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的泰州興化大地,萬物復蘇、生機勃發: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和世界灌溉工程“雙遺産”垛田,油菜一片翠綠,待到春暖花開,這裡將展現“河有萬灣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的奇觀;東北部鄉鎮水産養殖區正著手繁育蟹苗,當秋天稻黃蟹肥時,全國每8隻大閘蟹就有1隻來自這裡;興化開發區數百家食品企業開足馬力,戴窯鎮全國最大糧食交易市場一片繁忙……從田頭到車間,從市場到園區,到處展現産業興旺的喜人景象。
“鄉村振興的重點在産業興旺,産業興旺的抓手是三産融合。”興化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邵國昱説,興化是農業大市、糧食大市、水産大市、生態大市,擁有“四個一”的資源稟賦:垛田花海全球唯一,水稻單産全國第一,河蟹産量全國第一,健康食品全省第一。把資源優勢、生産優勢變為産業優勢、富民成果,興化選擇最應優先發展、至關重要的融合之路,通過一二三産業的橫向融合和縱向延伸,構建完整的産業鏈,以工帶農、以商促農,先後被評為全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單位、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市。
突出資源稟賦,做強高效現代農業
作為魚米之鄉,興化農業基數大、門類多、産品豐富,形成“稻米、河蟹、特色果蔬、淡水魚、小龍蝦”五大産業鏈,圍繞“四區四帶”總體佈局,建設高標準農田135萬畝,依託125萬畝糧食種植基地、80萬畝水産養殖基地,年産優質糧食28億斤、特色果蔬100萬噸、淡水産品30萬噸。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百畝攻關方中,最高畝産1051公斤,創稻麥兩熟條件下水稻全國單産紀錄,連續12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市。全市年産優質河蟹近7萬噸,為“中國河蟹養殖第一縣(市)”。
將顯著優勢發揮好,興化用工業思維來發展現代農業,發揮規模大、供給足的優勢,鼓勵、支持龍頭企業將加工車間前移,通過“公司+基地”“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建設規模種養基地。
農産品掘金現代市場,不能僅靠規模産量,靠的是品質品牌,對此具有得天獨厚生態資源、歷史文化的興化,把重點放在品牌建設上,堅持發展“獨一份”“特中特”“好中特”的特色産業。市級成立農産品品牌運營中心,擁有綠色食品83個、有機農産品5個和國家級地理標誌農産品9個,興化大米入選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興化大閘蟹獲批“江蘇省特色農産品優勢區”,興化香蔥獲批“國家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入選受歐盟保護的首批100個地理標誌産品。
突出融合發展,做強農産品加工業
農業獲得“增值收益”、確立“比較優勢”,出路在於“接二連三”。對此,興化一方面利用農副産品産量大、交易旺的優勢,建起物流大市場,一方面扶優、扶大、扶強農業龍頭企業,以農産品精深加工帶動特色健康食品産業價值鏈提升。
依託大米、河蟹種養面積大的優勢,興化在安豐鎮和戴窯鎮分別建成全國河蟹交易市場和全國最大的糧食交易市場。其中安豐河蟹交易市場被稱為“中國河蟹市場的華爾街”,每天發佈的水産品交易價格指數是全國河蟹市場的“晴雨錶”;戴窯糧食交易市場不僅加工銷售本地大米,還把全國各地的稻穀運來加工銷售,買全國、賣全國。“以南粳9108為主打品種,以興化大米為主打品牌,組建農業産業化聯合體,實現産加銷一體化,與合作社、種糧大戶成立農業産業化聯合體,帶動6000多種糧戶畝增收超120元,2022年躋身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實現了雙贏。”興化市和平米業總經理滕榮生説。
把農副産品精深加工作為主攻方向,興化實現食品加工業産業集群化發展。興化開發區健康食品産業園入駐企業300多家,擁有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3家、省級24家,圍繞脫水蔬菜加工、米麵製品、調味品産業、食用油産業、火鍋料食品産業、乳製品産業、水産品加工等優勢食品産業,投資總額超過200億元,産業規模達300億元,打造了國際調味品産業集聚區。眼下,園區正加快推動傳統米麵製品、食用油、肉製品加工産業向速食食品、休閒食品、保健食品等健康食品産業轉型,力爭到2025年農業龍頭企業超160家,銷售交易額超600億元。
突出生態優勢,做強休閒旅遊農業
興化位於裏下河腹部,是江蘇省“1+3”重點功能區戰略中江淮生態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魚米之鄉”的生態風光和勤勞智慧的興化人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産,創造了獨特的水鄉農耕文化。“興化垛田”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和世界灌溉工程遺産,是江蘇唯一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和僅有的2家世界灌溉工程遺産之一。
發展農業旅遊,興化最大的優勢是“世界雙遺産”。立足湖蕩棋佈、垛水相依、物産豐饒的生態優勢,興化打造“春看菜花、夏觀荷花、秋賞菊花、冬品蘆花”四季美景,培育了千垛菜花、水上森林、萬畝荷塘、徐馬荒濕地等休閒農業,連續13年舉辦千垛菜花旅遊節,“全球最美油菜花海”亮相紐約時報廣場。按照“乾淨是要求、寧靜是需求、意境是追求”三“jing”要求,建成14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
興化休閒旅遊農業把生態農業嵌入康養元素、健康因子,融入農耕文化,發展休閒觀光、親子研學、藝術美育等旅遊業,年綜合經營收入近25億元。立足江淮生態大走廊、面向長三角城市群,興化的目標是打造裏下河地區葦蕩相連、槳聲燈影的水鄉風情帶,成為“全省大公園”和“長三角康養福地”。 (新華日報 作者 孫歆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