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常州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
近年來,常州市委市政府聚焦製造優勢,一手抓新興産業培育,一手抓傳統産業提升,先後制定出臺《工業高品質發展走在全省前列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全力打造“工業智造、科教創新、文旅休閒、宜居美麗、和諧幸福”五大明星城市名片。
中信銀行的前身是中信實業銀行,“製造業”基因深厚。中信銀行南京分行轄屬常州分行成立於1995年,是常州市第一家成立的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25年來,中信銀行常州分行秉持“不止于銀行、不止于金融還有實業”的服務理念,傾力地方經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該行聚焦製造業,助力於“常州製造”成為高品質、高品質的“常州智造”,為常州智造注入中信力量!截至10月末,2020年該行對常州製造業綜合融資投放支持達67億元。
中信高度:“不止于銀行、不止于金融還有實業”
2020年3月,中信銀行推出促進製造業貸款業務高品質發展的十五項舉措,包括優化授信政策和授權、加大貸款定價補貼、配置行長獎勵金、強化考核激勵等多項具體工作措施。
中信銀行常州分行結合常州實際情況,不忘初心,圍繞市委市政府及上級行政策導向和決策部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特別是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不斷完善授信政策與信貸管理制度,大力支持製造業在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産品突破創新上的融資需求,提高對具有自主研發優勢、成長性強的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實體經濟服務質效。
下階段,中信銀行常州分行將繼續加大對常州先進製造業新興産業和技術改造優質項目的行銷對接和貸款投放,重點投向通信電子設備製造、醫藥製造、鐵路裝備製造、儀器儀錶製造以及電氣器材製造等先進製造業領域。
中信寬度:搭建三大平臺,發揮“聯合艦隊”優勢
中信銀行通過搭建“協同、同業、海外”三大平臺,為客戶提供“傳統商行服務、綜合融資服務和資源整合服務”。
憑藉中信集團“聯合艦隊”優勢,中信銀行常州分行通過三大業務模式,響應南京分行“中信賦能”的號召,融合多元化金融産品為常州市製造業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為區域賦能、為夥伴賦能。
常州市某工業五星企業,A股上市公司是中信銀行常州分行的存量客戶。該企業的主營業務為軌道交通車輛配套裝備研發、生産。隨著“走出去”戰略的實施,該企業已伴隨高鐵這張國家“名片”,將中國軌道交通技術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送。2020年,該企業繼續深入開拓海外市場,計劃在海外某國設立控股子公司,需要數千萬美元的流動資金。中信銀行常州分行獲悉後,第一時間在現有政策的基礎上,為該企業設計了內保外貸的融資方案,通過境內中信銀行常州分行與境外中信銀行倫敦分行兩地聯動,以融資性跨境保函為媒介,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境外融資渠道和較低的融資成本,幫助該企業的海外項目迅速融資、快速落地。
未來,中信銀行常州分行將進一步豐富跨境金融産品,創新中長期信貸産品,優化企業債務結構,穩健推廣投貸聯動業務,全力支持常州市製造業企業“走出去”。
中信溫度:搭建交流平臺,提供一站式品牌定制服務
2020年以來,中信銀行南京分行出臺了系列“硬核”舉措,堅定支持製造業,緊抓重點領域,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解決客戶需求,以“新思路”精心做好製造業綜合金融服務,打造服務製造業企業“有溫度”的銀行。
中信銀行常州分行緊跟省行決策部署,邀請常州優秀製造業企業代表參加常州分行開展的多場製造業主題研討會,包括盛夏·信自然——服務實體經濟、連結中信智慧、銀企數字化轉型合作發展論壇,“龍城智造、 中信智融”中信銀行南京分行製造業企業座談會(常州站)等,搭建政銀企交流平臺,為製造業企業提供一站式的綜合金融服務。
中信精度:以交易銀行為擎,構建“全景融資服務模式”
近年來,中信銀行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智慧創新,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助力産業結構優化調整、産業轉型升級。中信銀行常州分行積極推動各類創新服務,並借助一系列線上融資産品,為常州市製造業企業提供初創期、孵化期、成長期、成熟期的“全景融資服務模式”。
在服務常州市某三農型製造型企業中,中信銀行常州分行通過交易銀行,協助該企業搭建“收”“管”“付”資金結算體系,整合多種收單通道,實現集團銷售款集中收繳、回籠;建立現金管理服務體系,賬戶集中管理,搭建現金池,集團統一管控資金;基於財務共享中心,搭建銀企直聯渠道,支付通道與銀行核心無縫對接,打開與企業“深層次”合作的閘門。
常州市某企業因人民銀行結算系統改造,原代繳費模式發生重大調整。中信銀行常州分行借助“公共事業單位”收費渠道,以交易銀行為抓手,“總、分、支”機構聯動,打通該企業業務平臺與中信銀行核心繫統的數據鏈路,設計開發出基於小額清算系統的“跨行對公收款”産品,填補了中信銀行交易應用場景,提升了中信“交易+”的品牌自信。(新華網 作者 程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