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觀食物之美,遠眺文化淵源”,讓人期待已久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春節期間登陸央視播出。播出期間,《舌尖3》話題性十足,“口碑下滑”與“高收視率”比翼齊飛,成為一組矛盾的關鍵詞。作為國內紀錄片的王牌IP,一路走來的“舌尖”系列,也在面臨著突破瓶頸與創新表達的挑戰。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讓國人驚艷,贏得好評如潮。接下來,“舌尖”系列的每次亮相,可謂都掙足了觀眾的期待。這次《舌尖3》播出後,觀眾口碑顯示出明顯的兩極分化局面。首先,有不少忠實觀眾對於《舌尖3》的回歸熱情點讚,“依舊是那個能讓我口水與淚水齊流的《舌尖》。”然而,也有不少觀眾看完第一集《器》之後,就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垂涎欲滴的美食變少了!”此後幾集,陸續還引發了各類吐槽,“沒有美食,也沒有人情。”“金字招牌倒了。”“不及格。”這些評價紛紛見諸網絡端。甚至還有部分專業人士指出,《舌尖3》的解説詞也顯得不考究、不嚴謹。例如,雲南石鍋並非起源於雲南,而是四川藏區,並且“太湖之冠”花鱸的説法也並不準確。
“舌尖”的金字招牌是什麼?是美食,更是食物背後的人情與文化之美;是通過鏡頭語言,傳遞出百姓日常生活的人情溫暖,打撈出千百年來的文化傳承。於是,“舌尖”也從美食主題躍升出來,勾連起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認同,綻放為現象級的作品。“舌尖”之魂,乃在於此。
實際上,這一次《舌尖3》的確想突破原來的“套路”,“就算冒險,也要對美食文化的創新表達進行探索”。記者發現,《舌尖3》總導演、製作團隊都變動了,力圖增加美食的文化感和歷史感,也重新搭設了內容框架。比如,第一集的主題是“器”,鍋、刀、案、籠、灶這些器具,搖身變為鏡頭主角。接下來的幾集中,《香》主打難忘的家鄉小吃滋味,《宴》是古今各地宴席大薈萃,《養》介紹食療並用的中華藥膳……這些涉及器具、宴席、食養等方面的“排兵布陣”,都是之前的美食紀錄片從未專門呈現過的內容。
作為觀眾具有深厚感情的經典IP,不少觀眾都還是希望看到“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但實際上,這一次《舌尖3》的製作方想積極創新的意圖,也沒有錯,冒險創新同樣是一種可貴的勇氣。只不過,老IP想烹出新味道的確並非易事。從第一季到第三季的6年間,一路走來的“舌尖”,如何既讓觀眾感到熟悉與親切,同時又能滿足挑剔的胃口,時有新鮮之感?這也給我們提出了紀錄片創新的時代之問。
近年來,國産紀錄片的水準日漸提升,時有口碑爆棚的良心之作,像《超級工程》《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紀錄片,將中國故事進行了富有創意的時代表達,常常給觀眾以驚喜。相應的是,觀眾對於紀錄片的審美需求也日漸提升,對於作品的主題內涵、敘事方式、視聽語言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對於《舌尖3》,就有觀眾提出了頗為專業的意見,比如剪輯不夠細緻、食物近景特寫太多、解説詞中的部分訛誤等等。觀眾變得嚴格苛刻了,這是好事,也在倒逼製作方以更嚴謹的態度來創作作品。
同樣,《舌尖3》也提醒我們,紀錄片創新之路要想走得更好,還需要不斷開掘題材,更加活泛起來。有人統計,當年《舌尖1》播出時,全國僅有40-50檔美食欄目,而現在有大約400-500檔的美食欄目活躍熒屏。一部“舌尖”火了之後,各類打著“尋味”“味道”等招牌的美食類紀錄片一哄而上。觀眾的興奮勁兒懈怠了,自然就容易審美疲勞。再好的題材,一而再、再而三跟風,難免容易淪為惱人的狗尾。
不過,不少觀眾對於《舌尖3》之所以“責之深”,恐怕還是“愛之切”。事實證明,不管觀眾怎麼“吐槽”,“舌尖”依然是一個堅挺的IP。《舌尖3》不僅收視率高,影響力也絲毫沒有減弱。第一集播出後,其中提到的章丘鐵鍋,立即變成了網紅,瞬間刷爆了朋友圈,現在已經脫銷。實際上,不管是河南穿山灶、章丘鐵鍋,還是週口逍遙胡辣湯、寧德屏南傳統藥膳、泉州美食石花膏,每當一個地方的美食符號出現時,都會引發當地的媒體熱傳,也激發著當地人的集體自豪感。可見,“舌尖”依然是一個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文化載體,如何讓它源源不斷地注入創新活力,這是值得思考的。
在我們新時代的文化沃土上,應當有更多反映時代需求、反映優秀文化的紀錄片。由“舌尖”出發,我們也期待著更多的紀錄片精品走上熒屏,“爆款”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