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先行示範區”在蘇州啟動
2024-01-09 09:37:02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原標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先行示範區”在蘇州啟動 企業出卷高校答題,攜手奮戰新賽道

  納米新材料創新鏈與産業鏈融合發展大會日前在蘇州舉行,蘇州大學聯合蘇州實驗室現場共同啟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先行示範區”建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産力。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先行示範區”建設為契機,江蘇教育界與産業界將展開新一輪高效對接活動,積極培育以新材料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打造從技術發展到産業升級的閉環。

  新材料鍛造製造業新未來

  江蘇新材料産業集群是全省4個規模超萬億元的先進製造業集群之一,發展水準居全國前列,尤其是在碳纖維、納米材料、石墨烯、膜材料等領域全國領先,蘇州市納米新材料集群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目前,全省新材料領域高技術企業達7800家,上市公司159家。

  “納米科技已經逐漸走出實驗室,深入到産業應用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教授遲力峰介紹,“目前,新材料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先進綠色製造技術、高性能光電照明設備、廢水資源化處置、腫瘤免疫治療等領域。”

  “實現快速、精準的心腦血管疾病個性化診療,需要納米新材料和新技術支持。”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顧寧談道,當前,納米新材料技術已經在醫療健康領域得到應用,“納米新材料技術的研發需要高校研發與企業産業化、臨床應用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為百姓健康作出貢獻。”

  近年來,由蘇州大學牽頭成立的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與蘇州工業園區相關企業緊密合作,讓技術研發與産業製造“無縫銜接”。其中,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的發明成果“大幅面積微納製造關鍵技術”,已完成86寸大尺寸單膜觸控感測器的産業化應用,帶動大屏交互産品新增産值1.7億元,自主研發的超薄導光板,已在全球三分之一的新增筆記本電腦上應用。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研發的“OLED顯示與照明關鍵技術”,自主設計製造出全球第一款實現國標A級的OLED護眼燈,無藍光和電磁輻射危害。

  面向未來,機器人産業等先進技術同樣需要新材料技術的加持。蘇州大學教授孫立寧説,製造業其實就是把材料變成産品的過程,所以材料對智慧製造業的發展非常重要。

  企業願為關鍵技術掏腰包

  “企業後端工藝開發,依賴於高校的基礎性研究。”昆山協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清勇介紹,公司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蘇州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2023年12月9日,隨著朱雀二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公司研發的鈣鈦礦材料進入太空測試,“鈣鈦礦材料在太空中的運用,可以在太空電站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大會現場,江蘇高校亮出雄厚的新材料領域“家底”。近年來,江蘇高校圍繞新材料産業發展需求開展技術攻關,南京大學“3D列印柔性腦機介面陣列”、東南大學“地下工程混凝土快速響應型自修復微膠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泛半導體真空環境放聲搬運材料”等150余項新材料創新成果取得創新突破。

  其中,不少高校新材料領域的研究成果成功進入量産階段。南京工業大學國際首創耐1200攝氏度氧化硅氣凝膠系列産品,並實現量産,成功應用於工業保溫、節能建築等領域,自主設計建設年産2.4萬立方米生産線,累計實現全球市場規模産值超100億美元;江蘇大學獨創凝固控制技術等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鎳基單晶空心渦輪葉片生産共性關鍵製造技術,成功製備出航空發動機用高性能鎳基單晶空心渦輪葉片,在航空航天、能源等工業領域成功實現産業化應用,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7億余元;常州大學與相關企業共同突破超薄玻璃物理鋼化技術瓶頸,創制出國際首臺大尺寸超薄玻璃物理鋼化製造裝備,實現厚度兩毫米的超薄玻璃物理鋼化,以及超薄雙玻組件批量生産,年産能超1.2億平方米,産品全球市場佔有率達60%……“十四五”以來,全省高校累計轉化新材料領域科技成果1300余項,助推新材料産業實現新增産值超120億元。

  企業充分發揮創新主體作用,認真做好“出題人”。蘇州英納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劉佳偉介紹,此次公司擬投入100萬元,與蘇大合作開展“低溫燒結納米導電銀漿的開發與應用”研究,助力實現功率模組結構中的高溫可靠性。

  在本次教育産業對接活動中,企業共提出關鍵技術需求86項,意向投入總金額21.9億元。

  “城市—大學—産業”共贏共生

  高校與企業強強聯合,這是當前江蘇許多企業創新聯合攻關的新模式。現場,蘇州邁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聯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等優勢創新資源開展技術攻關,打造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試驗驗證、成果轉化的産業鏈生態圈。

  蘇州市科技局副局長胡捷介紹,蘇州建設了高品質的孵化體系,支持建設高水準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未來産業科技園,並給予充分的政策支持,“蘇州正努力打造全球具有吸引力的納米新材料産業創新集群,力爭到2025年全市納米新材料産業産值突破1000億元”。

  為更加深入對接區域納米産業,蘇州大學聯合蘇州實驗室現場共同啟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先行示範區”,後期,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省內材料相關領域優勢學科高校將陸續參與先行示範區建設,形成以蘇州實驗室為中心,多所高校參與的“1+N”合作共建格局,深入園區與1000余家企業開展對接活動,主動與政府結對,與行業結盟,構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納米産業創新生態。

  省教育廳廳長江涌表示,接下來,高校要充分依託大學科技園建設,瞄準前沿技術方向,緊盯未來新興産業發展趨勢,超前佈局設置學科專業,加快形成協同推進産業鏈、創新鏈和教育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互動新模式。大學科技園要積極探索創新機制,加快構建“應用成果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的鏈條式成果轉化體系,為建設“城市—大學—産業”共贏共生的創新生態圈,鋪好路、架好橋。(新華日報 記者 楊頻萍 程曉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