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開展形式多樣的消費扶貧——打通産銷通道 享受脫貧喜悅
每天,漣水縣南集鎮500公斤“南集千張”直銷南京“柒件事”銷售公司,沭陽縣“虞美人”電商平臺200筐綠殼雞蛋發往蘇南,濱海縣“襄盛濱海”牌菜蔬、草雞蛋點供常州“大娘水餃”……這些地方特色農産品銷售,都牽動著當地一戶戶低收入戶脫貧致富。通過五方掛鉤、南北對接,“消費扶貧”行動在我省12個省級重點幫扶縣區全面鋪開。
“消費扶貧是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人口的産品和服務,幫扶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扶貧方式。”省政府扶貧工作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劉文俊説,消費扶貧把低收入戶“嵌入”致富産業鏈,抱團對接大市場,産品變成商品,勞務變成工資,收成變成收入,讓他們有保障可持續地脫貧致富,體會到勞動的快樂,享受到脫貧的喜悅。
扶貧農産品,“進城通道”多
江蘇經濟發達、市場巨大,農産品總體上不存在賣難問題。但低收入戶由於組織化程度不高、市場意識不強,生産的農産品在市場上並不佔優,賣上好價更不易。通過消費扶貧帶動低收入農戶脫貧,首先要打通産銷“綠色通道”,敞開城鎮“消費端口”。我省為此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對重點幫扶縣區農産品“格外眷顧”。
2019年3月發佈的《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打好我省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通過政策引導和完善,推動消費扶貧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推進。2020年,江蘇省系統開展消費扶貧行動,以促進扶貧産品銷售為重點,推動對口支援地區“菜籃子”“米袋子”銜接城鎮市場和各級機關、高校和企業。
“開展消費扶貧,扶貧産品認定是核心。”省扶貧辦扶貧開發處副處長陳錦輝介紹,江蘇省全面梳理對口幫扶支援地區扶貧産品,在經濟薄弱地區認定扶貧産品,並編制二期《江蘇省消費扶貧特色農産品名錄》。目前,由國務院扶貧辦認定江蘇省對口幫扶支援地區扶貧産品1000多個,認定江蘇省經濟薄弱地區特色農産品600多個。
購買扶貧産品,省級機關單位積極響應。每年,省級幫扶後方單位學校、醫院、機關食堂,定向推介經濟薄弱村農副産品。全省機關帶頭,嚴格落實政府採購預留比例消費。單位食堂、工會組織明確不低於上年度採購總額的10%預留比例,採購國家832扶貧網和政府採購平臺線上産品。
越來越多農産品流通企業也對照消費扶貧目錄,牽手對口幫扶地區,“按圖索驥”採購扶貧産品。江蘇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在全省擁有320個連鎖企業4.9萬個連鎖網點、225個農産品市場,全面開展消費扶貧專區建設活動,並減免相關費用。“貧困地區和省經濟薄弱地區農産品銷售,省零售門店優先採購、優先驗收、優先入庫,財務快速結算。”省供銷合作社有關負責人説。
電商平臺也來助力,省扶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蘇寧易購上線12個重點幫扶縣區299種商品,京東商城上線11個重點幫扶縣區220種商品。
“專櫃”賣得好,電商尤其火
城鎮市場端口打開後,重點幫扶縣區積極響應,主動上門對接,在商超開設專櫃,在電商平臺開專館……幫扶對象和掛鉤單位對接、多點開花,凝聚起消費扶貧強大合力。
“沭陽在大潤發、歐尚超市及部分農貿市場、高速服務區設立扶貧專櫃,累計銷售額近900萬元。”沭陽縣扶貧辦副主任嚴曉玲説,他們還推動扶貧農産品進機關、進學校,2019年,縣外10多家食堂,縣內40家學校食堂、20家醫院食堂、30家企業食堂累計購買該縣消費扶貧農産品2100萬元。
“幫扶工作隊通過聯繫後方單位,銜接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合作社、企業與農民,銷售睢寧扶貧産品。”省委駐睢寧縣幫扶工作隊隊長、睢寧縣委副書記王道發説,省科技廳、南農大、徐礦集團等多家單位,都向睢寧農産品“敞開大門”。
“消費扶貧在電商平臺尤其火。”陳錦輝説,2019年全省65個市縣在郵政平臺上線農産品同城生鮮項目,累計助銷農産品16.6萬筆、銷售額640.7萬元,2020年上半年銷售訂單32.9萬筆,完成全年目標63.3%。
“電商館是灌雲扶貧産品的集中展示銷售平臺,銷售品種300余種,包括蘇新園豆丹、王恕有滴醋、雙程醬油、紫燕食品等優質農副産品。”灌雲縣扶貧辦副主任邱伏兵説,2019年灌雲電商館銷售額突破450萬元。
“中國淘寶村”沭陽縣雙蕩村全村發展電商360多家、直播120多人,帶動村民從事包裝、客服、快遞等就業860多人,全村建檔立卡低收入戶173戶455人“穩穩”脫貧。“2016年,我和妻子回家開淘寶店,在網上賣盆景、綠植,現在正常每年能賺幾十萬元,近兩年家裏蓋了兩層樓房,買了轎車,還在縣城買了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樓房。”建檔立卡低收入戶胡拉説。
品牌叫得響,收入節節高
消費扶貧不僅給重點幫扶縣區和低收入戶開闢脫貧致富通道,還豐富了城市“菜籃子”,給服務窗口“添了彩”,把地標特色農産品“送上門”。
“這種稻蝦共作有機大米幫我拿兩袋,再給我2盒白首烏粉、1箱海鴨蛋……”2020年“雙節”長假,青島市民馮女士在濱海港高鐵站扶貧産品專營門店裏挑選特産,這家專營店位於服務區最醒目的位置。濱海縣消費扶貧協會會長欒茂成説,旅客在這裡消費,不僅能把當地特産帶回家,還直接參與了消費扶貧。
“消費扶貧是‘造血式’脫貧。我們通過嚴格品質篩選,把濱海最具代表性的農産品挑選出來,通過專營店吸引旅客,獲得的利潤100%返還給村集體和貧困農戶。”省委駐濱海縣幫扶工作隊隊員曹振洋説,濱海是重點幫扶縣,全縣自主創業低收入農戶有7386戶,同時又是農業大縣,“濱海大米”“界牌小花生”“陳濤粉絲”“濱海白首烏”等農産品遠近聞名。讓特色農産品致富低收入戶,濱海組建農副産品銷售扶貧協會,吸納龍頭企業、經濟薄弱村合作社、能人大戶等會員單位85個,組建眾襄城農産品公司,統一採購銷售扶貧産品,打出“襄盛濱海”公用品牌,線上線下市場全面打開,單是供應常州“大娘水餃”一家就達3000萬元。
響水縣不僅註冊“響譽味來”農産品公用品牌,還利用當地家禽、西蘭花、淺水藕的産業優勢,帶動4000多戶種養。該縣南河鎮九豐農博園常年吸收低收入戶200人以上就業,人均月工資超過3000元,“一人就業,全家脫貧”。2015年前,南河鎮興南村建檔立卡戶羅會兵一貧如洗,2016年享受政策免費租了2個鋼架大棚種西蘭花,發展到如今自租110畝大棚種西瓜、西蘭花,年收入達50萬元。
從濱海的“協會+品牌+農戶”,沭陽的“電商+企業+基地”,到睢寧的“後方單位+公司+農戶”,我省各地消費扶貧把低收入戶“嵌入”農産品産加銷鏈條,常態化保障低收入群體脫貧創收。“現在,南集農戶種植生産的農産品依託公司平臺直通南京等地市場,打通農産品銷售‘最後一公里’,南集百姓生産的千張不愁賣,心理踏實著呢!”省委駐漣水縣幫扶工作隊隊員郭哲昊説。(新華日報 記者 朱璇 梅劍飛 李睿哲 顧巍鐘)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