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南通市海門區“法律明白人”“六重”角色助力法治鄉村建設
2021-07-14 15:30:1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毅責編:周經韜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近期,南通市海門區司法局“五要素”推進“村(社區)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精心抓好法治惠民和民生實事項目的落實。全區累計培育“村(社區)法律明白人”2047人,掛牌“學法用法示範戶”600戶,形成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的強大合力。

  一是當好法律法規“講解員”,實現貼身普法零距離。海門區司法局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帶頭學法普法作用,健全基層社會普法工作機制;通過“微信電話、上門講解”等方式,靈活生動地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與群眾生産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帶動更多村民成為“法律明白人”,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觀念和意識。

  二是當好矛盾糾紛“調解員”,打造社會和諧穩壓器。海門區司法局主動參與矛盾糾紛預防排查和疏導化解,成為群眾身邊“一同生活、一同工作、熟悉信任”的“化解顧問”;在全面了解“事件背景、問題訴求、前因後果”的基礎上,以“情法相濟、德理相融”的方式,調解各類家庭矛盾、鄰裡關係等大小糾紛,引導雙方互諒互讓,將民間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糾紛化解不出基層。

  三是當好社情民意“傳遞員”,架起基層幹群連心橋。海門區司法局以宣傳法律法規、組織法治活動為契機,抓住各種機會“聽民聲、解民意、識民情”,暢通群眾反映問題訴求的通道;建立“問題、訴求、解決、反饋、評價”全鏈條式法治平臺機制,幫助群眾反饋“環境整治、農房翻建、鄉風培育、生活困難”等5000余條意見建議,推動基層自治更加符合民意,有效促進德治、法治、自治、智治“四治融合”。

  四是當好法治活動“組織員”,爭做法治建設領頭雁。海門區司法局依託“來自基層、服務群眾”的獨特優勢,要求每位“法律明白人”全年參與法治活動不得少於12次;積極組織群眾參與“送法下鄉”“憲法進萬家”“第十五屆農民工學法活動周”“法潤江蘇情暖民工”“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法治扶貧”等法治系列活動,推動法治資源向基層下沉,向民生領域延伸,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法治建設成果。

  五是當好法治創建“監督員”,培育依法治理踐行者。海門區司法局以中興村成功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為契機,培育三廠街道新東社區“老薛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引入“法律明白人”擔任法治創建的“監督員”,將“依法管理能力、自治協商、法治文化陣地建設、鄉風文明培育、法治創建成效”等納入監督範圍,不斷深化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牢牢築實全區150個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的創建根基。

  六是當好法律援助“引導員”,照亮困難群眾維權路。海門區司法局將“法潤江蘇·春風行動”與“法援惠民生”活動緊密結合,聚焦農民工、困難職工、下崗失業人員、低收入農戶、“病殘孤老災”、特殊人群等6類重點服務對象,宣傳好法律援助的受理事項、申請條件、工作流程和便民舉措,引導200多名困難群眾及時申請法律援助,以法治溫情彰顯為民服務情懷,交出法治惠民滿意答卷。(文 王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