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       輿情智庫            房産        
徐州雲龍建成民法典主題公園 提升群眾學法參與感
2023-05-04 15:03:1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蔣碩

  近日,徐州市雲龍區首個民法典主題公園建成開放。該主題公園位於雲和路與綠潤路交匯處,毗鄰居民區,是周邊居民休閒娛樂的聚集地。徐州市雲龍區司法局在公園原有佈局和自然景觀基礎上,添加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法治元素,使其成為群眾“家門口”的“學法樂園”。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5

民法典主題公園

  “法”“景”融合,普法“亮起來”

  走進民法典主題公園,富有雲龍特色的法治元素令人眼前一亮。公園圍繞民法典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七編,通過兼具美觀與文化特色的法治景觀,將民法典法治元素融入到居民生活中,寓法于景,打造貫穿南北、連接東西的特色普法通道,“典”亮群眾美好生活。

  “法治雲龍”主題雕塑靈活運用祥雲、龍紋、玉璧、車馬圖等漢韻特色元素,塑造了法律“剛”與文化“柔”有機結合的法治文化新地標。

  “法治時鐘”將民法典編纂歷程的關鍵節點嵌入時鐘錶盤,具象化表現出民法典的誕生過程,彰顯法治中國向前邁進的堅定步伐。

  2幅“懸崖棧道”3D立體地畫,形象展現出法律的保護作用和觸犯法律的危害,並以問答的形式講解了不同人生階段的相關依法維權知識,用最直接的視覺衝擊,讓群眾深刻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

  動靜結合,學法“活起來”

  公園聚焦“一老一小”兩大重點群體,設有“休閒學法區”和“互動學法區”,成為“全齡友好型”的法治文化公園。

  “休閒學法區”依託公園內原有的涼亭、路燈等設施,設置了法治宣傳長廊、宣傳道旗等40余塊,用通俗易懂的圖文解讀胎兒繼承權、高鐵霸座、小區內停車位的歸屬等法律知識,吸引居民駐足觀看,在休閒娛樂中潛移默化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眾多居民表示:“在公園裏乘涼歇息、休閒散步,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民法典,看漫畫學法輕鬆有趣,非常受益!”

  “互動學法區”突出針對性、趣味性、互動性,將民法典的六大基本原則、重要節日、未成年人的年齡節點等法律知識融入法治小算盤、魔方、轉盤等兒童遊樂設施,讓小朋友們既能享受拼圖的樂趣,又能練習數學運算,感受法律魅力,在法治護航下快樂、健康成長。

  陣地聚合,民心“熱起來”

  圍繞主題公園,周邊建設有憲法園、119消防公園、雲龍區法治宣傳教育中心、雲龍區社會矛盾多元化解分中心、翠屏山辦事處“楓橋經驗”實踐站、雲和社區司法行政服務站等陣地,聚合法治宣傳、法律服務、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優質法律資源,匯集“多來覓法”法律志願服務隊、“法律明白人”、社區法律顧問等多方普法力量,通過遊園學法、法治講座、法律諮詢服務、聯合調解服務等形式,為居民群眾提供“一條龍”的法律服務,引導廣大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營造濃厚法治氛圍。

  公園建成以來,區司法局聯合翠屏山司法所,抓住重要時間節點,走進民法典主題公園開展普法宣傳,通過“擺攤設點”、流動宣講、解答法治諮詢、互動問答、發放法治讀本、贈送法治紀念品等方式,為周邊居民送上“法治大餐”,讓法治宣傳更加接地氣、更貼近民心。

  該主題公園採用“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模式推進,除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漢韻法治區”“休閒學法區”“互動學法區”等,還將繼續豐富公園內的法治元素,並用好陣地平臺,經常性開展法治宣傳活動,使民法典主題公園“用”起來、“活”起來,進一步提高群眾的法治獲得感、滿意度,不斷夯實法治社會基礎。(文/圖 周夢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