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鹽城為全球濕地保護研究搭建新平臺
2020-08-11 09:49:23來源:新華日報編輯:羅毅責編:路晶森

  原標題:鹽城為全球濕地保護研究搭建新平臺 江蘇首家濕地學院開門招生

  鹽城師範學院濕地學院2019年12月24日揭牌成立,2020年秋季新學期將迎來首屆新生。在濕地學院短短5分鐘的招生宣傳片裏,鹽城市市長曹路寶用半分鐘時間,介紹濕地學院的由來和發展方向,為學院招生加油助威。一個二本院校的二級學院,何以受到如此“優待”?

  鹽城建“家門口的濕地學院”

  一年前,鹽城迎來“高光時刻”——2019年7月5日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位於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入選世界自然遺産名錄,成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濕地遺産、江蘇省首項自然遺産,填補了我國濱海濕地類型遺産空白。

  “鹽城要建‘家門口的濕地學院’!”在大會上,曹路寶話語鏗鏘。言語背後,是鹽城進入“後申遺時代”,需要培育具備國際視野、家國情懷的專業化人才,為自然遺産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智力支撐的強烈需求。

  僅半年之後,鹽城師範學院濕地學院成立,這也是全國第二家、江蘇首家濕地學院。鹽城師範學院能搶到這顆“繡球”,更多的是一種工作的延續。早在申遺之初鹽城市委、市政府進行海內外項目論證時,需要鹽城當地一支科研團隊進行輔助。這支成立於2009年、從事灘塗生物多樣性研究的15人團隊,就來自鹽城師範學院,牽頭人正是現在的濕地學院院長唐伯平。“鹽城用近3年的時間,完成一般申遺項目8年左右才能實現的目標。”唐伯平激動地告訴記者,“作為技術支撐單位,我們當時就在世界遺産大會現場,可以説濕地學院就孕育於此。”

  學校唯一“校長亮點工程”

  濕地學院甫一齣生就備受矚目。學院由鹽城師範學院聯合北京林業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共同創建,鹽城市政府、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單位合作辦學。鹽城市委、市政府還出臺《關於支持駐鹽高校發展促進校地協同創新的意見》,對濕地學院的發展給予制度支持。

  作為學校唯一的“校長亮點工程”和江蘇省重點産業學院,濕地學院以高起點、高標準辦學。具體而言,鹽城師範學院特聘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擔任濕地學院兼職教授。硬體設施方面,學院建有江蘇省灘塗生物資源與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等三大省級科研平臺。

  據鹽城師範學院官微介紹,濕地學院現有教師3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講師16人,其中21人擁有博士學位。唐伯平介紹,學院將採取小班教學模式,每位老師負責3名學生,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

  學院分別在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各建有可同時容納70人生活學習的野外實習基地。未來,學院還將和鹽城濕地公園、城市森林公園等簽訂合作協議。“借助這個平臺,我們可以與國內外其他生態文明建設研究院所協同創新,資源共享,共同開展一系列科研活動。”唐伯平表示,濕地學院不僅能培養專業人才,更是為全球濕地保護研究增添一個平臺。

  招生分數逼近一本線

  “今年是學院首屆招生,目前學院僅開設生物技術一個專業,計劃招生60人。”濕地學院招生負責人汪正飛透露,分數出爐後,自己每天都要為有填報意向的家長和學生答疑解惑,僅上周就有近30通諮詢電話。

  濕地學院不僅吸引江蘇本地考生,還受到浙江、安徽等鄰省考生的青睞。記者了解到,今年濕地學院尚未開闢省外招生指標,但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會根據今年招生情況增加招生指標。雖然是二本學院,可濕地學院的招生標準並不低。汪正飛介紹,學院優先推薦選測生物且成績較好的同學報考生物技術學科。同時,在挑選學生時,學院也會特意關注學生對於生物保護、自然遺産保護的興趣。

  未來,學院還將陸續開設普通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保護生物學等一系列專業課程。(新華日報 記者 沈佳暄 顏 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