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延吉水上市場熱鬧非凡,來自各地的遊客爭相體驗著延吉的煙火氣;在中國朝鮮族民俗園,身著朝鮮族服飾的遊客拍照留念定格美好瞬間……今年以來,旅遊熱潮在延吉持續涌動,面對激增的人流車流、新興景區治理與多元服務需求,延吉市公安局以“護航發展、服務為民”為核心,通過警力前置、動態調整、多元協同、精準治理四大舉措,將警務與旅遊經濟深度融合,為延吉從“網紅”變“長紅”注入堅實可靠的“平安底色”,讓遊客玩得開心又安心。
主動作為謀創新,構建“平安+服務”雙體系
延吉市公安局立足城市發展大局,將護航旅遊經濟作為核心任務,明確“警力跟著警情走、服務跟著遊客走”原則,圍繞夜間經濟、新興景區、旅遊服務、市場規範四大場景,打造“全域巡防、快速響應、多元聯動、源頭治理”體系。
從延吉網紅彈幕墻的“警察藍”到在中國朝鮮族民俗園開展聯合執法,從景區交通管理到便民服務,每一項舉措都緊扣“平安”與“服務”,讓遊客感受延吉風情的同時,收穫“看得見的安全感”。
警力前置顯擔當,織密“全域覆蓋+動態調整”的平安防護網
針對旅遊旺季客流集中特點,延吉市公安局打破傳統巡邏模式,實現“顯性用警、快速響應”。每日17時30分起,延邊州公安局支援警力、延吉市公安局機關下沉警力與交巡警、特警組成10余個執勤組進駐延吉網紅彈幕墻核心區,開展巡防、交通指揮與糾紛調解。同時,大學城警務室快速化解商戶糾紛,公園路騎警及時糾違並指路,特種防暴車與特警執勤不僅築牢安全屏障,也成為遊客的“打卡點”。
圍繞夜間經濟,延吉市公安局增設阿裏郎廣場、南山夜市等11個夜巡點位,實行“三定”模式,16個非一線部門下沉夜巡,同步推行“1民警+1輔警+3義警”執勤模式,聯動社區、城管形成合力保安全。通過“情指研判+線上調度”動態調防,新建5個警務站、3個警務倉、4處武裝機動點,形成12處快速反應圈,主城區見警率提升40%,夜間涉旅警情同比下降32%,可防性治安案件下降16.5%。
規範治理破難題,打出“市場整治+源頭管控”的組合拳
針對中國朝鮮族民俗園旅拍“小蜜蜂”拉客、商戶惡性競爭等涉旅遊易發多發問題,延吉市公安局創新“三個同步”工作法:聯合文旅部門組建工作組,以“1條線路巡查+2個定點防控”勤務模式,每日8:30至21:30全覆蓋巡邏,借微信工作群實現問題即時處置;對“小蜜蜂”實施“口頭警告-法律告知-依法訓誡”三步走,目前已累計處罰6人、訓誡32人;對接司法部門借鑒判例,組建16人專案組,查處全國首起“小蜜蜂”擾序案,依法處罰6人。
通過這些舉措,延吉市公安局重拳打擊擾亂旅遊市場秩序行為,有力凈化了景區治安環境,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一。
服務升級暖人心,打造“便民+服務”的貼心服務矩陣
結合延邊多民族聚居、外國遊客增多的特點,延吉市公安局在景區警務站用AI翻譯軟體提供多語種服務,並會同延邊大學組建英、韓、俄語人才庫,避免因語言障礙導致公安服務延誤。
執法中,創新交管視頻連線快處、警情雙派機制,縮短事故處置時間;在延吉網紅彈幕墻、中國朝鮮族民俗園等區域減少夜查,落實7類輕違“不罰款、只勸離”,探索交警鐵騎的專業化、機動化、特色化發展道路,打造“城市移動管理名片”。
“警燈常亮、警察常在,我們遊玩得很安全、很安心、很放心。”來自江蘇的遊客齊先生一家道出了廣大遊客的心聲。
警察就是名片、執勤就是風景、管理就是服務、執法就是守護。延吉市公安局為城市文旅“出圈”築牢了安全防線,切實提升了遊客的安全感和滿意率。今後,該局將深化“潮汐用警、顯性派警、隱性布警”模式,強化人員密集場所應急演練,面向社會徵集旅遊治理意見,推動“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轉變,以“平安底色”擦亮旅遊品牌,用“警務溫度”護航城市高品質發展。(文 馬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