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南通崇川:構建“四位一體”巡河體系 助力河道管理常態長效
2023-05-15 17:04:5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蔣碩

  “儲伯伯,今天早上釣了幾條魚啊?”近日,看著坐在河邊悠然垂釣的居民,南通市崇川區城東街道小石橋社區新橋中心河河長丁旭走上前詢問道。

  幾年前,新橋中心河曾是一條站在橋上就能聞到異味的河,河道兩側商戶及居民為了方便省事,習慣性地把生活垃圾或污水直排入河,河面經常佈滿了油花和垃圾。近年來,經過大力整治維護,如今轄區周邊的兩條河都能看到清澈見底的河水,河邊空氣中已沒有異味。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1

河坡垃圾清理

  自2017年河長制實行以來,小石橋社區成立了“社區+網格+物業+居民”的“四位一體”的工作體系,通過多渠道宣傳保護水資源,培養居民愛河護河習慣,保持河道治理常態長效。“我將定期巡河和不定期巡河相結合,每週第一個工作日上班前必巡,每次看到河坡垃圾、水面漂浮就及時交辦處理,碰到社區無法解決的問題,就通過‘巡河’App上報處理。我們負責的兩個河段有1283米,每趟巡查下來需要近1個小時。”丁旭介紹説。

  經過一段時間的巡河後,社區發現,要保持好的水質,光靠一個人是不行的,必須群防群治,發動沿河網格力量去共同保護河坡河道。在社區的發動下,由社區工作人員、微網格員、民兵骨幹等20名成員組成的“河道巡護小組”應運而生。除此之外,社區還將沿河的兩家物業單位負責人吸納進小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2

河內垃圾打撈

  轄區河道兩側常住人口超萬人,巡河護河除了“防”與“堵”,關鍵要讓居民都對保護河道環境重視起來。小石橋社區通過微網格群、宣傳欄、紅黑榜等宣傳陣地,努力提升居民保護河流的意識。“以前我也喜歡在河邊種菜,將枯枝爛葉隨手扔,但自從社區截流清污以來,樓後新橋中心河干凈的河面再度呈現,我們心情也非常舒暢,閒暇時也一起幫助撿岸邊的垃圾,勸阻亂種植、隨意傾倒等現象。”小石橋社區居民李彬説。(文/圖 沈婷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