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       輿情智庫            房産        
從面朝大海到擁抱蔚藍 連雲港如何破題“藍色經濟”
2022-09-22 10:19:15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楊心怡責編:蔣碩

  原標題:從面朝大海到擁抱蔚藍——連雲港如何破題“藍色經濟”

從面朝大海到擁抱蔚藍 連雲港如何破題“藍色經濟”

(連雲區委宣傳部供圖)

從面朝大海到擁抱蔚藍 連雲港如何破題“藍色經濟”

從面朝大海到擁抱蔚藍 連雲港如何破題“藍色經濟”

省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從面朝大海到擁抱蔚藍 連雲港如何破題“藍色經濟”

院士專家與當地領導參觀考察採樣機器人等海洋智慧裝備創新項目。

從面朝大海到擁抱蔚藍 連雲港如何破題“藍色經濟”

牡蠣養殖技術升級換代助力漁民增收。

從面朝大海到擁抱蔚藍 連雲港如何破題“藍色經濟”

新華日報記者 劉慧洋 通訊員 張斌 張慧軍 易敏 徐伯煜

  黃海之濱的連雲港,海洋資源“家底”豐厚,不僅擁有全長195.88公里的海岸線,還匯聚“港、漁、景、島、涂、能”等多種海洋資源,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是江蘇沿海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一環。

  2022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全面落實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沿海綠色生態高品質發展經濟帶,打造區域經濟新增長點。發展“藍色經濟”,連雲港該如何破題?

  海洋經濟總量偏小

  連雲港陸域7615平方公里、海域7516平方公里。陸地和海洋面積差不多,但兩者發展差距較大:2021年,全市海洋生産總值約1047.7億元,佔全市GDP比重33.37%,佔全省海洋生産總值的比重為11.33%,特別是海洋新興産業規模和比重偏低。與其他沿海城市相比,該市海洋經濟總量偏小,發展相對滯後。

  海洋資源稟賦優越,又集沿海開放城市、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國家級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中國(江蘇)自貿試驗區等多項區位優勢于一身,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距?

  《江蘇省“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提出,江蘇海洋科技短板明顯,海洋領域産學研合作不夠緊密,重點海洋産業面臨核心技術或關鍵零部件供給不足挑戰。“連雲港市海洋生産總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全省最高,但從産業結構看,傳統海洋産業佔比較大,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遊業仍是主導,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水利用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電力業等新興産業規模不大,産品門類不多、附加值不高,産業空間集聚力不足。”連雲港市科技局副局長李傳志説。

  “與傳統産業相比,海洋新興産業對高新技術依賴性更強。”李傳志説,連雲港在港口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洋信息資源等開發利用方面還不夠充分,科技創新的引領支撐作用有待進一步加強,主要表現為涉海研發經費投入比重較低,高層次創新平臺載體數量較少,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有待提高,海洋領域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未能有效滿足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創新需求。

  “近年來,連雲港逐步構建冶金、石化等臨港産業和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等高新技術産業為主的主導産業體系。”連雲港市工信局副局長譚樹林介紹,目前正在緊緊圍繞省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描繪的宏偉藍圖,全力打造三大具有核心競爭力、區域影響力和示範帶動力的千億特色産業,即石化産業、醫藥産業、新材料産業。

  佈局海洋科創平臺

  隨著海洋在國家經濟發展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連雲港對海洋經濟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和深化。從《連雲港市“十四五”沿海發展規劃》中,不難看出連雲港對那一片深藍的渴望和決心:到2025年,全市海洋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海洋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國家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

  相關專家表示,雖然連雲港擁有江蘇海洋大學、716研究所等部分涉海科研單位,在海洋科技領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總體上仍存在基礎研究薄弱、關鍵技術不強、創新人才不足等問題。涉海企業自身技術力量薄弱,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水準相對較低。産學研合作深度不夠,往往局限于短平快項目,産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不多。

  2021年4月召開的全省沿海發展座談會提出,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佈局一批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培育一批海洋科技領軍企業,培養一批海洋高端人才,全力做好科技興海文章。在此背景下,連雲港重點圍繞海洋資源開發領域開展技術創新中心籌建工作,並在江蘇省沿海三市中率先獲批建設技術創新中心。

  2022年8月20日,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揭牌成立。連雲區副區長、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負責人范佔偉介紹,創新中心以連雲港海洋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為立足點,圍繞海洋生物技術、海洋裝備技術、海洋電子信息技術三大領域,為行業提供“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産業孵化”服務,目標是打造全國海洋科技成果的轉化基地和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鑄造我國海洋資源開發核心競爭力。

  當天,連雲港市政府還與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簽約共建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連雲港中心。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與4家海洋高校院所、8家海洋科技創新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以此為契機,連雲港將進一步加快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實體化建設,推進太湖實驗室連雲港中心合作共建,強化海洋科學技術攻關,努力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準自立自強。

  有“大樹”也要有“小草”

  有了這個“最強大腦”,未來連雲港發展“藍色經濟”將有什麼“新打法”?

  機制創新是核心。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根據定位和産業發展方向,重點建設5個技術創新中心、3個中試平臺、一個實驗室和一個海洋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將構建各創新鏈條價值共贏的創新機制。

  “只有大樹沒有小草,不是良好生態。”范佔偉告訴新華日報記者,以往發展産業,重招商輕培育,沒有辦法形成産業聚集和産業生態。創新中心定位為海洋科技應用研究機構,配合國家戰略和海洋産業發展需要,凝練創新需求,整合創新資源,打通産業、科技、金融的融通路徑。創新中心與企業之間是合作夥伴關係,服務好企業,從而吸引更多優質海洋企業來連、留連,“讓連雲港逐步成為適合海洋科技企業發展的‘沃土’,這裡不僅有‘大樹’,還有‘小草’,實現生態良性發展。”

  連雲港是“中國紫菜之都”,全市紫菜養殖佔用海域面積達51萬畝,年産值達到30億元以上,是漁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産業,但也出現了病害多發、品質下降的現象。近幾年來,連雲港開啟貝類藻類間養方式。連雲區在西連島村海域建設海上萬畝牡蠣園,探索條斑紫菜與三倍體太平洋牡蠣間養方式和南北協同的水産養殖方式,牡蠣養殖的畝均純利潤達到3000元。“技術創新中心將首先啟動現代貝藻育種技術創新中心,與高校科研團隊以及區內龍頭養殖企業合作,立足於連雲區海水養殖産業資源優勢,加快建成江蘇一流、國內領先的牡蠣和紫菜遺傳育種、高效育苗、生態養殖、深度凈化、病害防治、安全運輸、精深加工等新技術的科技創新平臺。”范佔偉説。

  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的核心是裝備,該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建設海洋高端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搭建智慧運載平臺、智慧立體感知網絡平臺、智慧數據分析與服務平臺、綜合集成和公共支撐平臺、領域計算與智慧應用平臺,整合全球海洋裝備科研優勢,努力實現海洋裝備産業鏈的跨越式發展。

  全球尋找合作夥伴

  一直以來,人才缺口是制約連雲港海洋産業發展的瓶頸。

  “雖然連雲港市在海洋科技領域取得一些成果, 但缺乏高水準海洋科研機構和創新平臺,對海洋産業創新發展的帶動力不強。”李傳志説。

  此外,海洋産業孵化能力也亟需加強。高校和科研機構不具備自我轉化的資金實力,企業承擔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風險的意願不強。涉海企業自身技術力量較弱,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水準相對較低。

  對此,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運行模式的亮點之一是,建立國內協同創新網絡和全球製造業合作夥伴關係。“我們的合作團隊不局限于自有人才和共建單位人才,而是通過拆分技術要點,利用知識産權大數據全球尋找合作夥伴。”范佔偉介紹,一方面,支持企業開展産業技術發展戰略研究、制定技術路線圖,徵集企業願意出資解決的技術需求;另一方面,通過創新中心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尋找解決方案,建立商業機密和知識産權保護機制。技術創新也高度重視引進頂尖人才團隊,由創新中心提供公共平臺和部分啟動基金,吸引人才團隊來創新中心開展科技攻關,當具有團隊、技術且商業模式等較為清晰時,加大基金和社會資本投入,開展商業化運作。

  根據該創新中心計劃,到2026年,實現創新資源配置更加優化,全國範圍內整合應用研究、技術研發等高層次平臺10個以上,投入研發經費3億元以上。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突破産業關鍵核心技術10項,培育高價值專利30項;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行業提供技術服務300次以上,轉移轉化科研成果20項,衍生孵化培育科技型企業50家左右;人才團隊規模層次進一步提升,引進行業內高水準領軍人才與創新團隊10個以上,形成500人以上的協同創新網絡。同時,中心將在派駐第九紀檢監察組的監督和指導下,用好省、市項目資金,充分發揮平臺的支撐作用,推動海洋經濟創新發展。

  “更長遠的目標是,建成國內有影響力的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搭建海洋産業創新生態,實現産業鏈各環節價值共贏,助力江蘇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真正做到産業升級、人才成長、企業受益,從而將創新中心打造成為海洋科技機制體制改革試驗田和全國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范佔偉表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