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去年前11個月我省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增長23.7% 內貿外貿一起做,蘇企“嘗鮮”獲益多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個方面18項舉措,加快內外貿一體化,其中,在“促進內外貿市場渠道對接”部分,“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內貿企業採用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貿易等方式開拓國際市場”。在江蘇,一些企業正成為這方面的“嘗鮮者”。據南京海關統計,2023年前11個月,江蘇省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同比增長23.7%。
在無錫,一批貨值110萬元的跨境電商商品日前順利通關,搭上前往海外的航班。至此,無錫海關監管出口跨境電商清單量突破100萬票,創歷史新高。
這批商品共7000余件,其中不少為聖誕節裝飾紙、倣真花等。“每年11月至12月,海外消費者對節日裝飾品、聚會禮品、派對用品、冬季保暖及戶外度假等産品需求暴增。2023年11月份我們出口貨值3849萬元,環比增長3.3倍。”無錫淩科沃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佘軍説。
無錫萬斯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現代家紡家居産品,生産各類床品、窗飾、家居用品。“行業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傳統‘訂單型’商業模式已普遍飽和,企業必須主動出擊。”該公司關務負責人朱敏坦言,跨境電商具備連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先天優勢,2023年年初企業通過了AEO高級認證,憑藉這塊“金字招牌”和澳洲家居零售連鎖公司簽訂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2023年1—11月B2B直接出口貨值超1600萬元、同比增長近10%。
“我們積極與無錫機場、航司等對接,以現有出入境航線為依託,充分發揮口岸優勢,增加公共航線資源供給,近年來相繼幫助無錫空港新開闢了美國、日本、歐洲、韓國等全貨機航線,助推跨境電商業務跨越式增長。”無錫海關駐機場辦事處副主任李宇鋒説。
冬日寒風中,常熟服裝城市場呈現一派繁忙景象。在這一由35個專業市場組成的市場集群裏,活躍著超4萬家中小微企業,接待來自全國的批發商。
2023年12月22日,常熟市莫城街道兜選日用百貨商行一批服裝、鞋帽等順利通關前往海外,貨值約11.5萬元。“我們以前是做內貿的,一直想做外貿生意,但資質不夠。現在有了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可以內貿外貿一起做了。”這家商行的老闆曾輝説,該模式讓小商戶的碎片化貿易訂單也可以像一般貿易貨物那樣自主申報、快速拼箱,安全合規地出口海外,且可縮短3—10天的運輸時間。2023年1—11月,常熟海關受理市場採購出口總值233億元,比試點正式啟動的2017年同期增長171.4%。自試點以來,常熟海關已受理超855億元的市場採購貿易出口貨物。
推進內外貿一體化,需要好的平臺。2023年12月20日,第十四批省級出口農産品示範基地(區)擬認定名單公示期滿,江蘇佰澳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認定為省級出口益生菌示範基地。“我們自主研發的各類益生菌産品,70%在國內市場銷售。2023年積極打造出口益生菌示範基地,為開拓外貿市場、建設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新基地謀篇佈局。”該公司負責人馬凱説,2023年1—11月公司出口各類益生菌産品200萬美元,主要銷往歐美及東南亞地區,在手訂單已排至2024年2月。
2023年12月5日,南京海關“網購保稅進口商品與非保商品同包同車集拼出區”自貿創新舉措獲海關總署批復備案。位於省內綜合保稅區的一眾跨境電商企業,從這一改革舉措中獲益。“兩個包裹合二為一,消費者無需多次收貨、提升了購物體驗,企業也獲得實惠,物流、包裝成本降低了一半。”南京視客跨境電商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聶祝青説。
“對於消費者既有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商品、又有國內貨物(或贈品)的訂單這種情況,企業以往需要從綜合保稅區和國內倉庫分別發貨,這就增加了時間與物流成本。”金陵海關駐江北辦事處副主任康政説,現在允許電商企業將國內貨物運進綜合保稅區與進口商品同倉分區存儲,海關通過數字化全流程精準管控,實現“同包同車集拼出區”。此舉有助於降低企業成本、減少重復包裝,更加綠色環保。試點以來,企業共完成15萬單,每單平均節約快遞物流費用2.23元、人工費用1.69元、包材0.7元,合計節約70萬元。
為了讓物流更便捷,“若干措施”還提出,加強與境外港口跨境運輸合作,鼓勵航運企業基於市場化原則拓展內外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範圍。
無錫蘇華船務有限公司承接無錫港至上海港、太倉港之間的水路運輸業務。“內外貿貨物屬性不同,原來需要由不同船舶承運,倉位利用率較低,接單過多會造成公司運力緊張。”該公司總經理侯佳林介紹,開通內外貿同船運輸後,駁船班次由一週三班變成天天班,駁船運輸時間也縮短一天以上,客戶物流成本更低。
港口碼頭高效運轉,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為相關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預期。無錫高新物流公司副總經理梁軍介紹,“我們2023年上半年與上港集團達成合作協議,上港ICT無錫分中心正式投入運營後,業務量出現爆髮式增長,截至2023年11月,無錫港吞吐量同比增長150.66%。”(新華日報 記者 宋曉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