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攜手新疆鞏留縣開啟對口支援新局面 張家港精神照亮萬里援疆路
張家港援建的鞏留縣沙洲實驗學校
對於第十批張家港援疆工作組來説,即將過去的2022年,留下了太多難忘的瞬間。
張家港援疆幹部吳耀剛趁著假期,帶著禮物來到新疆鞏留縣巴哈拜村,看望自己結對認親的“弟弟”努拉提·阿西木;張家港援疆醫生盛宇峰、沈鋒手握手術刀,在鞏留縣人民醫院成功實施一例臨時起搏器植入下全麻經皮腎鏡右腎結石鈥鐳射碎石術,填補了縣域內這項技術的空白;張家港演員李超在鞏留的舞臺上演繹《蝶戀天山》音樂劇……一幕幕動人的場景繪就出張家港對口援疆的瑰麗畫卷。
其實,這樣的感動伴隨第十批張家港援疆工作組已近3年。2019年12月,第十批張家港援疆幹部人才滿載百萬港城人民的深情厚誼踏上新疆鞏留縣這片土地,開啟新一輪對口支援工作。三年來,張家港援疆工作組傾智傾力、揮灑汗水,用實際行動幫助鞏留抓機遇、謀發展、補短板,讓一個個“造血”項目落地紮根,一座座文化載體孕育生發,一項項民生實事溫暖心田,不斷提升著鞏留的發展成色。張家港工作組先後被新疆自治區黨委、江蘇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脫貧攻堅暨對口幫扶支援合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産業支撐,轟鳴發展引擎
打開“鞏留全域通”小程式,羅列著印象鞏留、非遺文化、旅遊指南、政務諮詢等板塊的介面映入眼簾,點擊進入便能完成VR雲賞花、導航導覽、在線預訂、線路規劃,有效滿足遊客的各類需求。該小程式由張家港援疆工作組與同程網合作開發,通過在網站開設鞏留文旅旗艦館、推廣鞏留深度自駕遊,帶動鞏留的知名度、美譽度逐步提升,加快當地旅遊産業發展。
助力旅遊業發展是張家港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張家港援疆工作組深知,産業援疆是對口援疆的重點和關鍵,既要“快馬加鞭”,加快優質項目落地生根,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動能,更得“沉下心來”,結合實際發展地方特色産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鞏留縣位於北緯43°,不僅盛産樹上幹杏、野核桃、蘋果、糯玉米、蜂蜜、牛羊肉等特色農産品,還擁有國家4A級景區庫爾德寧、國家森林公園恰西風景區等豐富的旅遊資源,而受制于宣傳力度、品牌化運作不足,一直面臨著豐富的風物旅遊資源深藏大山無人知的難題。
在充分考察調研後,張家港援疆工作組創新打造“北緯43°”援疆品牌,在張家港市核心區域,創建了集策劃、行銷、推廣為一體的展示中心“北緯43°旗艦店”,對鞏留農副産品從源頭集採,實行統一設計、包裝、推廣,通過統一品牌模式經營,讓當地特色農副産品“走出去”。三年來,旗艦店連同工作組另外新開拓的3家線下銷售門店,累計實現消費幫扶銷售1.5億元,帶動鞏留1萬餘名農牧民增收致富。
與之同步,張家港援疆工作組在鞏留建設“北緯43°”眾創空間,按照國家級眾創空間和孵化基地標準,疊加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伊犁鞏留禮物展示中心、張家港伴手禮展銷中心等功能,建成縣、鎮、村三級物流體系,解決了農産品上行和網購“最後一公里”的兩大難題,也為回鄉創業的大學生提供了創新載體。
改善民生,共享發展成果
前兩天,新疆鞏留縣殘聯的工作人員來到新疆鞏留塔斯托別村村民買麗坎木家中,送去援疆關愛基金。買麗坎木的兒子是一名一級殘疾人,其康復治療費用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關愛基金的發放有效緩解了他們生活上的實際困難。
2017年,張家港(鞏留)援疆公益關愛基金成立,從愛心助學、愛心助殘、醫療救助、老年關愛等方面救助12類特殊困難群體。2020年,張家港援疆工作組又將基層幹部、“訪惠聚”幹部納入基金救助範圍。三年來,累計發放關愛資金799.6萬元。
對口援疆最終是為了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張家港援疆工作組實施“張鞏”結對幫扶一把手工程,實現兩地鄉鎮、社區結對全覆蓋,推動張家港市10個國企、21個行政村、38個學校分別與鞏留縣自治區重點村、社區、學校結對共建。截至目前,兩地結對單位開展交流對接近百次,累計捐贈幫扶資金和物資近4500萬元。
傾注愛心,予以鞏留居民資金支持的基礎上,張家港援疆工作組聚焦當地居民所急所需所盼,以支持本地人才培養為路徑,不斷優化完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切實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提高醫療水準。張家港啟動“組團式”醫療援疆新模式,選派醫療專家集中在鞏留人民醫院工作,同時建立“吳耀剛院長”專家工作室,與當地衛健部門共同建設了“血栓防控醫聯體”“醫學影像會診平臺”“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提高當地醫院和學校教學科研水準。
增強教育能力。張家港援疆工作組推動“人才頂崗”向“人才幫帶”轉變,持續實施“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並實施“張家港—鞏留教育大聯盟”組團式幫扶實施方案,建設“王進法校長”專家工作室,使教育援疆取得顯著成效。
優化養老服務。張家港援疆工作組引進張家港柔性人才開展“養老服務牽手計劃”,與鞏留縣民政系統幹部、社會組織一同進行實地調研,將服務對象認定、項目、體系形成規範化流程。目前全縣已有200多名老人接受居家養老服務。
持續的支援交流讓張家港與鞏留結下了深厚情誼,也使兩地人民關係愈發緊密。21名援疆幹部人才與塔斯托別鄉巴哈拜村21戶少數民族家庭結為親戚,搭建起“一家人、兩地親、萬千情”的民族團結交融共進之橋。
文化浸潤,凝聚發展共識
對口援疆,不只是給新疆地區提供資金、項目的支持,也要豐富百姓的精神世界,改變他們的觀念,更重要的是將兩地人民的心緊密聯繫在一起,凝聚發展共識,攜手共謀高品質發展,實現合作共贏。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人們深刻的情感記憶,是維繫各民族團結和諧的強大精神紐帶。張家港堅持文化潤疆,促進文化的交流交融,助力創造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激發文化自信的深厚力量。
在鞏留的蝶湖公園內,一座石榴造型的書屋成了網紅“打卡”地,每天到書屋看書、借書的人絡繹不絕。“這裡圖書種類很多,而且24小時不打烊,我空閒的時候都會過來借一本小説回去看。”鞏留居民阿依努爾·賽杜拉木笑著説。2020年,張家港援疆工作組在鞏留援建全國首創、示範新疆的24小時閱讀空間“石榴籽書屋”。
以此為樣板,張家港援疆工作組陸續推動鞏留全縣建成102座石榴籽書屋,實現了村社區的全覆蓋,成為鞏留著名的文化新地標,充分滿足當地百姓的閱讀需求。2022年,鞏留縣石榴籽書屋典型案例入圍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典型案例名單。
公共文化設施的建成,如同一個個“樹苗”紮根鞏留城鄉大地,讓當地文化生活充滿生機,但張家港援疆工作組認為這還不夠,必須用優質文化內容予以“澆灌”,才能長成精神文明建設的“參天大樹”。張家港援疆工作組圍繞當地人文風俗,推出精品文藝作品,開展特色文化活動,培育起充滿活力的文化供給體系,努力創造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
2022年7月,由張家港和鞏留共同打造的原創音樂劇《蝶戀天山》在鞏留縣首演。隨著跌宕起伏的劇情、場景及音樂不斷變化,知識青年與鞏留美麗熱情的姑娘相識、相知、相戀的故事在庫爾德寧秀美的四季風景中徐徐上演。
從長江畔到天山下,十餘年的對口協作,高速發展的産業、文化、公共配套成為“張家港援疆”在鞏留鐫刻的足跡,也成為鞏留人心中永遠銘記的情誼。攜手向前,張家港援疆幹部人才將堅守使命擔當,與鞏留人民一道爭分奪秒、苦幹實幹,在這片土地上孕育出新的希望。(新華日報 作者 宗志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