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支付便利,幹在實處”系列報道丨一封感謝信背後的“中行守護”
2024-05-12 22:15:2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編者按:支付服務連通千家萬戶,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産生活息息相關,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優化支付服務是踐行金融為民、支付為民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高品質發展、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支付服務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支付便利化,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以下簡稱“江蘇中行”)聯動國際在線江蘇頻道共同啟動“支付便利,幹在實處”系列報道,著重關注老年人和外籍遊客等群體,聚焦優化網點、升級機具、宣傳普及、便利服務等多個維度,提高支付便利性,利用多種形式全方位、多層次開展支付便利化宣傳,助力實現支付服務水準的顯著提升。

  一樁小事,件件實事

  2023年12月3日,泰州牌樓中路,在中國銀行興化支行的門口,一位老人張望許久。銀行的一位保安見狀打開門,老人走上前,遞交了一封信給保安,只説了一句“麻煩轉交給銀行”後,轉身就走。

  網點主任打開信後,才知道這是封感謝信。

  信為手寫,開頭稱呼為“中國銀行興化支行負責同志”,裏面寫道:“我跑過多少銀行,像她這樣的服務態度,我沒見過。真正為人民服務、真正為客戶服務,讓我非常感激。”

  信中的“她”,是興化支行青年員工張佳慧,“感謝信”的故事,要從一週前説起。

  11月27日,這位老人來行裏辦理外幣兌換,沒想到銀行後才發現卡沒帶,連密碼也忘了,老人很懊惱,一直在嘆氣。

  這些都被張佳慧細心觀察到,作為當天的大廳綜服經理,她走上前,了解情況後,開始一步一步“手把手”教學,耐心為其解答疑難,在後續的服務中,又輔助櫃面為老人順利辦理了業務。

  作為江蘇中行入行7年的老員工,張佳慧覺得這只是日常工作的“一樁小事”,卻沒想“一樁小事”能給老人這麼大的感動,甚至手寫感謝信,專程送來。

  “這封感謝信,不僅是寫給我的,更是寫給中國銀行的。優化支付服務,特別是老年群體,是我們一直以來的關注重點。”張佳慧説。

  張佳慧説,服務老年客戶就是她的日常工作重點之一,平日裏,他們就指導老人使用愛心座椅、輪椅、老花鏡等便民設施,耐心為老人答疑解惑,做好與櫃面人員的交流溝通,協助櫃面辦理業務,及時提供智慧櫃檯、ATM機的配套跟進服務,必要時提供一對一陪伴式服務,確保老年人辦理業務“只跑一次”等,這些都是為了優化支付服務,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的件件實事。

  “服務百姓無小事。這封感謝信,讓我倍感意外和榮幸,也讓我更加感受到責任在肩。”張佳慧説。

  “舒心”環境,“貼心”服務

  “以前每次去銀行,頭就大。”家住南京新街口街道的王仁君(化名)老人回憶,今年82歲的他至今不會用智慧手機,每次去銀行取錢或辦個業務,他都喊上自己的小孫子,“沒得辦法,機器太多,眼睛也看不清,去了一抹黑。”

  但這幾年,他覺得“自己能搞定了”,“去了就有人跟著,那些小姑娘小夥子太熱情了,有個臺階都攙著,辦個事也手把手教,一會兒就辦好了。”

  在江蘇中行,服務老年群體,營造“舒心”專屬環境,傳承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成了有效抓手。“一聲問候”“一次攙扶”“一杯熱水”的陪伴式服務,讓很多老人都心生暖意。

  如今江蘇中行的每個網點,無障礙通道、敬老服務愛心專窗、輔助手寫板、柺棍固定架已經成了“標配”,有些網點甚至還有“敬老愛心角”“老人活動空間”等“加強版設施”,提供著各式的便民服務。

  這些用心的細節,讓王仁君很是感慨,“現在沒事經常去,量個血壓,聊聊天,遇到熟人還能下個棋。”

  事實上,硬體和軟體的提升,也意味著專業服務的升級。

  手機銀行如何轉賬匯款、繳納水電費?如何購買理財産品?如何防範電信詐騙……面對這些橫亙在老年群體面前的一道道“數字鴻溝”,江蘇中行也是妙招頻出,各個擊破。

  2024年4月25日,江蘇中行句容支行網點接到了楊先生的電話,電話中楊先生焦急萬分,稱其90歲高齡父親的社保卡因發放補助金急需激活,但老人由於行動不便,無法前來營業網點辦理手續。

  得知情況後,該支行立即派出員工攜帶移動設備上門為老人辦理社保卡激活業務。來到老人家中後,工作人員發現老人的社保卡狀態異常,移動設備無法完成激活業務,立即與上級部門溝通,決定特事特辦,為老人申請代辦手續。

  這種貼心的服務不僅“走進去”,還有“走出來”。

  近年來,江蘇中行連續舉辦公益活動,走進社區、走進老年大學、走進養老機構的送教普及服務,讓老年客戶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學到新知識。

  為提升老人的金融安全意識,江蘇中行組織了百餘場內容豐富的金融知識講座。通過生動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防範電信詐騙和識別假幣等關鍵知識,幫助老年人抵禦潛在風險。

  62歲的陳紅霞(化名)是徐州市一名退休教師,她參加過一次這樣的講座。之前她因為接到電信詐騙電話,在前往銀行辦理轉賬時,被工作人員及時發現,挽回了損失。

  “我一直以為,我對詐騙是有防備心理的,但沒想到防不勝防,這次聽了講座後,我對電信詐騙有了更深認識,以後也會更好地做好防範。”

  産品賦能,為民本色

  多辦實事能讓老年客戶稱心如意,定制符合老年客戶需要的産品,方顯金融為民的本質。

  2023年9月21日,2023江蘇國際養老服務博覽會在南京舉辦,近16個國家和地區的343家海內外企業參展,江蘇中行是唯一參展的銀行類金融機構。

  大會的高峰論壇上,中國銀行總行養老金融部總經理田軍發表了題為《商業銀行助力銀發經濟發展的實踐及思考》的主旨演講,介紹了中國銀行近年來服務銀發經濟的實踐和創新做法,其中“中銀公益互助養老平臺”成為關注焦點。

  據江蘇中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2020年,“中銀公益互助養老平臺”成立,“江蘇中行充分借助科技金融力量,採用‘一城一策’和‘總對總合作、點對點創新’的業務模式,推動轄內機構實現省市級民政部門服務對接的全覆蓋,與徐州、鎮江市民政局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此外,江蘇中行自下而上結合區域民政智慧養老特色發展需求,積極推動區域智慧養老創新項目試水落地,豐富銀證合作服務範圍。

  同時,針對老年客戶制定“歲悅長情”個人養老産品服務方案,為銀發客群提供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等專屬産品,並專門製作《養老服務示範點金融服務手冊》《老年客戶常辦業務簡介》及《消保金融知識手冊(歲悅長情版)》。

  王仁君就拿到過這些宣傳手冊,“大字版,能看清。而且裏面很多圖片,也能看懂。”

  在這些宣傳冊裏,圖文並茂,有著為老年客戶介紹常辦産品流程、解答老年客戶養老生活小貼士以及電信詐騙、高息理財、非法集資等風險防範典型案例內容等。

  為了能讓更多老人參與進來,江蘇中行還定期策劃,在創新活動上下功夫,力求以暖心的活動豐富老年客戶的業餘生活。

  “敬老服務網點達標”“中銀99銀發節”“流金歲月·健步生輝”“歲悅長情打卡領紅包”……這些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活動,每次發出召集,都吸引大量老年人的關注和參與。   

  江蘇中行相關負責人説,守護“銀發族”不僅是銀行的責任,更是使命。江蘇中行將持續優化服務,為“銀發族”創造更加優質、便捷、安全的金融環境。(文 高興)

  政策一覽:

  4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商務部、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商業領域支付服務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聚焦更好滿足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在商業領域的多樣化支付服務需求,強化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與中國人民銀行分行協作,從確定商業領域重點場所及重點商戶名錄、構建包容多樣支付受理環境、優化現金使用環境、豐富移動支付應用、強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示範引領、加強宣傳推廣等方面,著力完善多層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務體系,共同提升商業領域支付服務水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