生死關頭彰顯軍人本色
離開軍營的歲月裏,張偉骨子裏的軍人血性從未退卻。兩次生死瞬間,他挺身而出,用行動踐行“退伍不褪色”的誓言。
1999年2月2日,剛退役的張偉正和家人圍坐看電視。突然,隔壁小賣鋪傳來急促犬吠,還夾雜著打鬥與呼救聲。軍人的敏銳讓他瞬間警覺,猛地從炕上彈起,連外套都顧不上穿就衝出去。衝進小賣鋪,兩名蒙面歹徒正持自製獵槍、砍刀與手雷,和鄰居對峙。張偉毫無懼色,看準時機猛地衝上去,雙手死死鎖住歹徒手腕,搜尋反擊良機。纏鬥中,歹徒見勢不妙,竟想拉爆手雷逃竄。
手雷爆炸的剎那,張偉本能前撲,還用身軀護住中槍倒地的鄰居,衝擊波將他掀飛2米遠,鮮血瞬間浸透襯衣——13枚彈片嵌進後背,3枚深扎骨頭。可他強忍劇痛,咬牙追向歹徒,最終憑軍營練就的硬本領,與趕來的警方合力將歹徒制伏。事後醫生心有餘悸:“3枚扎骨的彈片沒碰要害,脊椎間的幾枚也淺,差一點就危及生命!”

群眾給張偉送來錦旗 供圖 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2025年1月23日,寒風如刀割,氣溫跌破零下25度。張偉駕車載著兒子回老家,途經蛟河市紅光村松花江江堤時,突然聽見江面“轟隆”一聲悶響——一輛黑色轎車因冰層塌陷墜進冰窟,車頭已全沒入水中。
張偉立刻停車,在車裏翻出繩子,帶著兒子狂奔百米衝到冰窟旁。江面冰層又厚又滑,父子倆踉蹌著滑到車邊,只見車內一對中年男女、兩個女孩在碎冰裏掙扎。“快!抓繩子!”張偉先將繩索拋給最小的女孩,使勁把她拽上冰面,緊接著又拉上女孩的母親。
就在這時,冰層突然“咔嗒”開裂,張偉瞬間警覺:不能再站立救人!他毫不猶豫地脫下棉衣,將繩索纏在腰間,四肢貼冰匍匐向前,半個身子探進刺骨江水中,最終成功將另外兩人從江水中救起。
“要不是遇上你,我們一家就沒了……”落水男子在醫院裏攥著張偉的手,哽咽著反復道謝。張偉卻只是一笑:“我是軍人,這種時候必須衝上去。”

奮戰在供電崗位上的張偉(左) 供圖 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崗位堅守 30載電力生涯點亮萬家燈火
1999年,張偉入職國網蛟河市供電公司,從此他的戰位轉戰到電力系統。這一紮根,便是30載。30年間,他歷任線路工、配電工、安全員、變電值班員等多個崗位,從青澀的新人成長為經驗豐富的“電力老兵”,足跡遍佈半個蛟河,參與了農網改造、抗洪搶險等多項急難險重任務。
2000年至2004年農網改造工程中,雙山村因地處偏遠,架線難度極大。張偉與班組同事一起翻山越嶺,用馬匹將沉重的電桿馱進村。為了趕在封山前完成架線,讓村民早日用上電,他們在齊膝深的雪地裏連續奮戰,創下了日立桿27基的紀錄。當雙山村的家家戶戶第一次亮起電燈時,村民們握著張偉的手激動地説:“多虧了你們!”
2010年,蛟河遭遇特大洪災,10千伏漂河線受損嚴重,沿線群眾用電中斷。張偉主動請纓奔赴搶險現場,連續10余天不間斷奮戰,完成線路絕緣處理等關鍵搶修任務。那段時間,他借住在鎮小學的教室裏,幾張課桌拼在一起就是床,麵包和礦泉水就是三餐,但他從沒有抱怨過,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儘快恢復供電,讓群眾安心。”
從軍營到地方,從冰窟救人到鐵塔下堅守,張偉用一生的行動證明:軍人的本色,無關服役與否,無關崗位差異。他就像松花江畔的鐵塔,默默矗立,用忠誠與擔當為百姓撐起一片安全與光明的天空,成為吉林省退役軍人中最耀眼的榜樣。(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