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       輿情智庫            房産        
一季荷花四季富 南通平園池走出“農文旅”融合發展路
2022-10-11 10:12:4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小強責編:蔣碩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楊心怡):“雁過歇歇腳,人過賞賞花,我們群眾笑哈哈。”住進了新房的宋大爺難以抑制笑容,對自己家鄉的發展讚不絕口。

  他口中的這個“桃源”,地處南通如皋北部,由太平井、水竹園、藕池三個自然村組合而成,名為“平園池”,在8年前還是個不起眼的小村莊。

  2014年起,在村黨總支書記劉煒建的帶領下,平園池以“一朵荷花”為起點,實現了産業0個到28個,人均收入從1.4萬元到3.37萬元,投資資金從260萬元到8000萬元的跨越,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0個到28個:蓮藕先行,諸業並進

  進入平園池,沿路林蔭大道,所見之處,芳草菲菲、綠樹成蔭、道路乾淨,一幅“路在林中展、渠在路邊流、人在畫中游”的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一季荷花四季富 平園池走出“農文旅”融合發展路_fororder_圖片1

荷園風光 攝影 捷飛

  從一個典型的純農業村,到國家3A級旅遊景區,平園池在8年時間裏實現了完美轉變。而這一切都要從“一朵荷花”説起。

  “那時候基礎設施很差,村裏全是沙石路,沒有一條硬質化道路,年輕人紛紛離鄉,村裏好多土地都是荒廢狀態。”聊起以前的平園池,劉煒建皺起眉頭,“當時村裏面臨很多瓶頸問題,改變迫在眉睫。而要想帶領村民致富,首先要盤活土地資源。”

  經過考察、調研、學習後,劉煒建與班子成員和村民商討,決定從平園池上千年的蓮藕種植傳統開始,圍繞村莊實地規劃,發展蓮藕産業,打造荷花景觀。

  “到了2015年,我們將全村百分之百的土地流轉,整合土地資源,優化傳統的種植結構,同時,還對村莊基礎設施、村居環境進行改造。”劉煒建舉了一個簡單例子,“家裏變乾淨、變美,客人才會願意來做客,所以我們前期投入了大量時間和資金去改造村莊。”

一季荷花四季富 平園池走出“農文旅”融合發展路_fororder_圖片2

農耕民俗文化館 攝影 馬峻秋

  平園池緊扣“荷鄉旅遊品牌”,引進百餘種觀賞型荷花,配套建設道路、木棧道、觀景臺等設施,將閒置的水塘打造成千畝生態藕池文化園,閒置的房屋變成了民宿,曾經的糧倉變成了農耕民俗文化館,這也為第一屆荷花節的“一炮打響”作了完美鋪墊。

  2017年8月8日,平園池舉辦首屆荷花節,當天遊客就突破5萬人次,“江海平原第一藕鄉荷韻”的美名不脛而走。

  截至目前,村裏共舉辦六屆荷花節及兩屆菊花展,承辦2019年南通鄉村旅遊節和2020年南通鄉村休閒旅遊節,吸引近百萬人次前來觀光旅遊。

  以農興旅,以旅強農,荷花産業的興起,帶動了平園池風景、鮮花、蓮蓬、蓮子、荷葉茶生態産業鏈,遊客們不僅可以欣賞到鄉村美景,還能參與極具特色的文化活動。

一季荷花四季富 平園池走出“農文旅”融合發展路_fororder_圖片3

蓮蓬豐收 供圖 平園池村

  “遊客來到我們村,都是一站式的農家樂體驗,不僅欣賞美麗鄉村景色,還會體驗垂釣、採摘等休閒活動,離開村裏的時候,還都會採購特色農産品。”江蘇平園池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劉霞介紹。

  “多年來,我們村探索出一條以鄉村旅遊帶動全域發展的道路,産業從無到有再到優,目前已經有28個特色産業,並且還有9個項目正在推進打造。”劉煒建談起未來規劃,“到2025年,我們整個平園池村將共擁有40個特色産業,到那時候,遊客數量以及全村幹事創業的氛圍都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1.4萬元到3.37萬元:“一處美”帶動“一片美”

  村裏旅遊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不僅美了平園池,更富了村民口袋。2021年,平園池村帶動200多名村民常態化就業,267.49萬元裝進村集體的“腰包”,農民人均收入3.37萬元。今年36歲的陳佳,也乘著鄉村振興的快車道,回鄉創業。

  “前幾年,在村裏的號召下,我從蘇州回鄉,開始承包土地做果園經營,想和父母一起幹出一番事業。”對於果園經營,陳佳秉持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與家人從零開始,開始了大棚搭建、區域規劃、道路鋪設……這些都在村裏請來的專家們的指導下進行。

  隨陳佳走進果園,可以看到成熟的無花果挂滿枝頭。“我們已經分區種植了無花果、葡萄、桃子、枇杷、梨,採摘和零售兩條線進行。”陳佳邊説邊打理著果樹,“這兩年村裏帶動很大一部分遊客流量,遊客變多了,收入也變好了,忙不過來時,我們還會雇村民一起採摘,大傢夥兒的日子變得越來越好。”

  剛剛過去的暑假,不僅陳佳的果園實現大豐收,平園池越來越多的村民也通過家門口就業,腰包越來越鼓。

  “這幾年我從承包1000多畝稻田,到種植蓮藕、套養螃蟹、泥鰍、甲魚、龍蝦等,還雇了很多村民來做兼職。”作為發展蓮藕種植的帶頭戶,凱松家庭農場負責人宋桂俊深有感觸,“每到採藕的季節,我們雇的村民一天能採2萬斤左右的蓮藕,這對於有些年長的村民來説,是相當不錯的收入。”

  “一季稻一季麥,種到鬍子白”曾是平園池當地農業生活的真實寫照,而如今各類農産品採摘及售賣等,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崗位,村裏還發起成立了超然果蔬農地股份合作社,在村民自願的前提下全面託管自留地,由村集體統一經營、統一招商。同時,村成立農民合作社綜合社,逐步實現農戶、土地、服務、收益全覆蓋。多年來,平園池村積極補鏈延鏈強鏈,投資完善了蓮子加工、荷葉茶加工項目,形成風景、鮮花、蓮蓬、蓮子、荷葉茶一條連鎖生態産業鏈,900多戶村民戶均增收5000多元。

  與此同時,平園池村還圍繞千畝藕池園和農耕民俗文化館打造了荷香民俗園景區,逐漸形成了“賞”有四季美景、“購”有綠色食品、“娛”有水上樂園、“住”有特色民宿的一站式體驗和一體化服務。“現在我們村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很多人都慕名而來,今年夏天,就接待了近20萬人次的遊客。”劉霞説道,“接下來我們還著重規劃建設特色民宿,帶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

  為走好“休閒農業+旅遊”的發展道路,平園池又制定了《2022年-2025年鄉村振興3年行動計劃》,劉煒建對將來充滿信心:“到2025年,村人均收入有一定的提高,村集體經濟最起碼要翻一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