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南京北站片區一條“綠色長廊”在鋪展
2022-07-14 09:41:34來源:南京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蔣碩

  原標題:探索“彈性開發”模式,集成10多項“科技+環保”元素——南京北站片區一條“綠色長廊”在鋪展

南京北站片區一條“綠色長廊”在鋪展

南京北站樞紐經濟區環境整治項目一期工程科技示範區。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 記者 李都 攝

  連片的球場“整裝待發”,新鋪的草坪青翠欲滴,栽種的樹木高大挺拔……7月13日上午,驕陽似火,從林場地鐵站遠眺,各式各樣的綠地串起一條佔地面積約750畝的“綠色長廊”,向西蜿蜒。很難想像,這條“綠色長廊”是由南京北站片區拆遷後留下的廢墟改造而成。作為南京北站建設的首個項目,北站樞紐經濟區環境整治項目一期工程科技示範區按照“彈性開發”的模式進行建設,集成十多項“科技+環保”元素,有望于2022年國慶節前後對市民免費開放。

  打造“彈性景觀”,建成運動休閒區

  3個標準的七人制足球場、2個標準的五人制足球場、5個籃球場、6個羽毛球場,走進這條“綠色長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處極具規模的大眾運動休閒區。球場的附近,就是規劃中南京北站站房的位置。

  “南京北站樞紐經濟區環境整治項目于2021年啟動,大眾運動休閒區的建設,是組成北站生態休閒‘綠色長廊’重要的一部分。”江北鐵投項目現場負責人朱常元介紹,該項目的定位是“城中的綠脈,北站的序曲”,意在打造一個重新連接城市與環境的“彈性景觀”綠地空間。

  目前,大眾運動休閒區的各類體育場經過測試,已經“整裝待發”,對外開放後,將交由專業的體育場館運營公司經營。朱常元介紹,周邊的老百姓都很關注開放時間,經常會有年輕人到現場諮詢,大家都希望能早日在這裡休閒健身。

  “北站樞紐經濟區的建設,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因此既要和南京北站的建設同步,同時也要為未來的開發預留空間。”項目規劃單位負責人表示,這就要求前期投入的成本不宜太大,因此“彈性開發”是最佳解決方案,體育場便是充分符合各方麵條件的“彈性景觀”。在前期建設中,通過環境改造惠及周邊居民,産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後期運營中,通過場地租賃等,實現一定的經濟效益。

  堅持綠色開發,現有資源再利用

  “彈性景觀”不僅僅是體育場,還包括花海、休閒廣場、兒童娛樂區等空間。記者在現場看到,連片的花海種植了四季海棠、鬱金香等品種;兒童娛樂區配備了泡泡雲、沙坑、攀岩墻等遊樂設施。

  “為了配合北站樞紐經濟區的建設要求,讓未來的開發更加靈活,前期的建設,我們更多的是打造臨時性的建築,同時利用現有資源,降低建設成本。”朱常元説。

  在足球場邊,佇立著一幢由海運集裝箱改裝而成的服務用房,三個集裝箱搭建成“品”字形,外側安裝了玻璃,寬敞明亮。工作人員介紹,海運集裝箱不僅堅固耐用,安全系數高;更重要的是,其施工週期短、不破壞土地、利於回收。未來,這裡將供遊客休閒使用。

  從大眾運動休閒區往兒童娛樂區的方向走去,沿途的一處公廁引人注目,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廁是由建築固廢材料經3D列印後,由一個個建築構件拼裝而成,“相比建造普通公廁,它更加節能環保,造價更低。”

  “綠色長廊”內的綠色創新隨處可見,包括利用廢舊鐵軌進行道路收邊、利用固廢材料製作的停車場植草磚等,都實現了既有資源的再利用,在踐行環保理念的同時,還節約了成本。  

  加碼科技探索,“試驗田”以小見大

  作為南京北站建設的開篇之作,北站樞紐經濟區環境整治項目打造的“綠色長廊”,就像是一塊“試驗田”,以小見大,集中體現了“集約、創新、綠色、人本”的建設理念。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一邊探索新的開發模式,一邊加碼科技創新的應用場景。”江北鐵投副總夏融融介紹,“綠色長廊”的智慧噴灌系統,就是基於海綿城市概念,利用人工智能養護綠地的創新應用。

  在“綠色長廊”的草坪上,每間隔一段距離,就會出現一塊表面覆蓋著黑色感測器的假山石,用來收集日照強度的數據;同時,地下還埋著測試土壤含水率的感測器。“這些感測器將收集到的數據傳送到後臺,經過人工智能的分析,自動對草皮和植物進行噴灌。”工作人員介紹,地下還建有能夠儲存800噸雨水的蓄水模組,能夠實現收集、凈化、供水的閉環處理。

  道路旁的光合樹也搭載了多項技術,利用太陽能光伏板收集能量,具備無線WIFI、手機充電、直飲水、監控等多重功能,為遊客和乘客提供服務。“目前,這裡已經集成了十多項‘科技+環保’的元素。”夏融融説。

  未來,站在南京北站的候車大廳,可以遠眺秀美老山,近看“綠色長廊”,而周邊的居民,也會享受到樞紐經濟發展和人居環境改善帶來的雙重福利。(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 記者 李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