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       輿情智庫            房産        
徐州:從“百年煤城”到蘇北“江南”
2024-04-26 09:49:48來源:人民網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原標題:你所不知道的徐州③丨從“百年煤城”到蘇北“江南”

  編者按:提起徐州,你會想起什麼?

  如果你沒去過徐州,印象裏或許還是那個曾經的“一城煤灰半城土”。但你所不知的是,它通過産業、城市、生態“三大轉型”,如今已成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蘇北“江南”。

  如果你沒去過徐州,腦海裏可能對它還停留在老工業基地的固有認知。但你所不知的是,它還是“淮海糧倉”,連續多年實現糧食産量過百億斤;作為冠軍之城,它先後培育44人獲得110次世界冠軍;浸潤在千年文脈裏的它,正通過打造“彭城七里”呈現歷史文脈,煥新示人。

  如果你沒去過徐州,或許只知道,它不過就是一座蘇北城市。但你所不知的是,這座衝刺“萬億俱樂部”的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一座城聯結九座城,成為盤活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大局的戰略“棋眼”。

  徐州到底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寶藏”?其實,還有很多。今天,我們走進曾經的“百年煤城”,帶你領略全新的蘇北“江南”。

  水鳥翩飛,池杉連片,垂柳泛著綠意,潘安湖波光粼粼。湖水之下,是曾經的徐州市賈汪區權臺礦和旗山礦舊址。

  “不敢想,老礦區現在成了風景區。”在權臺礦工作了26年的高勝,親眼目睹了1.74萬畝採煤塌陷地到國家級濕地的生態蝶變。

  這種環境的反差,南通人楊先生也深有同感。十多年前,他曾在徐州工作,當時整座城市給他留下了“一城煤灰半城土”的印象。近日,當他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時,“一城青山半城湖”的景象令他驚嘆不已:“不是江南,卻很有江南的感覺”。

  開窗見綠,出門即景,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在這裡已從憧憬變為現實。

你所不知道的徐州 從"百年煤城"到蘇北"江南"

雲龍湖上玉綴珠聯,風景如畫。人民網 范堯攝

  採煤塌陷區變身生態旅遊區

  上世紀90年代,高勝高中畢業後,成為“明星煤礦”權臺礦的一名職工。當時,權臺礦每天産煤五六千噸,生産高峰期年産量可達200萬噸,“拉煤的車從早到晚都停不下來”。

  進入新世紀,長期煤炭開採導致周邊環境嚴重惡化:良田塌陷,房屋開裂,縫隙能塞下一個拳頭。有著130年煤炭開採史的賈汪區,共有13.23萬畝的塌陷地亟待整治。

  到了2010年,權臺礦正式關閉。周邊居民陸續搬遷,從開裂的危房搬進安置小區,高勝也轉入到礦區排水站工作。

  2011年時,賈汪區被評為全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江蘇省、徐州市相繼出臺政策支持賈汪區“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

你所不知道的徐州 從"百年煤城"到蘇北"江南"

昔日採煤塌陷區,如今蛻變為潘安湖濕地公園。賈汪區委宣傳部供圖

  “政府要改造,大家天天去看進展。”高勝回憶稱。當時一批批進場的挖掘機和施工隊取代了運煤車,卡車拉來樹木花草,塌陷積水形成的水潭連成一整片湖面,未塌陷處則堆出了一座座小島……荒蕪破敗的煤礦舊址華麗轉身,變成了一片生機盎然的潘安湖濕地。

  潘安湖濕地公園依託潘安古鎮,在人工水域基礎上,形成了一個集遊覽觀光、生態宜居、旅遊度假、民俗體驗的濕地景觀。不僅在賈汪,連同九里湖、安國湖濕地整治,徐州礦區生態修復工程打造了“三大濕地”成果,全市修復治理採煤塌陷地多達30.9萬畝。

  前不久,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在潘安湖畔築巢安家,成為徐州生態向好的有力佐證。

你所不知道的徐州 從"百年煤城"到蘇北"江南"

遠眺張圩林區。睢寧縣自規局供圖

  石頭縫裏種出滿城青綠

  枝繁葉茂的側柏下,樹根蜿蜒交錯,沿著石縫扎入堅硬山地。走進徐州的一座座山林,這尋常所見的一幕,得來不易。

  很多人有所不知的是,徐州的山多為石灰岩地質,土層薄、水源缺、石頭多、山地硬、造林難。歷史上,徐州區域林木覆蓋率僅為1%。

  1960年3月12日,江蘇省青年向“三荒”進軍誓師大會在徐州召開,一場“百萬大軍向荒山”的綠化樂章奏響。

  為了在石頭上種樹,徐州選擇在雨季種植適應性強、耐乾旱的側柏做先鋒樹種,樹坑則壘成交錯排列的月牙形兒“魚鱗坑”,保水又保土。

  1989年,當時才18歲的邱益廣成為徐州市睢寧縣姚集鎮張圩林區的護林員,從長輩口中學到了石頭上種樹的經驗。“當時就用風鎬把石頭開出一條縫兒,往裏插樹苗;草籽混著泥漿,噴在斷崖上,樹種也就落進了石頭縫裏。”

  綠化浪潮中,張圩林區擺脫荒涼舊貌,迎來逶迤疊翠。

  荒山常青難,補植、防火、看護、防盜都要面面俱到。補植一棵樹苗,牢牢生根要三年,一年澆水十余次是常態;周邊有人抱著“靠山吃山”的陳舊想法,盜伐樹木、養殖牲畜,需要及時制止。35年護林生涯,邱益廣早已跑遍當地每一個山頭和林地。

  坐在山石上休息,邱益廣眼中山青林茂:“把山守好,把林子看好,青山綠水保持下去,我們的堅守就有價值了嘛!”

  如今的徐州,滿眼青綠司空見慣——

  大沙河兩岸,計劃新增900畝綠化的豐縣國有公益林場增蔭添綠;

  邳州市邢樓鎮石膏礦採空區裏,2萬多株樹木構成風景線;

  當年光禿禿的賈汪區大洞山上種下的29.1萬株樹種,讓斑禿地塊重新披上了“綠衣”……

  五年來,徐州共完成造林綠化面積52萬畝,林木覆蓋率上升至31.58%,位列全省第二名。九里湖、潘安湖、大沙河、安國湖四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化身為城市“綠肺”。

你所不知道的徐州 從"百年煤城"到蘇北"江南"

旅遊旺季來臨,雲龍湖迎來大批遊客。徐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生態理念成為“黏合劑”

  潘安湖上,湖中鳥島雉飛鶴舞,生態遊如火如荼。湖面上,遊船緩行,“90後”導遊朱雪寧正在將這裡涅槃重生的故事講給遊客聽。

  生態打底,徐州的文旅招牌逐漸清晰。更多的外地人開始發現徐州,愛上徐州,留在徐州。

  在徐州街頭,來自沛縣的計程車司機王師傅,拉著一批接一批年輕遊客,車站、景點兩頭兒跑;傍晚的燒烤一條街,食客絡繹不絕,烤爐裏炭火熱氣散發,燒烤肉串滋滋冒油,讓人“上頭”。

  去年暑期,美食博主“豬掌櫃”從北京出發,帶著全家出遊,本打算一路南下,誰料到了徐州就裹足不前了,“這裡的美景美食令人流連忘返”。

  “豬掌櫃”自己也沒想到,這一留就留到了現在,五花八門的徐州美食讓他越來越喜愛。去年假期結束後,他將家人送回北京,自己在徐州租了間房,借助本地老饕撰寫的美食“秘籍”,開啟了探店之旅。

  徐州市文旅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當地遊客接待量2160.4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37.65億元,兩項數據同比增長均超過60%。

  從文旅傳導至産業佈局,生態理念成為“黏合劑”。“騰籠”之後,徐州向晶片産業、信息技術等新興領域發力,高品質建設“343”創新産業集群。GDP衝擊“萬億俱樂部”的同時,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34.5%、降幅全省第一。

  江蘇省2024年重大項目名單中,有54個新一代信息技術項目,徐州入選7個,數量僅次於無錫、蘇州。蘇北新“矽谷”正在悄然蓄勢。

  朝陽初升,雲龍湖裏碧水清波,隨風蕩起的波紋一圈圈向外傳遞,仿佛映照著這座生態之城的遠大未來。(人民網 作者 張瀚天 范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