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六朝古都南京又到“橙黃橘綠”時。近期,南京市秦淮區中山南路,行人紛紛駐足停留,拍照留念——照片中,街邊的梧桐樹成了當仁不讓的C位。
中山南路街邊的梧桐樹
10月21日,這裡的梧桐樹將身穿靚麗的“針織品”,飾以獨特的造型與花式,為老城南拉滿了屬於秋日的氛圍感。“梧桐樹穿上花毛衣”,這一天馬行空創意的背後,則是一個關於城市公益的“走心”故事。
身穿“毛衣”的梧桐樹
為表達對梧桐、對南京的熱愛,給南京的金秋增添一抹亮麗的風景線,南京外國語學校師生們在曹啟海老師的號召下來到老城南尋找藝術創作的靈感。經過多輪方案徵集與策劃後,他們選擇“梧桐”作為主角。因為梧桐樹作為南京的城市符號之一,也是每個南京人對這座城市的感情寄託。
該想法與藝術家夏昕的構思不謀而合,出於對南京城市文化的熱愛,她順勢加入此次公益共創。這項城市藝術公益活動提上日程後,命名為“我們的梧桐”。
他們選定柔軟、無害、環保的毛線“擁抱”中山南路西側38棵梧桐樹,為其作裝飾性包裹,通過藝術公益創作,為梧桐注入了新生活力。
創作花絮
當問及為何此次公益活動選擇中山南路時,南外學生師生給出了答案:“坐落在此地的雲章公所,曾是舊時南京雲錦織造業行會的所在地,距今已有百餘年曆史,而雲錦也是屬於南京的城市文化名片。”他們提煉東方雲錦“絲線”的創意元素後,採用多彩的、溫暖的、充滿愛意的“毛線”與南京城市符號“擁抱”的藝術公益靈感便由此生發。
中山南路街邊的梧桐樹
當下,正逢南京萬象天地第二屆公共藝術季,在眾多圍繞在地文化及東方特色的城市藝術創作中,其中以“毛線”為創作形式的作品同樣啟發了南京外國語學校師生。
創作過程
遵循“紗線——回收——拆解——重組——加工——樹衣”的流程,本次活動通過纖維材料的回收,探索不同材質紗線的搭配和基礎針法的組合運用,將元素放大,堆疊組合,一件件精美的鉤織作品以梧桐樹為載體,展示著學生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對城市公益的滿腔熱忱。
作品材料
作品編織
新時代秦淮繁華圖景的背後,涌動著澎湃的活力。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成為“總要來一趟南京吧”清單裏的必選項,老城南寫下了“最南京”的故事,這裡也成為中國文旅産業率先復蘇的生動縮影。“我們的梧桐”這項公益活動使得老城南與現代藝術進行了一次完美融合,以公益創作致敬城市文化,將這份溫暖通過“毛線”傳達給梧桐和南京市民。
“城市+藝術”的方式為老城南織就著公益活動與文旅相結合的新思路,相信隨著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秦淮的城市IP也愈發豐盈。(文/圖 王博)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