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只此青綠》南京演出“火”到一票難求——美輪美奐,一幅舞動的《千里江山圖》
一輪又一輪的掌聲如潮水般湧來,臺上的演員們整整謝幕了五次,劇場裏的震撼和感動仍在“發酵”,觀眾沉浸在青綠山水的古典意境中久久不願離去。
這些天,因疫情而幾度延期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終於在江蘇大劇院揭開面紗,吸引了數千名觀眾走進劇場,並由此掀起了一陣“青綠”熱潮。翩躚的舞姿和寫意的舞臺設計勾勒出如詩如畫的大美山河,營造出美輪美奐的中式美學意境。演出間隙,青綠的扮演者孟慶旸、希孟的扮演者張翰、“展卷人”的扮演者謝素豪和張峻赫接受了記者採訪。
找尋古人與當下的情感連接
《只此青綠》的“走紅”之路,始於2022年虎年春晚。當身穿青綠色長裙、頭梳髮髻的宋代女子一登場,便引發了全國觀眾的集體追捧。由於時間的限制,虎年春晚舞臺上表演的僅僅是《只此青綠》的片段。這之後,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開啟了全國巡演,所到之處,皆一票難求。此次在南京的演出,原計劃演出三場,後因觀眾反響熱烈,臨時加演兩場,依舊一票難求。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等出品,編排靈感來源於曠世畫作《千里江山圖》,全劇通過“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七個篇章,講述了一位故宮博物院青年研究員在研究《千里江山圖》時“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的身份和畫家王希孟互動的故事。舞劇由舞壇“雙子星”周莉亞、韓真共同編導,這也是這對80後黃金搭檔繼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之後,又一次攜手打造的舞臺精品。
創作《千里江山圖》這幅畫時,希孟年僅十八歲,不久便去世了。在史籍中,關於希孟的記載只有跋文上的只言片語——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如何從這寥寥幾行字中實現“破題”,這是主創團隊反復思索的難題。為了更好地舞繪《千里江山圖》,使作品呈現出宋代美學意境,創作前期,主創團隊多次前往故宮博物院進行采風考察,現場觀摩學習文物修復、傳統繪畫工藝等。
在一遍又一遍地翻看宋詞和繪畫之後,希孟的扮演者張翰找到了與這位古代奇才的情感連接。“我的專業是中國古典舞,屬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而且我和希孟年紀相倣,我能夠將自己帶入希孟的情緒和狀態之中,找到和他之間的一種共情點。”為揣摩角色,張翰時常把自己關在排練廳,沉浸在希孟的世界中。他還專門請來中央美術學院的老師教自己臨摹《千里江山圖》,從白描到上色再到點染,一步步畫、一點點上色,從沉浸式體驗裏感受誠意和敬畏。“我想希孟的內心一定是懷著滿腔熱血,一定對大千世界充滿了好奇,才能把一切美好都裝進眼睛裏,畫在畫稿上。而成就這部偉大的作品,一定需要一顆天才般的內心和堅韌不拔的品質。”張翰説。
“出圈”背後彰顯文化自信
都説三十而立,領舞孟慶旸在自己30歲這一年,將“青綠”這個角色,穩穩地“立”在了舞臺之上。青綠長裙,眉眼鋒利,利落甩袖,青綠這個角色甫一齣場,便令無數觀眾感慨:“美哭了!”
與孟慶旸之前曾經塑造過的角色不同,“青綠”並非是一個具象人物,而是從《千里江山圖》的青綠色畫面中提煉出的一個意象、寫意的角色。從靜態的畫,到動態的舞,這不僅是不同門類藝術間的跨界交融,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精彩展示。為了把握這個人物形象中的“魂”,孟慶旸花了整整5個月時間,除了在舞蹈房訓練之外,還不斷學習、研究宋代文學和繪畫,尋找宋代美學的古典韻味。她感慨道:“能夠通過一個角色去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文化,這對舞者來説,是一件極為幸運的事情。”
排練過程中,孟慶旸對周莉亞、韓真兩位80後編導表達出了足夠的信任,“編導對演員的引導是足夠準確的,當我們找不到感覺的時候,她們就會用語言的力量去引導你,找到與角色之間的融通感。”孟慶旸説,春晚演出開始前,韓真導演特地發來了一段長達六十秒的語音,告訴她如何嘗試傳遞畫中的“安靜感”和“疏離感”。“她告訴我,演員在舞臺上的一個回眸、一個望月,其實都是向觀眾傳遞一種信息:你們感受到古人筆下的大好河山了嗎?你們感受到了古人給予我們的這份饋贈了嗎?”
因此,每一次登臺表演,孟慶旸都將其視作跟傳統文化的一次“對話”,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這部劇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是因為我們用舞蹈的方式,去致敬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承者。我們和觀眾達到了一種惺惺相惜的默契,而這種默契,代表了我們中國人骨子裏的文化自信。”
《只此青綠》中,高難度的“青綠腰”一直讓觀眾唸唸不忘。觀眾的喜愛和認可令孟慶旸感到欣喜,“‘青綠腰’這個詞是網友發明出來的,完成這個動作,需要很強的腰腹力量,我們作為職業舞者,需要進行一系列的體能訓練,通過腰腹肌與腿部支撐的力量,才能把動作控制在一定的時長裏。”面對網友們的爭相模倣,孟慶旸特別提醒説:“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建議不要輕易模倣,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只此青綠》中的每一幕,都是由劇中角色“展卷人”推進的。“展卷人”既是劇中的一個角色,又引導著台下觀眾的視線。跟著“展卷人”的腳步,觀眾不僅走進了《千里江山圖》中的錦繡河山,還成功與畫家王希孟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劇中展卷人的角色,由謝素豪和張峻赫分為AB組演出。
張峻赫是徐州人,六歲學習拉丁舞,從此走上了舞蹈之路,而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舞蹈冠軍,便是在南京龍江體育館拿下的。這次回到南京演出,讓張峻赫有了回家的感覺,親戚朋友也都趕到現場給他捧場。當帷幕拉開,張峻赫感受到了家鄉觀眾毫不吝惜的掌聲。
謝素豪告訴記者,展卷人是以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的王中旭老師為原型創作的,為了把握好這個人物形象,劇組曾赴故宮博物院參觀了王中旭老師的辦公室,“老師工作的地方非常樸素,一間很小的房子裏,堆滿了書籍,我從他的身上學到了一種匠心精神,更看到了一種執著和真誠的態度。《只此青綠》這部戲已經演出快90場了,每一場演出我們也是懷著這種最真誠的心去感染觀眾。我們跟王中旭老師一樣,都要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新華日報 記者 王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