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試點三年,勇於突破,先行先試,成果豐碩 ——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貢獻江蘇智慧和江蘇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明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江蘇是第一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省份。交通運輸部于2020年8月、2021年10月先後批復江蘇14項試點任務:品質工程建設、多層次軌道網融合發展、打造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打造樞紐經濟新格局、智慧交通關鍵技術攻關、提升科技興安水準、打造平安交通工程、推動綜合交通改革創新、長江經濟帶運輸結構調整、打造運河綠色文化帶、危險貨物運輸跨區域全鏈條安全監管體系建設、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探索、道路貨運行業數智化工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將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為高品質發展“最迫切”的任務加以推進。為切實擔負起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和使命,江蘇交通堅持高點定位,統籌推進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落地實施。以“一年啟動出亮點、兩年推進見成效、三年總結出經驗”為目標,先後印發相關意見和年度要點,動員部署全省上下全面推進試點工作。三年來,瞄準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四個一流”和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五個基本特徵”,開拓創新,勇於突破,積極推進14項試點任務,在多個領域形成了全國率先、行業首創的試點成果和經驗。
基礎設施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日趨完善
2021年底,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無錫段通車,與之同步實現通車的太湖隧道全長10.79公里,是新時代我國水準領先的品質、綠色、安全、舒適的超長超寬隧道示範工程,實現了“天衣無縫、滴水不漏”。
優化出行感受,升級産業結構。江蘇新一輪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數量增長的同時,更注重打造耐久性強、造型美觀的“品質工程”。“江蘇是全國唯一實現部省市三級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範全覆蓋的省份,並且是全國唯一持續開展省級年度評價的省份。”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年來,建成了一批國際上具有突出影響力的品質工程,已通車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等均創下多個“世界第一”。三年來,全省共有13個交通工程項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4項工程獲魯班獎、5項工程獲詹天佑獎,進一步擦亮了江蘇交通建設品質品牌。同時實現一批關鍵技術突破,完善交通工程建設行業治理制度體系。
目前,全省高鐵里程達2212公里,躍居全國前列,12個設區市通高鐵,設區市全部通動車。基本實現設區市之間2.5小時通達,高速鐵路縣級節點覆蓋率達65%。當前,南沿江城際、寧淮、滬蘇湖、滬蘇嘉和滬蘇通二期等鐵路項目正在穩步推進。2022年以來,先後開工建設北沿江高鐵江蘇段、通蘇嘉甬鐵路江蘇段。
“三年來,通過完善鐵路規劃體系,推動重點鐵路設施建設,提升運輸服務水準,江蘇多層次軌道網融合發展呈現新局面。”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多層次軌道網規劃體系基本構建,多網融合試點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重點設施建設順利推進,建成運營連淮揚鎮、鹽通、徐連等高鐵項目。有序推動沿江城市群地區地鐵線路建設。體制機制深化改革創新,軌道産業鏈集聚效應顯著。
“圍繞打造樞紐經濟新格局,三年來,江蘇交通樞紐網絡格局基本確立,樞紐綜合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建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樞紐經濟區。交通樞紐優勢逐步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有力支撐‘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京、蘇州、連雲港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2021年,蘇州(太倉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703.8萬標箱,躍居全球25位;淮安港、宿遷港內河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31.1萬、13.8萬標箱,較2019年分別增長27%、49%。已建及在建綜合客運樞紐達41個,縣級及以上節點覆蓋率56.6%。
一批樞紐經濟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南京臨空經濟示範區初步形成了航空製造業和航空物流業兩大産業集群,集聚20多家航空製造企業和60多家航空物流企業,2022年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88.1億元,同比增長1.9%。無錫航空航天産業園已集聚瑞麗航空、航亞科技、亞太航空、屹信航天等一大批航空航天領域龍頭企業。連雲港徐圩新區形成盛虹石化、衛星化學、中化國際三大石化産業集群。南通通州灣建成海門綠色精品鋼基地、洋口LNG能源島、三夾沙高端裝備製造園等産業基地。運河宿遷港産業園吸引現代物流、綠色建材等産業加速集聚,規上企業41家,産業園2021年工業總産值、服務業營收超50億元、13億元。蘇州北站高鐵新城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科技領域吸引註冊企業超1000家,産值超400億元。
聚力打造運河綠色文化帶,展現綠色之美。三年來,江蘇著力建設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4個示範段,推進航道建設向網絡轉型、運輸船舶向環保高效轉型、運輸方式向集裝箱運輸轉型、發展理念向強調生態綠色轉型、發展方式向智慧創新驅動轉型、航運功能向文旅交融合發展轉型。航運設施初見集約協同之美,為全面推進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工程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經驗。運河沿線港口、船閘、水上服務區基本具備岸電供應能力。航道沿線可綠化區域綠化率100%,公用港口碼頭可綠化區域實現100%綠化,沿線全部建成星級綠色港口。
路線持續拓展 運輸服務保障能力更強大
11月15日,江蘇首趟商品車鐵路運輸專用車中歐班列,滿載261台中國自主品牌商品車,從南京出發,之後經由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運抵歐洲國家。
自1992年連雲港開行中亞過境班列以來,截至今年10月底,江蘇省中歐班列開行量累計超過18800列。2022年1至10月,全省班列共開行1625列,同比增長11.9%。
圍繞打造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三年來,江蘇發揮公鐵水空管多種運輸方式齊聚發展的優勢,加快連雲港港國際樞紐海港、南通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強化徐州鐵路樞紐、淮安機場貨運樞紐功能,拓展國際合作,加強國內合作,打造面向新亞歐大陸橋等的國際海陸聯運網絡,提升聯運效率和品質,有力支撐了“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
——國際陸海聯運通道能級大幅提升,網絡覆蓋更為廣泛。樞紐能級方面,連雲港港國際樞紐海港功能取得突破,30萬噸級進港航道全面建成。徐圩港區鐵路支線、上合組織(連雲港)國際物流園鐵路專用線等建成投運。南通通州灣新出海口呂四起步港區開港運營。2021年,南通港完成LNG接收量924萬噸,全國第一。航線覆蓋方面,連雲港港內河集裝箱航線實現蘇魯皖豫全覆蓋。
——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更加穩定,運輸更加經濟高效。現已開通23條中歐(亞)班列國際物流通道,覆蓋歐亞等22個國家、76個城市。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建成數字化指揮中心,班列運輸組織和通關效率明顯提升,至阿拉木圖最快用時僅需6.5天。“一帶一路”供應鏈基地(連雲港)項目建成投用,依託平臺集聚日韓、長三角等製造企業資源,通過中歐班列點對點運輸,打通裏海五國消費品供應鏈通道。徐州在全國首創幹熄焦敞頂箱鐵水聯運模式,通過整箱吊裝減少卸貨分裝多個環節,減少貨物破損和損耗,效率提升2倍,成本降低一半。
——沿線産業集聚效應更加顯著,實現港産城融合發展。徐州依託淮海國際陸港形成以銅山貨場為核心的“一區引領、多點協同”鐵路物流體系,集聚了一批高産值高稅收的臨港、臨鐵産業園區。南通港通州灣港區落戶一批百億級重特大臨港産業項目,2020年以來累計招引10億元以上産業項目89個,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在港産城融合發展中走出一條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徑。
近日,“深圳平湖南—蘇州太倉港”快速貨運班列抵達太倉港疏港鐵路專用線浮橋作業站,標誌著蘇州至粵港澳大灣區開闢了一條新的物流通道。
圍繞長江經濟帶運輸結構調整,三年來,充分發揮江蘇水運資源得天獨厚的優勢,以推進大宗貨物、集裝箱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及集裝箱多式聯運為主攻方向,圍繞公鐵水、江海河聯運打造樣板,為全國提供江蘇經驗。
——形成干支有效銜接、多式聯運高效的現代鐵路集疏運系統。南京港、鎮江港、蘇州港、連雲港港等4個國家沿海主要港口和徐州港、無錫內河港、蘇州內河港、淮安港等4個內河港口實現鐵路進港。
——通道線路持續拓展加密。國際海運方面,全省共有國際航線89條,內河集裝箱方面,全省共有88條內河集裝箱航線,多式聯運方面,全省共開行100余條穩定運行的多式聯運線路。
——物流信息服務水準顯著提升。港口EDI應用和鐵水聯運信息服務加快推廣,實現鐵路需求車提報及車輛運行實時追蹤。推動網絡貨運蓬勃發展,目前,江蘇已許可網絡貨運平臺160余家,數量居全國前列。
——節能降碳成效日益顯著。開展運輸結構調整試點工作,以2021年為例,全省鐵路貨運量較2018年增長783萬噸,多式聯運量年均增長38%,直接帶動物流降本約50億元,推動我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下降約0.05%。
在江蘇,原來農村物流配送平均需要2—3天,目前基本上在一天半左右。
“‘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帶來了鄉村巨變。”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支撐産業興旺、服務鄉村生態宜居、助推鄉風文明提升、提升高效治理能力、提高生活富裕水準等試點任務要求,深化“農村公路+産業”“農村公路+生態”“農村公路+文化”等融合發展模式,為農業産業化、農民富裕、農村文明發揮了基礎和支撐作用。截至目前,全省農村公路二級及以上佔比達20%,列各省區第一,實現建制村雙車道四級公路全覆蓋;率先開展農村公路“一縣一品牌”建設,形成82個品牌;鎮村公交覆蓋率100%;全面建成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率先實現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100%,所有行政村設置“村郵站”;江蘇入選全國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10個省級試點地區之一,南京、蘇州、南通、宜興、溧陽入選全國試點地區。鄉鎮至普通國省道、建制村至縣道、自然村至等級公路,平均時間分別縮短到20分鐘、12分鐘、6分鐘。
出臺《江蘇省農村公路條例》,將實施農村公路“路長制”納入地方法規,填補了法律空白。推動建立農村公路路長會議、巡路、督查、信息公示和報送“四項制度”,健全完善了農村公路“路長制”長效機制。基本完成通行客運班線和接送學生車輛集中的村道、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重點路段安全防護,農村交通安全水準顯著提升。堅持數字賦能,建成農村公路建管養運“一網一平臺”智慧化管理服務平臺。
交通科技創新 數字驅動交通高品質發展
日前,在蘇州高鐵新城和金雞湖畔,一批特殊的公交車吸引人們注意,只見車身上下安裝了鐳射雷達、攝像頭等傳感設備。公交車無人駕駛,可實現跟車減速、變道超車、停車掉頭。
“聚焦智慧交通關鍵技術攻關,三年來,我省重點圍繞高新技術在交通行業的融合應用,開展技術攻關和落地應用,推進實施一批數字交通重點工程,形成了一批全國領先示範的創新成果,高新技術對交通轉型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凸顯。”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在全國率先完成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江蘇(常州)試點工程建設。建成全國首家智慧商用車領域國家級檢測中心——國家智慧商用車品質監督檢驗中心。率先探索高速公路與普通公路融合的一張網協同治理機制。在五峰山未來高速完成了車路協同條件下的單車自動駕駛以及重載車隊編隊自動駕駛的實車測試。
打造智慧公路示範樣本。建成滬寧高速無錫段42公里車道級管控應用實施示範區,建成全國首個面向已建、大流量普通國省道的智慧公路科技示範工程——S342智慧公路科技示範工程。建成五峰山過江通道接線“未來智慧高速”,建成全省和沿江首個堆場自動化碼頭——太倉港集裝箱四期碼頭,建成並推廣全國首個內河船舶手機導航系統。
打造江蘇智慧交通生態圈。蘇州相城區成為江蘇省首個省級數字交通示範區,已累計改造智慧網聯道路超60公里,示範應用運營車輛500余輛,試乘體驗超15萬人次。通過示範區內的示範應用場景,帶動一批服務於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新型企業落地集聚。無錫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及智慧網聯汽車協同發展“雙智”試點城市。“交通産業數字化示範區+數字交通産業化集聚區”創新模式突飛猛進,省交通運輸廳與南通市政府共建的南通數字交通産業園成功揭牌。
聚焦提升科技興安水準。三年來,江蘇持續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生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源頭治理更加便捷、過程管控更加高效、執法檢查更加精準,不斷夯實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發展基礎。目前,率先推廣應用“兩客一危”主動安全智慧防控系統。率先創新運用“大數據+智慧化”手段,開發“非法營運智慧化整治系統”。
聚焦道路貨運行業數智化工程。江蘇加速推動“互聯網+車貨匹配”和網絡貨運發展,實現物流需求與供給高效匹配和精準對接,提升了車貨匹配效率和運輸效能,促進我國公路物流行業高品質發展。
綜合治理探索 交通現代化發展底色更鮮明
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圍繞打造平安交通工程,三年來,江蘇健全完善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安全生産責任體系,構建交通安全綜合治理與防控體系和交通運輸系統的安全標準與技術體系,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産事故,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安全責任體系、法規制度體系、風險防控體系基本建立。”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説,深入推進“一年小灶”和“三年大灶”,將涉及安全生産法律法規明確的相關權利事項全部納入交通運輸安全生産領域權力事項清單。率先形成省市縣三級上下貫通的交通運輸安全監管權責體系。制定相關信用管理制度,初步構建了交通運輸安全生産信用制度體系。
圍繞推動綜合交通改革創新,三年來,江蘇在管理體制機制、投融資體制、法治工作體制機制、監管體制機制、現代服務體系等5個領域改革任務取得突破,為加快構建全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圍繞危險貨物運輸跨區域全鏈條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江蘇以常州、鹽城、蘇州和泰興等地區為試點,加快建成覆蓋危險貨物托運、承運、查驗、運輸、停車、裝卸等環節的監管體系,打造全覆蓋、全鏈條、全週期的體系化監管模式,進一步提高企業安全管理和危險貨物運輸環節安全水準。
持續推動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探索,實現綜合執法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優化、智慧執法助推執法效能提升明顯、都市圈協同聯動執法取得實效。
持續推進 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走深走實
“作為第一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省份,經過三年努力,江蘇14項任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形成了系列經驗。”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堅持系統觀念,強化頂層設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將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為高品質發展“最迫切”任務加以推進。
——完善工作機制,健全工作載體。構建由省廳試點牽頭部門、參與單位、實施單位共同組成的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機制。同時,強化動態監測與研討交流,不定期召開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推進會,不斷豐富試點工作內涵。
——強化規劃協同,推動多規融合。將規劃編制工作佈置到所有縣(市、區),促進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在市、縣層面的落地落細。主動加強與自然資源部門等對接,把看得準的交通基礎設施空間、線位落實到位。
——加強統籌協調,補短板鍛長板。始終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佈局與城鎮化發展、交通運輸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立體互聯、有機融合,實現整體性推進、一體化發展。
——堅持創新驅動,加強示範引領。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數字化為關鍵要素,不斷賦能全省交通運輸發展。加強政策標準和建設指南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全國領先的標準規範、技術指南。
——加大政策支持,強化要素保障。各級各部門充分調動相關領域資源,強化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形成了綜合交通運輸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發展格局,有力保障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順利推進。
下階段,江蘇交通將大力推進交通強省建設,著力打造交通運輸現代化示範區。持續推進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走深走實,系統總結提煉試點工作成效經驗,儘早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江蘇經驗和江蘇智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