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銀杏裏文化街區。 新華日報 記者 范俊彥 攝
南京建鄴區“喵喵街”。 新華日報 記者 宋寧 攝
江蘇不少城市建設進入存量更新“下半場”,老街老巷提升改造,成為這兩年城市更新的重要入手點。從改造基礎設施轉向品質特色提升,提檔軟硬體,引入新業態,除去歲月“銹跡”後的老街老巷能變身“秀”街嗎?怎樣評判更新成敗?如何實現更新的良性累進?新華日報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從基礎設施維修改造到構建公共空間
2023年南京繼續推進“美麗街道”建設計劃,將完成13條道路整治項目。其中既針對部分街道老化病害問題進行整治,也打算挖掘一批基礎好、區位優、有一定歷史底蘊的街道,打造美麗街巷和網紅打卡點。新華日報記者探訪發現,有的街區潛力逐步彰顯。
4月6日傍晚6時許,南京市建鄴區的西城·夜未央體育街區熱鬧起來。其長約500米,夾在建鄴高新區新城科技園片區的高樓和高架樞紐間,本是高架下一片綠化帶和荒地,2022年下半年開始更新,將成為南京第一座24小時體育街區。
新華日報記者在這個上月剛開放的街區探訪,一路看到籠式足球場、籠式羽毛球場、滑板碗池、射箭場、籃球館等專業體育場館,一個個彩色集裝箱搭建的餐飲商鋪正在建設。下午的降雨讓場地有些濕滑,但擋不住人們的運動熱情。兩座籠式足球場燈火通明,和同事來踢球的上海觀永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負責人袁浩洋告訴新華日報記者:“足球場租賃火爆,工作日每晚7點到9點檔很難預約,我們只好約5點到7點檔的。”
“我的辦公室正對著這片街區,我親眼看著荒地得到開發利用,這幾處球場一點點建設起來。”南京派光高速載運智慧感知研究院副總經理吳海君説,這裡的籠式足球場設施新、品質好,踢球時感覺很盡興,美中不足的是場租有些貴。他建議,球場運營方可通過舉辦社會賽事等方式引流,讓場租更親民。
西城·夜未央體育街區是體現南京近年來道路街巷整治思路轉變的新案例。“十三五”以來,該市已整治260多條背街小巷。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建設二處處長董文量介紹,如今街巷更新從基礎設施維修改造轉變為藝術裝置、景觀設施的設置,還注重推進城市功能優化完善,從合理配置路燈、果皮箱、坐凳等公共配套轉變為適老適幼、智慧智慧、運動休閒、文化沙龍、閱讀交流、親子互動等服務功能的植入,力圖形成貼近居民生活、體現城市溫度的公共空間。
多元探索更注重品質和特色提升
已更新街道運行一段時間以來情況如何?4月8日是星期六,下午1時許,南京銀杏裏文化藝術街區停車場已是“一位難求”。這裡緊鄰金陵圖書館、江蘇大劇院,與奧體中心隔街相望,2021年4月開街以來,逐漸成為集休閒、娛樂、餐飲、閱讀等功能為一體的市民好去處。
街區銀杏大道秋天景色優美,春季人氣也頗旺。新華日報記者探訪時正逢“快樂星球集市”在此舉辦,白色帳篷內各種攤位與後備箱集市交叉設置,吸引了不少市民。來此“打卡”的張先生一家三口到圖書館看書,再到街區走一走,吃飯逛街頗為愜意。
銀杏大道兩旁餐飲商家各具特色,內外佈置巧思滿滿,吸引不少年輕人來此樂享閒暇時光。4月10日週一中午新華日報記者再來這裡時,發現儘管遊客不多、集市休市,這些餐飲店上座率依舊不錯。一家主打書店主題的餐廳工作人員介紹,工作日主要客流是周圍上班族,“最近天氣好,晚上集市營業後,休閒、就餐的人更匯聚在一起。”
董文量介紹,以往街巷整治主要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採用工程性措施解決道路病害、管線破損、綠化品質不高等問題。近年來,南京市街道整治逐漸轉入注重品質、特色提升新階段,在積極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精細化建設管理基礎上,進一步轉變思路,研究推進主題特色化改造和微整治措施,打造了喵喵街、銀杏裏、火瓦巷、琵琶街等一批主題特色街巷。
這一街巷更新趨勢,也引起南京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汪毅的關注。他發現,近幾年國內外諸多城市又開始重視街道的作用,上海、南京等市相繼出臺《街道設計導則》,並在街道更新理念引領、標準制定、改造實踐等方面積極開展一系列探索,“更新不僅關注易達性、匯集人流活動能力的提升,也更關注街道的公共性、宜居性、安全性、舒適性,以及激發居民參與並承擔社會職責的潛力。”
讓居民成為更新參與者和享有者
汪毅提到的“鼓勵居民參與”,在南京南湖街區改造中得到體現。4月9日下午,新華日報記者在南湖東路看到,春日暖陽裏老人們三五成群聚在街頭巷尾打牌聊天,街邊水果店、飲品店、零食舖子客流如水。4月11日中午,這條路上幾家有些名氣的餐飲小店內也擠滿了食客。無論是週末還是工作日,這裡人氣都很旺。
“我在南湖出生,南湖出新改造後,還真有我小時候那個味兒。”“80後”市民張先生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大到13路車終點場站,小到一個餅乾盒子,這裡很多細節都能勾起回憶,重新裝修的街邊小店門頭也各有看頭。他指指“胖子砂鍋”附近一家頗有年代感的理髮店笑言,“在這裡理髮,還像我小時那種坐著洗頭。”新華日報記者採訪時深切感受到居民對更新的普遍認可,而這種認可,來自“原味”,也來自“傾聽”。
南湖記憶項目策劃設計單位、南京門派文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洪迎成説,設計者往往努力讓老街巷呈現新樣貌,但居民普遍希望在改造中保留其原先生活習慣,這就需要既滿足居民需求、改造手法又比較現代。通過走訪,他們把街區主題定為“煙火氣”,把南湖居民故事融入改造,於是就有了街區生活博物館等一系列空間載體,也有了南湖咖啡館門外爺爺奶奶們聚在一起打牌聊天的真實場景。“生活在這裡的居民自發成為項目宣傳者,改造中遇到的矛盾隱患隨之得到協調化解。”
董文量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南湖記憶街區主打再現上世紀80年代記憶,每個店招的顏色、字體、材質等都與之相吻合,方案形成後還向居民通報並徵求意見。“這些街區的更新和活力再現,一個重要經驗就是強調街道的人民性,讓街道不僅成為人們散步的空間,更是交流的場所,大家想到一個城市就會記住它,不止懷念、還想再去逛逛。”汪毅説。
建立長線機制讓“網紅”長紅
舊街巷更新後常有“爆紅”期,怎樣才能讓人常來常往?在洪迎成看來,街巷改造後短期內成為“網紅”,説明前期規劃和策劃方向是正確的,但運營中還需建立長線機制,“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商鋪房租有沒有持續增長,街巷有造血能力才會有活力;其次看商戶流動率,如果有50%以上老商戶願意長久經營,對運營者來講,吸引客流的保底量就有了;第三還要看能不能吸引年輕品牌進入。”
蘇州市姑蘇區中張家巷就做到了街道更新的良性累進。4月11日下午,新華日報記者在這裡的河岸邊,遇到3位身穿漢服、旗袍的“00後”外地女孩。平江歷史街區是她們蘇州遊第一站,從遊人如織的平江路拐進安靜的中張家巷,三人直言“被驚艷到”。雲南姑娘陳鈺如感嘆:蘇州怎麼連一條小巷子都這麼有看頭!
中張家巷原本是一條窄小破舊的支巷,但改造潛力大——350米長的巷子裏有蘇州戲曲博物館、蘇州評彈博物館,以及多個文物普查中新發現的老宅,不少傳統民居仍有住戶。隨著中張家巷河復挖工程啟動,多部門協力整體更新,“人家盡枕河”景觀得以復原,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
“這條巷弄如今這般熱鬧,既在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姑蘇區住建委建管中心副主任陸潼介紹,最初復挖中張家巷河,一是考慮恢復蘇州古城水系風貌,二是聯通護城河、平江河,讓古城水更好流動以改善水質。2019年河道成功恢復後,這一帶遊客越來越多,景觀提升工程隨即啟動,扮靚沿河道路、立面、景觀,圍繞兩側零星樓、公房院落進行整治,其間插入小景、配套休憩空間等。這兩年,沿街民居幾乎都開始出租或自營精品個性小店,吸引年輕人駐足消費,漸漸地,需要的業態也跟著進來了。
拓展更新連結提高群眾獲得感
4月10日晚6時許,新華日報記者來到更新已有一段時間的南京喵喵街。其環繞商業綜合體而建,緊鄰南京國際青年文化中心,各種貓形卡通人偶、彩色集裝箱組成的店舖,彰顯其青春底色和“網紅”氣質。行走其間,“歡迎來到喵喵街”的廣播聲不絕於耳,而路人行色匆匆,停留的並不多。
“平時街上人多不多,要看旁邊保利大劇院演出場次多不多。”街上一家快餐店店員閆科維直言道。貓咖“貓主子”負責人朱先生也表示,“節假日一天客流量一般也就二三十人,清明假期情況還可以,工作日就不能看了。”2022年7月喵喵街二期開業,他受街區運營方邀請,開設街上唯一主題貓咖,“這個地段其實適合經營貓咖,旁邊高檔小區居民消費力強,馬路對面金融城年輕人多,但街區運營方宣傳力度不夠、活動辦得太少,導致這條街不是很出名。”
置身喵喵街二期的“集裝箱群”,新華日報記者隨機走進一家火鍋店,看到店內僅3桌人用餐,隔壁日料店室內外一共就2桌顧客。烤面筋攤主王先生正接外賣單,“我的店就靠外賣支撐,平均一天十幾單。要説逛街來買烤串的,別説工作日,週六週日都沒什麼人。”在南京理工大學讀書的陳佑明和同學遊覽“南京眼”,順便來逛喵喵街,考慮街周邊餐飲價格較高、品種也不多,他們在新街口品嘗過小吃才過來。
如何看待街巷更新效果參差不齊?“有一個好的建設運營主體,對於特色街巷的策劃、建設、維護、管理、運營非常重要。”董文量認為,若想長久激發街巷活力、吸引人流、帶動消費,需要運營主體不斷進行活動策劃、對標誌性場景進行更新維護。
“在網絡經濟興起的當下,煥發街道活力面臨危機與挑戰。”汪毅認為,街道的更新要與街區乃至整個城市産生連結,不能孤立開來,要充分考慮周邊人群需求、文化內涵、場所氣質,“只有如此,才能更新塑造出‘有溫度、可漫步、會懷念’的街道。”
南京市鼓樓區金銀街國際青年藝術街區3月31日開街,明麗的墻面彩繪頗為吸引眼球。大概因為是週一,4月10日上午街上有些冷清,臨近中午集裝箱式小店開門營業的也寥寥無幾。“這裡週末和晚上還是有一些生意的,像這樣的工作日,多是周圍過往的路人。”一位準備出攤的業主擔憂人氣。在街西頭超市取團購品的居民對新華日報記者説,街巷出新之後,配套、管理也要跟上。
“街道更新成功與否,根本標準還是人民滿不滿意。有些街道更新後並沒有成為所謂‘網紅’、擁有超高人氣,但是為附近居民提供了休憩、娛樂的空間和場所,這又是另外意義上的成功。”汪毅認為,街道更新並沒有統一模式,還需從“真問題”出發,圍繞“急難愁盼”,提高更大範圍內群眾的獲得感。(記者 陳月飛 劉霞 胡安靜 金亦煒 陳雨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