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萬億城市群:奔赴山海 登高望遠再出發
2024-02-20 09:33:02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原標題:來自江蘇萬億城市群的系列調研③ 奔赴山海,萬億城市再出發

  國內一些城市跨入“萬億俱樂部”後,再從1萬億邁上2萬億台階耗時不盡相同:上海用了5年,北京、深圳和重慶用了6年,廣州、成都用了8年,蘇州用了9年。時間長短不僅取決於城市體量、産業基礎,還與所處經濟週期、增長方式高度關聯。

  江蘇省5座萬億城市如何再出發?一批“萬億後備軍”又將怎樣圓夢?從相關城市“十四五”規劃以及2024年省兩會部署可以看到,各城市不僅注重增長的速度,更看重“奔跑的姿勢”,科産城人一體佈局,整裝出發奔赴山海。

  登高望遠,佈局“下一個萬億”

  站上萬億新平臺,城市“下一個萬億”在哪?南通市市長張彤説,南通邁向下一個萬億有“三看”:看上海、看海上、看創新。

  “南通通江達海、向海圖強。”南通市工信局副局長朱振宇説,南通有166公里江岸線、206公里海岸線,趕海弄潮,通州灣示範區100平方公里新城拔地而起,新出海口呂四港開港運營,3年來累計開工新投項目中超10億元項目有79個,長三角萬億級臨港産業新基地呼之欲出。

  作為上海“1+8”大都市圈中唯一的江北城市,2023年8月南通與上海簽署新一輪科技創新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打造長三角具有引領性的區域創新共同體。南通、蘇州、上海還合作推進長江口産業創新協同區建設,其與青嘉吳(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嘉昆太並列環滬三大協同發展區。啟東、海門、蘇錫通等園區與江對岸的上海臨港集團、張江高科園、蘇州工業園展開各類合作。

  站在新能源風口眺望城市未來,常州精心繪製“兩個超萬億”産業宏圖:到2025年産業規模超萬億元,資本市場新能源常州板塊市值超萬億元,建成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之都”。

  隨著“入場者”越來越多,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常州如何佈局新能源産業“下半場”?市長盛蕾2023年花一個多月時間跑了近20家企業,調研整個新能源車産業鏈,和比亞迪、上汽、理想等企業高管多次溝通,了解到生産一輛新能源汽車需要1.5萬個零部件、一兩千顆晶片,需要200多個一級供應商供給,每增加1元産值帶動上下游增加2.6元産值。為此,常州發佈了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生態工作方案,2023年全年落地零部件項目173個、總投資700億元,通過整車帶動、頭部牽引,構建關鍵零部件産業生態系統。

  和無錫、南通等城市相比,常州人口要少200多萬。緊盯“下一個萬億”補上“人和城的短板”,常州劍指“兩湖”——處於市域中部、面積分別為190平方公里與90平方公里的滆湖和洮湖,規劃建設“兩湖創新區”,已集聚中以創新園、中德産業園,以及理想汽車、蜂巢能源,引進南大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設南醫大常州校區、常州大學新校區,未來10年將建成人口200萬的産教融合新區。

  “萬億之城再出發,説到底是‘人’的再出發,必須立足人的需求,把人口、産業、城市緊密結合起來。”無錫市發改委副主任俞勇軍説,無錫的“萬億之路”得益於眾多人才企業發揮領軍作用,如今邁向“兩萬億城市”,還需加快“科産城人”一體佈局:全力打造太湖灣科創帶,用最好空間吸引最優團隊,以最好環境匹配“最強大腦”。無錫高新區太湖灣科創城不僅配套百萬平方米商業商務載體和20多個網球場、足球場等運動場所,還規劃建設10萬平方米的無錫交響音樂廳。

  撞線萬億,“腰部城市”底氣何在

  江蘇省“頭部城市”萬億再出發的同時,處於“第二梯隊”、被人們視為“腰部城市”的徐州、揚州、鹽城等,也紛紛開啟奔赴萬億之路。這些城市之中,誰將是首個萬億“撞線者”?

  作為曾經的資源型、重工業城市,徐州的底氣來自城市成功轉型,工程機械、光伏、食品及農産品加工等産業優勢突出。其中工程機械集群為全國45個先進製造業集群之一,2022年産業規模超過1700億元,佔全國市場份額的1/5。而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和全國重要交通樞紐城市,徐州積極打造江蘇省東西雙向開放門戶,建設陸港、內河港、空港、高鐵港樞紐經濟區,服務業快速增長,2023年增加值佔GDP比重達50.6%。

  新型工業化、樞紐型經濟雙輪驅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互為支撐,為徐州經濟注入不竭動力,其經濟總量分別於2015年、2017年、2019年、2021年突破5000億元、6000億元、7000億元、8000億元,每兩年躍上一個千億級臺階。2023年徐州實現GDP8900.44億元、增長7.1%,2024年計劃增長6%以上。徐州市市長王劍鋒表示:“將錨定‘十四五’邁入萬億級城市的目標不動搖。”

  2023年,揚州、鹽城GDP分別實現7423億元、7400億元,將是下一個“萬億之城”的有力爭奪者。

  在2023年揚州召開的産業科創名城建設推進會上,市委書記王進健提出“大幹三五年,奮力過萬億”,目標是到“十五五”期間地區生産總值突破萬億元。

  揚州六大主導産業是高端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命健康,到2025年,全部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將超1萬億元。市縣均衡發展是揚州一大特點,江都、邗江、高郵、儀徵4個縣級市(區)成為“千億縣”。而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和傳統旅遊城市,揚州的旅遊熱度持續居於高位,2023年全市規上服務業增長11.9%。

  鹽城也提出“力爭用3到5年邁入萬億之城”。2023年鹽城工業經濟總量邁上萬億台階,連續3年跨越4個千億級臺階,晶硅光伏、動力及儲能電池、不銹鋼産業規模躍居全國第一、二、三位。該市新能源産業風頭正勁,作為長三角地區首個千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城市,鹽城海上風電規模接近全省一半、全國的1/5,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近1300萬千瓦,綠色能源使用佔比超六成,正加速向新能源裝機規模2000萬千瓦、産業規模2000億元目標邁進。

  一體佈局,“大都市圈”裏拼成長

  萬億城市整裝再出發,“萬億後備軍”蓄勢待發,其他城市也都苦練內功打基礎,全部進入“中國經濟百強市”……13個設區市你追我趕、奮勇爭先,“拼”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奮進圖景。

  “蘇南引領、蘇中崛起、蘇北趕超,江蘇區域經濟的均衡性、波次性特點,既源於滬寧線城市帶的外溢,也是全省層面統籌協調的結果。”省戰略與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韓磊認為,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具有顛覆性影響力,不僅重構全球經濟地理版圖,還深刻影響國內各板塊和區域經濟。江蘇省通過跨江融合、沿海開發、南北掛鉤等一系列統籌發展戰略,區域發展的均衡優勢和整體融入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戰略優勢突出。

  這從江蘇省主導産業集群的佈局可見一斑。比如,新一代信息技術不僅是蘇州、南京的主導産業,也是揚州、鹽城的支柱産業,從産業門類和發展時序上看,新一代信息産業已從長三角核心區向週邊城市溢出。南通聯手泰州、揚州共建我國船舶海工先進製造業集群,沿長江上溯佈局船舶海工産業;常州、蘇州的龍頭企業正推動石化、鋼鐵從沿江向沿海戰略性調整;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分別成為連雲港、南通的支柱産業項目。光伏産業龍頭企業攜項目、資金、技術,從蘇錫常一路向北,該産業正成為揚州、鹽城、宿遷、徐州等市的戰略性新興産業。

  産業創新的集群理論認為,産業集聚或享有企業扎堆的“馬歇爾效應”,或受益於中心城市多元性的“雅各布斯效應”。二者都指要素空間集聚的正外部性。江蘇城市群得益於發達的交通、現代化的城市、優越的人文和營商環境,在城際産業創新中同時實踐著這兩種理論,表現出“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集群性和“強市愈強、弱市變強”的協同性。

  韓磊認為,放大産業創新的“正外部性”,一要做強城市佈局多元産業,二要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隨著區域競爭競合加劇和科技革命重構未來産業格局,都市圈、城市圈正成為未來競爭的焦點。江蘇省萬億城市群和“萬億後備軍”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上海及浙江、安徽的萬億城市強強聯手,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中堅和支撐力量。

  在“大都市圈”裏拼成長,既要樹立一盤棋、一體化思維,又要彰顯各自的個性和特長。在城市建設中,蘇州推進“市域一體化”,無錫打造“一體兩翼”,常州規劃“兩湖創新區”;在産業佈局中,蘇州擁有生物醫藥、高端紡織、納米新材料三大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無錫佈局物聯網、生物醫藥等優勢産業,常州全力發展新能源。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呂永剛認為,協同奮進、各美其美,江蘇多個城市的萬億再出發之路,才能行穩致遠、更上層樓。(新華日報 記者 韓宗峰 魏琳 陳立民 顧巍鐘)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