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數”“實”融合 還需闖過三道關
2023-01-18 10:49:01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楊心怡責編:蔣碩

  原標題:代表委員專家學者共議如何“加快智慧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數”“實”融合,還需闖過三道關

  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時提出,搶佔數字經濟這一關鍵賽道,努力建設製造強省、品質強省、“數實融合第一省”。

  實體經濟是江蘇的“看家本領”,數字經濟是江蘇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競跑“數”“實”融合新賽道,江蘇有底氣有潛力。目標已定,有著實體家底和數字基因的江蘇,該如何加速闖關奪隘?

  闖“轉型關”,分類化解企業“智改”難題

  江蘇省兩化融合發展水準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在這場創新接力賽上,智慧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成為“最新一棒”。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風起雲湧,對於江蘇企業而言,擁抱數字化,已經從“附加題”變為“必答題”。

  2023年省兩會期間,民盟江蘇省委提交的一份集體提案中就提到,中小企業“智改數轉”面臨數字化服務商選擇受限、國産工業數字化應用不足、企業數字化規劃能力不足、企業數字化轉型主動性不足這“四大難題”。

  江蘇省政協委員、無錫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亞光建議,鼓勵中小企業長期分步探索數字化轉型,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逐級分層産業政策,依照中小企業行業劃分與成熟度評價,重點對高端産業鏈條中的中小企業適當放寬政策支持條件,降低投入門檻、延長扶持年度、支持點位升級、偏重應用成效,鼓勵企業應用平臺打造轉型示範。

  化解企業“智改”難題,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同樣關鍵。江蘇省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江蘇石油分公司黨委書記張有根説,公司開創了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疫情期間實現無接觸加油模式,作為國家試點單位,正積極參與“工業互聯網+”、安全隱患數智化管理項目,“下一步,江蘇石油將積極打造集‘線下+線上’‘有形+無形’‘車生活+家生活’于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商。”

  江蘇省政協委員,中江國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勤波坦言,數字化創新成果的轉化和實踐應用,涉及企業管理理念、項目管理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轉變,且短期內體現效益不易。轉型必須以需求為導向,強化“內在驅動”,“中江國際集團將搭建支撐服務工程‘建、管、運’的大數據平臺,融合智慧與低碳管控應用的新生態建築數字系統,通過‘工程産品+服務’推動建造服務化轉型,構建互利共贏融合發展的産業鏈生態圈。”

  與一些兄弟省份相比,江蘇省在培育壯大數字經濟頭部企業方面還存在差距,頭部品牌影響力不足。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大學校長顏曉紅認為,建設“數實融合第一省”,要進一步拓展民營企業現代化增長空間,培育更多“數字龍頭”。一方面要以“産業數字化”為導向,對民營企業較為集中的優勢傳統製造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實現企業敏捷生産、精益製造、高端加工等,引領全省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立足“數字産業化”,充分運用省內信息通信、軟體、人工智能等産業和技術基礎優勢,將數據資源化、産業化,培育一批有代表性和體現行業特徵的民營數字龍頭企業,構建全國數字化高地。

  闖“人才關”,提升複合型人才的支撐力

  如今各地各部門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呈現爆髮式增長,江蘇省數字經濟人才匱乏已成為發展的制約瓶頸。

  南京郵電大學數字經濟研究所所長姚國章研究發現主要存在三大“卡點”:江蘇省內現有數字經濟人才儲備相對不足,品質也難以滿足社會快速發展需要;數字經濟人才需求呈現與日俱增的態勢,而相應的人才培養模式有待優化;高等院校現有學科設置與社會需要有所脫節,很難適應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

  “在‘數’‘實’融合領域,江蘇省應進一步推進跨界複合型人才隊伍建設,構建專業技術強、學科交叉和有轉型經驗的結構化的‘專兼’結合人才隊伍,培育更多既懂實體又懂數字的人才。”省政協委員、常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劃師孫秀峰建議,加大力度引進一定數量的智慧製造産業高端研發人員,政校企行合作分類培養一批智慧裝備操作、智慧檢測管控等方面的現代産業技術工人和複合型技術人才。

  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王冀寧同樣認為,要充分利用江蘇科教人才比較充裕的優勢,加大“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雲平臺等先進技術手段在學科教育中的應用,通過加強中高職教育,為江蘇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交叉融合,培養一大批工程師以及適配“專精特新”企業的新一代能工巧匠。

  在姚國章看來,應堅持人才“引”“培”結合,全面提升在“數”“實”融合中數字人才的支撐力——

  “精準引”,實施數字經濟專項引才計劃,支持企業與高校開展定制化、個性化、應用型數字經濟人才引進,鼓勵進行跨學科、跨專業的數字經濟人才聯合培養。

  “精心育”,逐步完善數字技術的人才培訓力量。比如,引導市場力量參與,以新興數字經濟企業為重點,聯合高校、知名企業或培訓機構開設數字經濟培訓班;在職稱評定、崗位設置以及專業津貼等方面突破體制機制限制,增設“數字經濟”中高級職稱,開設“首席數據官”等崗位,並提供相應政策支持。

  “用心留”,健全人才落戶、子女教育、醫療保障、購房租房補貼等方面優惠政策,完善人才保障機制, 既提供崗位津貼、表彰獎勵等政策激勵,又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和自我發展機會,提升人才吸引力和支持精準度。

  闖“應用關”,更深層次更多場景融合應用

  從全國範圍看,公共數據開放尚未形成規模化部署和集成化應用,可複製能力尚存不足。江蘇省數據要素流通體系建設仍處於起步階段,在“數”“實”融合之路上,還需推進更深層次更多場景的融合應用。

  “當前數字經濟開始從消費端向生産端延伸,對眾多製造企業來説,面臨的不是一次性的‘數字改造’,而是‘系統工程’。”省人大代表、雪浪工業軟體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峰在服務製造業數字化的過程中感受到,很多企業僅進行了技術層面的改造、革新,沒有利用數字化對生産方式和組織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尚處於“轉型淺層”,很多行業融合應用整體推進還很慢。

  在王峰看來,企業、行業應意識到,用好“數據”要素,或將爆發新的産業,傳統産業則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2023年王峰將帶領團隊成立“雪浪工業軟體研究院”,瞄準江蘇省十大先進製造産業集群,打造更具針對性的“産業工業平臺”;還將與省人社廳合作,啟動“卓越工程師計劃”,培養一批服務數字化轉型的軟體工程師。

  傳統産業轉型,依舊是融合的主要場景。江蘇省人大代表、江蘇恒立液壓科技有限公司液壓閥事業部經理潘紅波説,這幾年,在成本上漲的壓力下,恒立依然大手筆推進智慧化工廠建設,累計投入超15億元。“2023年,我們將加大在技術創新、智慧製造方面的投入,開發基於機器視覺的零部件特徵識別等可追溯智慧化裝配系統,實現品質追蹤、在線檢測與品質管理,努力降低次品率。”

  增量的空間,則在於第三代半導體、元宇宙等未來數字新産業。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紛紛建議,江蘇省應圍繞産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著力優化要素配置、提升主體能力、強化政策協調,大力推動5G、人工智能、物聯網、新型顯示等優勢數字産業融合集群發展,不斷提升數字産業競爭力和集群能級。

  “可以利用長三角區域信息化發展基礎好、産業和科教研發資源豐富的優勢,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協同發展、落地應用。”江蘇省政協常委、副秘書長,致公黨江蘇省委專職副主委米其智建議,出臺長三角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試點建設指導意見,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打造元宇宙、區塊鏈等多樣化示範試點。(新華日報 記者 王拓 付奇 王夢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