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
2018-01-31 10:30:27  |  來源:新華日報  |  編輯:羅毅

  原標題:怎樣全面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53de689-8921-475f-945e-a770d16fcbc1

泰州2017年投入一千多萬元對城市老舊小區開展“微治理”,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環境。圖為記者航拍的“微治理”後的老小區。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吳俊 攝

  政府工作報告把“全面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作為2018年要抓好的九個方面重點工作之一,並提出“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水準”。

  如何做到共建共治共享?代表委員們展開熱烈討論。

  堅持黨建引領,推動共治共享

  鹽城市亭湖區五星街道五星村黨委書記孫維亞,是來自基層的省人大代表。他深有體會地説,提高農村治理現代化水準,必須堅持融合發展、共建共享共治。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五星村始終高度關注民生事業發展,加快補齊農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短板,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和共同繁榮。

  “黨建引領,是推動共建共享共治的關鍵所在。”孫維亞告訴記者,近年來,五星村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通過籌建“書記工作室”、創立“五星工作法”、打造“黨建示範點”等措施,在提升黨建工作的同時,全力推動共創共享共有共富發展。率先實行失地保障、醫療統籌費用村集體統一繳納和口糧免費等20多項福利制度,每年籌措800多萬元資金專項用於福利支出,把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村居民。

  江蘇省人大代表、鹽城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查文章説,建立共治共享共建的社會治理格局,減少醫患糾紛,最重要的是醫院要提高服務能力和品質,改善服務態度。同時,建立暢通、透明的處理渠道,對醫療當事人、醫療流程進行專業的評估,並主動向患者家屬和社會公開。出現“醫鬧”情況時,衛生、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要協同參與處置,避免影響正常的醫療秩序。

  在社會治理領域,運用大數據提升社會治理的智慧化、專業化已是大勢所趨。民革江蘇省委的提案提出,大數據的開放精準運用,必定會將社會引向共治共享,但也需突破“數據孤島”。因此,提案建議,完善大數據基礎建設,由政府、市場和社會多主體共同敦促大數據的開放共享;深入挖掘大數據,多方低成本使用大數據庫及分析成果來推進社會治理;全面提升共治共享意識,助力社會治理能力升級。

  治理重心下移,夯實平安穩定根基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需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江蘇省人大代表、鹽城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王巧全説,鹽城警方全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扎得深的專職化社區民警隊伍。2017年初,鹽城警方在全市部署社區警務改革,力量下沉、陣地前移,把警務服務向社區延伸、向百姓靠攏。933名片警沉入899個警區,成為基層平安的“壓艙石”。同時,做精做細網格化社會治理,把服務做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社會治理如何應對?王巧全表示,要堅持系統化思維,以問題導向為基點,馳而不息推進公安改革。以110指揮中心為龍頭,在鹽城全域推行一個接警區改革,實現資源更加集約、指揮更加扁平、處置更加高效。以社區警務服務中心為牽引,實施“梳網清格”為載體的區域善治,深度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把派出所打造成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指揮部、安保部,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社會治理的基礎平臺,夯實平安穩定根基。

  泰州市姜堰區把全區劃分成1047個網格,選聘1941名網格員,把17個政府部門的30項社會服務管理職能納入網格管理。在矛盾糾紛化解方面,關注群眾的利益、願望和情緒,人民調解組織覆蓋所有城鄉社區,專業調解覆蓋19個矛盾易發領域。同時,還向城鄉居民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獲得這項服務農村居民只要1小時,城市居民只要半小時。

  江蘇省人大代表、泰州市姜堰區委書記、區長李文飆説,當前,城鄉社區管轄範圍不均衡、管理力量薄弱、權責不清晰等問題較為突出,不少基層工作者反映,基層人少事多,出力不討好。他建議,省級層面及時總結社會治理的創新經驗,以供各地借鑒。社會治理經驗來源於基層,必須探索其在更大範圍的應用價值。

  突破瓶頸,扶持社會組織“扛大梁”

  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道路上,如何發揮社會組織作用,來自基層社區的實踐不容忽視。江蘇省人大代表、連雲港市連雲區墟溝街道南巷社區黨委書記秦泗花介紹説,南巷社區近年匯聚社區服務力量,提升社區治理水準。“我們打造全區首家社區黨群工作站,強化共聯共建,實現資源共享。與區消防大隊、建港實業公司等9家單位聯席召開共建會議,為社區發展獻計獻策、協調資金。”

  南巷社區引進的“海之夢”社區大學、“好鄰居調解隊”等11家社會組織,促進社區和諧發展。這些社會組織是公益性的,它們需要項目啟動資金的支持,期待政府能對其給予更多支持,調動更多力量參與社區工作。

  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市婦聯副主席魏群提交了“關於加大對服務類社會組織扶持力度”的提案。她發現,由於面向社區、家庭的社會組織發展時間較短,還存在著法規制度滯後、管理體制不健全、支持引導力度不夠、自身能力建設不足等問題。建議加大對服務型社會組織的扶持力度,尤其在專職社工、稅收等方面給予幫扶。當具體社會組織遇到困難、遭遇瓶頸期時,政府可考慮購買崗位,助力它們渡過難關,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