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2024南京水上運動文化月暨2024南京·大學生賽艇公開賽在南京市鼓樓區外秦淮河(南藝後街碼頭)拉開序幕。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馬來西亞敦胡先翁大學、菲律賓馬尼拉雅典耀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的五所國外大學,與來自中國香港的香港大學和中國台灣的中國文化大學,以及南京高校賽艇聯隊共八支大學生賽艇隊同場競技。
比賽設置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1000米競速賽和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2000米超船賽(表演賽),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南京高校隊獲得八人單槳有舵手1000米競速賽冠軍。
冠軍頒獎儀式
本次活動,綠色、可持續理念貫穿始終,除了開幕式、入場式、綠色科技企業家座談會等活動全部在水面的躉船上完成,以充分體現水環境保護意識外,外秦淮河兩岸設置了15個由光伏儲能提供能源的綠色觀賽點,還在老門東、熙南裏、夫子廟等地設置了3個大型城市觀賽點。這場立足“名城、名河、名校”的跨國賽艇賽事開創了南京文、體、旅、商、學立體融合新模式。
做足“水文章”,開創融合新模式
當天上午9:30,一場別開生面的水上開幕式正式拉開2024南京水上運動文化月暨2024南京·大學生賽艇公開賽的序幕。賽艇、龍舟、皮划艇、畫舫,依次從外秦淮河水面分列式入場,接受現場市民和觀眾的檢閱。本次賽事選擇了外秦淮河鼓樓段,該賽道南起石頭城,北至南藝後街碼頭。沿比賽路線,坐落著鬱鬱蔥蔥的清涼山、古樸雄偉的明城墻,山水城林在這裡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展現了南京歷史人文美好形象,為激烈的比賽增添了別樣的吸引力。
比賽間隙,來自各參賽高校的樂隊、鼓手,為觀眾表演30多場節目,外秦淮河兩岸變身觀賽舞臺,音樂與河水“和鳴”,共奏一曲“水上交響”,現場氛圍一次次被推向高潮。
河岸邊,一場精彩的“河岸嘉年華”正在同時上演。數十家南京特色文化、美食商戶,在賽道周邊的南藝後街·鼓樓水岸藝術街區擺滿攤位。
引入“超船賽”,進一步普及賽艇運動
與往年相比,本次2024南京·大學生賽艇公開賽擴大了名校邀請賽的規模和範圍,尤其是邀請到來自牛津和劍橋兩所高校的賽艇隊加入。眾所週知,享譽全球的“牛劍對抗賽”進行了將近200年,被看作現代賽艇運動的起源,兩所學校也是英國賽艇奧運冠軍的搖籃。
比賽當日,8支賽隊在秦淮河上完成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對決。上午11時,備受矚目的名校邀請賽1000米競速賽第一輪比賽率先揮槳。下午3時,1000米競速賽第二輪比賽再度開賽。隨著發令汽笛響起,各支賽艇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出,選手們全力划槳、齊心協力,在秦淮河水面上劃出一道道美麗的航跡。
比賽現場
與以往賽事不同的是,本屆賽事首次將牛津、劍橋傳統的“超船賽”列入表演項目,這也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參賽隊伍合影留念
2024南京·大學生賽艇公開賽總導演吳迪表示,“超船賽”項目的引入,不僅展現了賽艇運動及其背後的名校運動文化,更有望進一步普及賽艇運動,尤其在吸引年輕人參與方面發揮作用。(文/圖 汪巧燕 陳超然)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