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       輿情智庫            房産        
太湖生態島:美麗嬗變進行時
2022-08-02 10:06:13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蔣碩

  原標題:保護髮展有法可依、項目推進蹄疾步穩 太湖生態島:美麗嬗變進行時

太湖生態島:美麗嬗變進行時

太湖生態島:美麗嬗變進行時

太湖生態島:美麗嬗變進行時

太湖生態島:美麗嬗變進行時

太湖生態島:美麗嬗變進行時

太湖生態島:美麗嬗變進行時

水映長灘濕地

  8月1日,《蘇州市太湖生態島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一週年。作為蘇州首次、江蘇首例為太湖島嶼專門立法,一年來,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區域範圍內的西山島等27個太湖島嶼和水域,有了全新的發展遵循。

  如果説太湖生態島的規劃建設是高標準“起筆”,那麼以《條例》為指引,朝著“低碳、美麗、富裕、文明、和諧”的生態示範島目標蹄疾步穩行進,則是獨具匠心的“運筆”。這一年,經過沉思、勾連、著色、渲染,太湖生態島以細膩的筆法,讓更多“美麗嬗變”加速上演。

  生態之變——立足大保護,尋找“最優解”

  經過數月籌備,位於金庭東村古村的徐家祠堂內,西山石刻碑刻展8月1日如期開展。走進門廳,永禁採石碑、陰山永禁伐樹碑、周氏義松碑等6塊明清時期的石碑拓片被放置在核心位置,引人注目。

  “這些碑刻既有官方通告,也有鄉規民約。”指著碑文,金庭本地文史專家鄒永明介紹説,幾百年前,島上就對砍伐樹木、採石等行為做出了具體約束,這是西山人敬畏自然一脈相承的重要見證。

  太湖生態島的建設,是蘇州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創新探索。作為具體方案落實者和直接受益者,金庭鎮從歷史的回望和當下的思考中,繼續探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優解”。

  “長期以來,傳統的發展路徑在金庭受到嚴格限制。但正是對生態環境的悉心守護,保持了綠水青山,也為太湖生態島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金庭鎮黨委書記包勤康表示,太湖生態島的建設沒有先例可循,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以推動高品質綠色發展為主線,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大膽創新、小心求證。

  一年來,金庭鎮依照《條例》要求,不斷壓降建設增量,利用和挖掘好存量,持續做好生態保護的加法。行走全島,很難看到熱火朝天的建設施工場景,甚至見不到一座塔吊,更多的是深入肌理的保護與修復。

  驅車從太湖大橋三號橋堍向北行進至陰山島附近,這段長約6公里的環島公路外側,成片的灘塗已浮出水面。2021年底,生態島啟動一期濕地修復工程,目前已完成保護和恢復濕地面積31.8萬平方米,生態保育現狀濕地帶11.9萬平方米,並通過種植蘆葦等水生植物等生態手段,為削減通湖河口氮磷污染、藍藻治理等提供新方案。

  位於全島西南部的水映長灘,遠遠望去,宛若一顆顆寶石點綴在太湖之畔。這片面積達560余畝的濕地水體,內部已構築了10余座人工島嶼和1條生態圍堤,同時,以水杉種植為主,這裡還配植了香樟、桂花、紅楓、羅漢松等20種1萬多棵樹木。大量的蒼鷺、白鷺、鵜鶘、鴛鴦等保護鳥類在此繁衍生息,成為太湖鳥類生物多樣性的集聚區和示範區。

  消夏灣生態安全緩衝區,通過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性治理,每年可削減流入太湖的總氮8.7噸、總磷0.87噸,真正建立起了山林農田與太湖之間的天然屏障,2021年也被作為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典型案例獲全國推廣。

  而除了週邊的濕地修復,在生態島內部,一場系統性治水工程也在加速啟動。根據丘陵地帶和農村地區特徵,金庭將全域分為四個片區,將用三年時間完成對山體泄洪溝、河道、居民排污管道等設施集中分片整治,打破原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水模式,形成從山區到村莊、村莊到河道、河道到太湖的系統治理思路。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東部片區5400多戶居民的污水排口摸底,根據不同標高,一戶一方案將生活污水全部接管處理。”金庭鎮水利站站長朱革榮介紹。

  更多的變化,在一系列看得見的舉措中持續呈現。2022年,金庭鎮排定太湖生態島重點項目22個,在蘇州市、吳中區兩級配套的15.6億元投資支持下,截至7月,環太湖濕地帶、污水治理廠網一體化、碳匯林等一批生態項目已開工建設、進展順利。在張家灣、居山灣、烏峰頂等地,2000畝成片樹木已被種植下去。2022年5月,全省首個綜合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示範基地落戶在島上,開啟替代性修復新嘗試。

  “2022年,全鎮還按照每畝300公斤的標準,向農戶免費發放有機肥,從源頭上引導,大大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金庭鎮農林服務站站長沈強説,力爭到2025年,全島商品有機肥替代率達到60%。

  變化之中蘊含驚喜。前不久,有著3億年曆史的植物“活化石”松葉蕨在島上被發現,這也是全省首次發現該物種。緊接著,有著“國蝶”之稱的寬尾鳳蝶也被監測到,兩項罕見物種的出現,在學界和社會各界引起不小的轟動。在江蘇環境科學研究院調查組專家看來,這正是太湖生態島生態持續向好的有力證明,也充分説明保護手段的有效性。

  産業之變——打造新場景,激活新經濟

  跟車減速、變道超車、停車調頭……連日來,一組無人駕駛車在金庭環島公路上正式開始路測,究竟是什麼支撐它們實現快速、靈活、平穩行駛?

  “車輛安全平穩運行的秘密,就藏在道路下方埋藏的感測器和道路兩旁的設備盒子裏。”百度智車科技(蘇州)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田成才介紹,經過近半年的打造,環島公路和鎮區主要幹道已安裝近百套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目前,全島建成單向100公里智慧網聯道路,這也是全國最長的單條智慧網聯道路。有了這樣一個完整的應用場景,未來,太湖生態島有望吸引更多優質無人駕駛生態企業進駐。

  太湖生態島的建設,不僅要擦亮生態底色,還要提升發展成色,而要做到這一步,必須緊緊依靠産業突圍。

  2021年9月,蘇州太湖生態島建設推進大會上,22個項目簽約,吸引投資387億元,為金庭産業發展破局增添新動能,一年來,金庭圍繞推進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在現有優勢資源的梳理重組之下,大力構建契合太湖生態島發展定位的産業體系,持續發佈無人駕駛、環境治理等應用場景,為前沿技術提供最佳試驗場和應用地。如今,百度世界級自動駕駛示範島項目、中建二局生態環保科技、江蘇北控城市服務等綠色産業項目已相繼落地和註冊。

  打造新場景,激活新經濟,做好“車”文章,太湖生態島還在探尋新的産業路徑。在鎮區,一個集新能源汽車銷售、新車展示、試乘試駕、汽車生活服務為一體的展示體驗中心目前已經開始運營。居民不出島,就可一站式選購20多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

  “《條例》支持發展綠色智慧交通,大力發展低碳交通,加快了新能源汽車消費場景的應用。”中心負責人陳丹鶴介紹,金庭鎮戶籍的居民選購新能源汽車,可以享受每戶最高不超過2萬元的補貼。有了政策的刺激,中心開業短短兩個月,就已售出200多輛新能源汽車。

  生態環境的治理場景也在加速“變現”。2022年1月,投資額約3000萬元的蘇州太湖藍藻治理研發中心項目啟動。一支由蘇州大學牽頭,院士、教授、博士加盟的科研團隊,將在金庭鎮縹緲村重點開展吸附降解藍藻新材料的技術研究與成果轉化,建成後,將有效帶動相關産業轉型升級和快速發展,成為太湖生態島上的藍藻治理研發中心示範區。

  “除了應用場景的打造,産業突圍的關鍵一環,還在於抓住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試點契機,在高品質推進生態島建設的同時,不斷開展兩山轉化路徑和創新機制探索,強化一産、三産無縫對接,拓展價值提升的多元化路徑。”金庭鎮鎮長王寅平表示。

  通過打造共享生態研學中心,與昂立教育、春秋國際等公司已達成初步意向,利用金庭美好生態建立生態島研學中心;致力打造農文旅融合新業態,整合碎片化的農業、旅遊資源,通過現代化網絡技術聯結,打造以農業為基礎平臺、旅遊為引流載體、文化為紐帶的富民新載體。為了引導民宿這一富民産業向優而行,金庭還打算嘗試以路演形式,篩選一批優質項目引領業態升級,通過政府每年貼息1000萬元,撬動更多的社會投資。

  “大環境的改變,為我們增強了發展底氣。”2022年,隨著陰橫山連接線工程完成,在橫山島經營民宿的村民羅靜秋有了新期待。交通方便了,業態升級了,家門口成了觀賞太湖落日的熱門打卡地,遊客也更多了。在她看來,這就是生態價值提升的有力證明。

  在有風景的地方發展新經濟,在新賽道上持續發力,金庭展現出“彎道超車”的巨大潛力。2020年,金庭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500萬元,2021年達1.35億元,2022年有望突破1.8億元。隨著生態加法的持續深入,全鎮發展的引擎將加速轟鳴。

  氣質之變——守住根與魂,涵養新神韻

  行走在堂裏古村,規模宏大、裝飾精美的廳堂宅第,靜靜訴説著洞庭商幫昔日的輝煌;漫步于明月灣古村,古樸的石碼頭、粗壯的古香樟,生動再現江南水鄉農耕文明世代傳承……在金庭,環太湖1號公路串起千年不息的歷史文脈,散發著江南文化迷人的魅力。

  2022年4月,財政部、住建部發佈2022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縣(市、區)公示名單,全國共40個縣(市、區)上榜,吳中區為江蘇省唯一上榜示範區。在住建部公佈的5批共計6819個中國傳統村落名單中,吳中區共有12個村被列入,是入選數量最多的縣(市、區)之一,而在這12個村中,金庭獨佔7席。

  這是金庭特有的“文化基因”。面對打造太湖生態島這一時代命題,如何通過傳統文化的守正創新,為現代生活添彩賦能,從而吸引更多人來到這裡、愛上這裡、紮根這裡,同樣考驗著金庭。

  在2021年發佈的《太湖生態島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把太湖生態島打造成“碧水青山螢舞果香的美麗島、永續循環節能韌性的低碳島、生態經濟民生幸福的富足島、綠色創新技術引領的科學島、地景天成情感共鳴的藝術島”,最終建設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生態島的“中國樣本”。金庭,再次從這樣的定位中找尋破題的機會。

  6月底,金庭攜手南京大學藝術學院、中國礦業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江蘇大學藝術學院、蘇州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等多家院校,與蘇州麒峰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簽訂“政府、學校、企業三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過打造蘇州太湖生態島寫生基地、教授工作室、研究生工作站,啟動共建“生態藝術島”。

  蘇州麒峰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亞東表示,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依託高校資源,預計每年將為太湖生態島帶來10萬人次的寫生機會,在有效解決島上游客潮汐問題的同時,全面充盈全島的藝術氛圍。

  “除了良好的文化肌理,島上百姓至今仍保持著原生態的傳統、淳樸的人際交往關係,這種心態的滿足感,也塑造了一個不可多得的精神家園。”包勤康表示,通過深度挖掘、梳理、整合生態島現有的文化,創造更多的展示場景,解構好藝術與生活的關係,讓島民有獲得感、幸福感,是生態島建設的落腳點。

  守住根與魂,涵養新氣韻,島上生機盎然。這個夏天,緊鄰林屋洞梅海的梅花塢特色文化街區,接連舉辦的夜市活動,吸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店商入駐,從西山本土的非遺、美食,到小資情調的換裝演出、小劇場,立足本土文化的挖掘和傳承,也讓一個年輕態創客空間呼之欲出;面朝太湖,金滿庭農業園“星空之夏”集市上,人們支起帳篷,打開後備箱,一邊奔赴山湖,一邊享受煙火,多元化體驗式消費場景引爆人氣。

  “這還僅僅是開始,太湖生態島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包勤康説,金庭鎮將在省、市、區堅強領導下,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全力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全民共建的工作機制,下足“繡花功夫”、攢足“破繭力量”,努力打造“為太湖增添更多美麗色彩”的創新樣本。(新華日報 作者 盛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