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施行的《南京旅遊條例》規定,旅遊者如有損毀、破壞旅遊地文物古跡行為的,將被納入旅遊不文明記錄。記錄形成後保存一至五年,並向社會公佈,對納入不文明記錄的旅遊者,旅遊景區、旅行社可拒絕為其提供服務。
南京是六朝古都,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廟、總統府等景區聞名全國,建立旅遊不文明“黑名單”,對眾多位於旅遊景區內的文物古跡無疑多加了一道“護身符”。
文物古跡承載著數百、上千年曆史,既讓人樂於親近,又心生敬畏,然而總有人在旅遊時做出攀爬、塗鴉、刻劃甚至拓印等不文明行為。在很多景區,我們在石碑、石刻、墻體等文物上,常能看到“到此一遊”的宣言,筆者就曾在微信朋友圈裏看到有人站在國寶級文物南朝石刻上拍照,這些淺薄和缺乏文化修養的表現既有損自己的形象,也威脅著文物的安全,更是對文化的一種不尊重。
隨著社會的進步,這類不文明現象總體上在慢慢減少,但越是一個文明的社會,這種不文明行為就越是扎眼,也更加令人厭惡。保護文物古跡是常識,當有些人屢屢突破這種常識的時候,就必須用剛性的規章制度來約束這些不文明行為,不僅要讓不文明者顏面掃地,還要讓他們處處受限,這樣才能讓文明的遺存更有尊嚴和光彩。
國家旅遊局早在2015年就出臺規定,建立“遊客黑名單”,並鼓勵“隨手拍”曝光不文明行為。而中消協早年的調查顯示,破壞文物被認為是旅遊中最不文明的行為。南京此次建立“旅遊黑名單”,以地方法規形式對破壞文物的行為堅決説不,這份名單是“黑”的,但文化卻因此而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