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期,江蘇省友協與國際在線聯合打造《我在江蘇這十年》系列報道。報道以在蘇外國友人的角度和視野,講述江蘇十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現更加真實、立體、全面的江蘇。本期專訪的主人公是李秀珍,她以外教視角,描述十年來徐州的發展變化。
人物介紹:李秀珍來自韓國,2003年來到中國求學,2009年碩士畢業于華東師範大學,2013年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此後她選擇在徐州醫科大學工作,積極推動國際交流項目,以發表論文、學術報告,出版專著和講課等形式,在國際教育、經濟社會領域成為中韓交流的重要橋梁。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高一芳):2003年,李秀珍來到中國求學,對於彼時的她來説,中國是一個相對陌生且未知的國度,她不知道日後會與這個國家産生如此深刻的聯繫。
在蘇國際友人李秀珍 供圖 徐州市外辦
2023年,是李秀珍在徐州的第十年。
“一城青山半城湖”,在李秀珍心中,雲龍湖的夜景可媲美西湖。徐州的慢節奏生活和宜居的城市環境成為了她留在徐州的原因。
十年前的徐州,大片的城郊地很難與“繁華”二字産生聯繫,李秀珍説她初到徐州時,高架很少,地鐵尚未修建,交通不便導致通勤時間久。如今,“地鐵已經融入了徐州人的生活,也成為了徐州市民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徐州的交通優勢中盡顯發展優勢,不負“五省通衢”的美譽。
交通的便捷,也催生了高效率的物流和外送服務,李秀珍打趣道:“我現在已經熟練使用各類外送軟體了,速度快、品種齊全,上網購物非常便利。”
十年,城市發展步履不停,也編織了李秀珍獨一無二的記憶。
“兩漢文化看徐州”,李秀珍説,“在韓國的時候,我曾經讀過《三國演義》,對其中徐州的故事情節很熟悉。作為一名韓國人,我非常崇拜小説中的人物,萌生了解中國歷史的興趣。徐州歷史文化豐富,其中兩漢文化尤為獨特,我也在努力學習。”
在徐州十年,李秀珍作了大量關於中韓兩國教育的研究,中國的高等教育起步較晚,但進步明顯,“我剛來中國的時候,中國高等教育的入學率偏低,但現在有了大幅提高。” 李秀珍説。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李秀珍希望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改革,不單是讓學生的知識水準提高,更多是能夠“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實現彈性教育。這樣,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堅持自己喜歡的領域,進一步思考,實現創新。
李秀珍擅長營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我和學生們的交流互動是比較頻繁的,大家也喜歡跟我一起探討學習內容。”
為開拓大學生國際視野,李秀珍從2014年以來,在徐州醫科大學主動承擔《韓國文化與語言》《韓國語》兩門課程,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十年,徐州醫科大學國際教育事業蓬勃向上,李秀珍並肩而行。
在李秀珍的推動下,徐州醫科大學2014年與韓國延世大學第一次簽約合作備忘錄,此後,徐州醫科大學先後和韓國首爾大學、圓光大學等7所高校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促成了臨床醫學生實習交流、交換生交流、教授訪問等項目;她還先後組織高校訪問團赴韓國6所綜合類和醫學類高校訪問交流,邀請韓國4所高校的校長及院繫領導、學科帶頭人訪問徐州醫科大學。
“參加此類活動,學生能夠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接觸到不同專業的學生,在與他們的討論過程中打開國際視野。” 李秀珍説。
在努力推動中韓高等教育領域的交流之外,她還積極促進江蘇省內基礎教育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2018年她組織徐州市泉山區訪問團,赴韓國參觀了韓國幼兒園與小學;2019年8月,她又邀請韓國國立小學校長來華,與徐州市少華街小學簽約締結友誼學校,幫助國際教育界加深對江蘇的了解……
“我希望未來徐州的國際化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引進更多國外教育人才,為城市教育發展注入新活力。”李秀珍懇切説道。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