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海安:生態強市的“綠色路徑”
2021-12-01 10:01:43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楊心怡責編:周經韜

海安:生態強市的“綠色路徑”

海安:生態強市的“綠色路徑”

海安:生態強市的“綠色路徑”

海安:生態強市的“綠色路徑”

海安:生態強市的“綠色路徑”

  近年來,海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堅持先行先試,全面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城市,努力在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

  春風十里綠滿徑,排比花枝香滿園。海安連續9年在南通市綜合考核中名列第一,連續兩年被表彰為全省推進高品質發展先進縣(市)。在“十四五”期間國、省考斷面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水環境品質保持穩定改善,2021年1月至10月份,市考及以上斷面優Ⅲ比例達93.3%。11月份,北淩新閘水質自動站總磷濃度達到Ⅲ類,年終優Ⅲ比例有望達100%。截至11月15日,PM_2.5平均濃度為2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85%。

  海安之治——“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打贏藍天保衛戰,完成841個重點項目,開展傢具、機械、活性炭、工業爐窯等專項整治,784家企業完成整改。打好碧水保衛戰,完成27個重點工程,開展106家重點排污單位雨水排口規範化整治,採用衛星遙感+人工智能和“水基因” 微站技術精準溯源,及時處置斷面水質異常波動問題。推進凈土保衛戰,完成重點行業企業遺留地塊摸排,累計核實地塊信息43個,現場採樣37個。

  生態活水清如許

  2021年10月,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來調研時,對海安2020年以來超前謀劃,在重點斷面開展以農田退水導流為核心的省考以上斷面綜合整治工作表示肯定。

  為積極提升汛期水環境品質,海安根據地形地貌,結合水利條件,在斷面上下游河道兩側合理建設農田退水導流溝,將稻田退水優先導流至建有閘控的支流,並在支流中有序種植2種以上水生植物或實施生態浮島,從而進一步削減河道污染物負荷、凈化支流水質。

  在海安市南莫鎮朱樓村,農田旁的溝渠裏種了灌木、草本植物等水生植物和陶粒。“農田退水在此沉澱、凈化後,再流入河湖。”海安生態環境局沈林玲介紹,經過過濾,水中的氮、磷含量可分別下降10%和30%以上,既提高河岸凈化地表徑流功能,又打造了綠色水環境,還同時兼顧景觀效果。

  2021年汛期,建有農田退水導流溝的重點斷面周邊,農田退水對斷面衝擊明顯減小。以省考斷面袁莊水站為例,今年1月1日-6月8日,氨氮、總磷均值分別同比下降41.3%、36.8%,6月8日-8月31日氨氮、總磷均值分別同比下降2%、37.7%。

  開發區品建村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生態排水溝及農田尾水回收系統建設,積極探索農業面源污染深度治理工作。

  該建設涉及農田面積2100畝,種植作物為稻麥,在有效控制田間面源污染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的農田灌排渠(管)道構建自循環體系,將河道中的水送入管道,也同步輸送沼液池沼液流入農田,利用農田來消納水體中的營養物質,灌溉退水再通過生態排水溝回到沼液回收裝置,形成灌排水循環利用系統。

  搭建數字化精準自動控制雲平臺,賦能高標準農田綠色發展。品建村當家人姜曉亮説:“將信息化技術、自動化控制進行集成應用,實時採集水稻種植的土壤環境、稻田水位等數據,無線傳送至數據雲平臺,同時,在生態溝渠建設自動控制灌排設備,真正實現了農田生態管理數字化。”

  農田灌排生態化改造推動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農田生態改善有機結合,促進農田生態環境的改善,有效提升區域生態涵養功能,為農業面源污染擴面治理夯實基礎。

  坐看碧天凈,從“頭”促治理

  “公司不斷進行塗料優化,2019年以來,投入800多萬元採購意大利進口自動機械臂噴塗,完成了兩條輥涂生産線和面漆噴塗線的‘油改水’工藝改造。據測算,噴漆和輥涂等工序VOCs産生量約13噸/年,排放量約1.3噸/年,推進清潔原料源頭替代項目後,VOCs排放量只有0.13噸/年,每年VOCs削減量約1.17噸,實現了環境保護和成本節省的雙贏。”某智慧衛浴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算了一筆源頭治理的環境賬和經濟賬。海安還有75家企業也完成了清潔原料源頭替代項目。

  海安生態環境局還會同相關部門、各區鎮街道及重點企業根據産業分佈實際情況,按時間節點將源頭替代工作分解到各區鎮街道。及時印發清潔原料替代實施方案;按照最新標準對源頭替代企業篩選分類,一企一策制定替代方案,現場核查實際情況及臺賬資料,不達標企業重新列入治理清單;對於無法進行源頭替代的企業,嚴格審核企業提供的論證説明;對主動投入資金、改進工藝的優秀企業給予政策傾斜,激勵更多企業向頭雁看齊;進一步挖掘潛力,精準謀劃將源頭替代推進納入機械行業及傢具行業專項整治範圍。

  高新尖在手,不日縛蒼龍

  危廢管理是污染治理的“硬骨頭”,海安以創新技術攻堅戰,助推危廢處置升級。

  2020年7月初,海安生活垃圾填埋場正式封場並進行改造,按照生態公園的理念實施東洲公園工程建設,為市民提供了一個集觀光、遊覽、健身、休閒娛樂的場所。

  昔日垃圾填埋場,如今斑斕生態園,這一變化,得益於2020年建成投運的1.3萬噸/年飛灰等離子熔融項目。該項目利用等離子熔融技術將飛灰製成玻璃體,用作建材原料,有效解決垃圾飛灰處置難題,促使飛灰“吃幹用凈”,節約土地資源。

  近年來,海安生態環境局大力培育環保産業,助力江蘇某等離子科技有限公司“高新尖”技術研發。針對疫情期間海安對解決醫廢處置能力不足問題,公司利用等離子體熔融技術無害化徹底、減容比高、資源化潛力強等特點,開展處理能力2噸/天的等離子體醫療廢物氣化試驗系統能力驗證工作。生態環境局積極協調並指導企業申請危廢經營許可證,並促成兩家醫院與公司簽訂醫療廢物處置協議。

  “將分散在各單位的危險廢物統一收集貯存,再集中委託有資質單位處置。積少成多成為大型危險廢物産生單位後再和處置單位對接,比之前更有議價優勢。”今年5月海安開發區率先建成的南通市第一家危險廢物集中收集暫存試點項目——海安某環保服務有限公司經理介紹説。公司危廢暫存庫佔地1850平方米,一次最大暫存量為800噸,年最大中轉量為5000噸。建設的移動端ERP管理系統能夠對接江蘇省危險廢物全生命週期監控系統,實現小量危險廢物的源頭管控和過程可溯。截至11月20日,海安已有461家企業進行了簽約。

  海安方案——“風景這邊獨好”

  海安始終牢固樹立環保底線意識,緊扣區域發展實際,推進産業綠色轉型,堅持靠前服務,積極做好指導服務。一方面,全面排查梳理、大力推進重點減排項目;另一方面,在企業申領排污權交易、排污許可證的過程中,全程做好指導幫扶,壓縮審批時限,全力保障審批順利推進。2021年已完成213張排污許可證復核,57家企業入選監督執法正面清單,10家企業獲得應急管控豁免資格。

  改革試點引領綠色轉型

  2020年以來,圍繞生態環境政策集成改革試點,海安常安紡織園深入推進政策、措施、機制集成,推行園區、商會、企業責任共同體、考核共同體、污染治理共同體,在服務激勵企業綠色轉型、改善區域環境品質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園區統一回購企業排污權,圍繞扶優限劣、激勵倒逼並重的原則,以上年度企業考核評價結果為依據,對不同等級企業實施不同配套政策。同時,實施差別化收取蒸汽、污水處理費用,以A類企業某紡織有限公司為例,一年減少蒸汽費用72萬元,減少污水處理費用18萬元。

  園區辦牽頭開展行業專家“把脈問診”,為園區企業提供“一對一”體檢服務。同時,圍繞“增産不增污”的目標,園區投資新建3萬噸/天同質廢水集中預處理和中水回用項目,建成後中水回用率可達50%。完成了污水處理廠尾水生態安全緩衝區建設,實現污水總量和污染物總量單位産出雙提升。同步推進集中供熱、危廢集中暫存、固廢處置中心等“綠島”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為園區企業提供更為優質的配套服務。

  綠色金融助力服務先行

  近年來,海安積極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市場交易,2020年以來,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34筆,南通最多,合計交易化學需氧量979.26噸、氨氮100.25噸、總磷10.55噸、二氧化硫111.15噸、氮氧化物151.67噸,交易金額1825.54萬元。

  在排污權的有償使用和交易機制下,海安積極探索開展排污權抵押貸款服務,加大政策支持,對銀行投放綠色信貸予以信貸獎勵。2020年成功發放南通首筆排污權抵押貸款,至今累計完成貸款4筆,合計發放貸款2775萬元。排污權抵押貸款的有效實施,將排污權從“沉睡的資産”變成“流動的資本”,讓企業有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投入生態環境治理,實現“雙贏”。

  海安鐵拳——“旌旗映日彩雲飛”

  海安集中力量辦理大案要案,強化信訪問題攻堅。2021年查處違法行為199件,運用四個配套辦法辦理案件和移送偵辦環境污染犯罪49件。簽訂生態損害協議25份,共計80.15萬元,韓勇軍案件獲江蘇省提名錶揚。今年1-10月份,信訪總量、越級信訪量、重復信訪量同比分別下降7.5%、48.4%、28.9%。

  服務與監管並重

  組織重點排污單位開展證後管理專題培訓,組織危險廢物規範化環境管理培訓會,開展典型案例宣講,對近年來重點排污單位環境行政處罰、環境刑事犯罪,具有典型教育宣傳意義的案例開展廣泛的宣傳和講解,以案説法,以案警示,培訓3000余人次。召開環境治理設施安全風險辨識管控培訓會、重點排污單位環保總監履職工作評議會。召開環境治理設施安全——RTO專項交流現場會,有力助推企業後續運行維護能力的提升。印發《海安市企業環境治理信息公開工作方案》,列明企業應當公開及鼓勵公開環境治理信息清單,明確環境治理信息公開的形式及流程。截至2021年6月底,海安133家重點排污單位已全面完成環境治理信息公開工作。

  科技與執法並行

  海安始終堅持“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相結合,大力推進非現場監管執法方式,進一步提高精細化監管能力,輔助執法打擊違法行為。完成176家排污單位自動監控設施聯網和137家單位用電監控安裝,深化2個省級以上園區自動監控平臺信息集成和應用拓展。

  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使用“人工+智慧”模式,無人機、無人船對重難點區域進行全掃描、千里眼識別以及實時監測,讓隱蔽的排口、水下暗管無處遁形。針對雨水管道縱橫交錯且貫穿河道的問題,借助水下機器人“突圍”,進行水下管網摸排定位。

  大氣走航車等實時反饋各區域大氣品質數據,擴大污染源巡查的橫向維度,提高執法巡查的精細度和準確度。僅國慶假期期間,走航車發現問題線索共25件,確認環境違法行為立案查處4件。

  鐵軍與鐵拳並進

  海安實行“四個一”工作法,即“一日一閉環”“一週一總結”“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考核”,不斷提升生態環境鐵軍綜合業務水準,發揮榜樣作用,對標找差,以實績論英雄。

  2021年11月10日,在南通市生態環境執法技能競賽決賽中,海安問鼎三甲,包攬全市執法競賽“先進個人”前三名,獲得“團體二等獎”榮譽。百舸爭流千帆競,長風破浪正當時。榮譽的獲得,是對海安生態鐵軍執法成績的充分肯定,更是對今後執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青山綠水多嫵媚,生態發展動人心。心之所向,行皆可往,海安將帶著初心使命,永葆幹事激情,以人為本、克難攻堅、爭先創優、闖關奪隘,在新的趕考路上接續奮鬥,交出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