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熔景行:朱炳仁熔銅藝術展”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運河非遺”系列特展68件(組)于3月1日登陸中國大運河博物館11、12號展廳。
此次展覽邀請中國大運河申遺先鋒“運河三老”之一、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熔銅藝術創始人朱炳仁共同打造“運河非遺”系列特展“大熔景行:朱炳仁熔銅藝術展”。朱炳仁先生以傳統的非遺技藝融合創新元素創造了神奇的熔銅藝術,給予了銅液能夠無拘無束、自由流動的空間,賦予了銅“天性”的解放,開啟了“熔現實主義”新流派。此次特展將向公眾展現中國大運河沿線非遺技藝傳承與創新並蓄的獨特魅力,講述如何在當代非遺大師的創新下千變萬化,造就為一種新的熔銅藝術。
展覽海報
銅,作為人類最早發現並使用的金屬之一,歷經數千年的鍛造熔鑄,以青銅器等為代表已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
“銅,赤金也。”自青銅時代起,銅便作為國之重器的載體,見證了人類文明的一次次飛躍。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藝術、宗教信仰、審美情趣,都蘊含著銅強烈的文化內涵。熔銅,生於火,歸於水,與水同源;在1083度高溫下,熾熱的銅液自由流淌,1秒凝固,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展廳以極簡環境空間設計搭配超大型熔銅裝置,形成極具震撼的視覺效果,重點突出熔銅藝術的自身之美,給觀眾美與震撼的第一印象。
展廳效果圖
展廳此部分以熔銅山水《千里江山》開篇,重點打造了“清蓮合和”空間,由銅所幻化的荷葉在燈光下波光粼粼,呈現出銅所蘊含的“生命之美”。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一座大運河申遺的精神之橋和運河文化傳承之橋已然橫跨兩岸。非遺銅藝的“生命”和大運河一樣,生生不息,直到今天依然在傳承創新中煥發出新活力與新生機。展廳此部分由大型熔銅裝置和青花空間組成,重點打造熔銅庚彩藝術的沉浸式體驗空間(《青花系列》空間),讓觀眾能夠與藝術品零距離接觸,滿足當下年輕人看展“打卡”的需求。
展廳效果圖
在展廳的空間設計中,策展團隊經過不斷調整,尋求“取與舍”的平衡,採用極簡、現代的設計風格,注重燈光使用,重點突出熔銅藝術作品本身的美感,讓觀眾在沉浸式的空間中感受藝術的純粹。同時,在博物館的公共空間中,也陳列了朱炳仁大師有代表性的銅藝作品,將展覽從展廳延伸到整個場館中,擴大展覽傳播力。
“但願銅就是我,我就是銅。”朱炳仁先生曾在詩中這樣寫道。“大熔景行”不僅展現了屬於熔銅藝術的“隨機美學”,更展現出熔銅藝術背後所代表的中國非遺的傳承與創新。陽春伊始,銅與運河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交匯相“熔”,共同開啟這場屬於非遺藝術的三月“限定”。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3月31日。(文/圖 高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