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地震科普進校園 築牢生命安全線” 江蘇省地震局開展多場科普活動
2024-06-03 17:21:0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2024年5月12日是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普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增強師生防震減災意識,營造“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良好氛圍,在防災減災宣傳週期間,江蘇省地震局科普人員走進校園開展豐富多樣的科普活動,給來自幼兒園、中小學、大學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場生動活潑的科普盛宴。

  江蘇省地震局高級工程師宮傑走進南京理工大學附屬幼兒園開展科普活動,將地震儀帶進課堂,邀請小朋友們現場互動,小朋友們跺腳模擬地震的發生,連接地,震儀器的顯示屏上就立刻顯示出振幅;江蘇省地震局信息中心宣教室科普人員走進南京市金陵小學,在課堂上向同學們普及震前準備、震時避險、震後撤離等知識,現場示範“伏地遮擋手抓牢”“蜷曲身體降中心”等動作要領,並組織開展了一場地震應急演練,師生們安全有序地進行了應急避險和震後疏散演練。

地震科普進校園 築牢生命安全線——江蘇省地震局開展多場科普活動_fororder_圖片1

科普活動

  江蘇省地震局高級工程師居海華,走進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致遠初級中學開展地震科普講堂活動,居海華講解了地球內部結構、地震的發生、地震對地球科學研究和工程勘探的作用,以及應對破壞性地震的準備和措施等內容,師生們紛紛感嘆受益匪淺;江蘇省地震局信息中心聯合南京工業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開展“地震應急學方法,防災減災顯擔當”主題科普活動,江蘇省地震局信息中心研究員王俊給學校師生上了一堂“地震監測與預警應用”科普課,講解國內外地震預警前沿學術問題以及江蘇省地震監測與預警技術應用服務情況、發展前景等,並組織師生共100人前往南京地震科學館開展研學活動,學習我國地震構造特徵及地震帶、地震監測設備發展歷程等內容。

地震科普進校園 築牢生命安全線——江蘇省地震局開展多場科普活動_fororder_圖片2

地震科普合影

  江蘇地震局研究員盧永在金陵圖書館科普講堂上講授《從張衡地動儀到現代地震監測》,他從歷史與科學融合的角度,介紹了從張衡地動儀到現代地震監測的發展歷程,圖文並茂地講述了地震成因、地震波、地震監測預報預警等知識,以及他在地震電磁擾動和地震舒曼諧振方面的研究成果;江蘇省地震局工程師江昊琳走進江蘇省電化教育館、南京市金陵小學開展的科普直播活動直播間,在《“震”才實學:讓我們一起了解地球,認識地震》直播間裏,江昊琳給大家科普了地震産生的原因、地震是如何測定的、地震來臨時如何應對等內容。

地震科普進校園 築牢生命安全線——江蘇省地震局開展多場科普活動_fororder_圖片3

科普直播活動

  江蘇省地震局科普人員通過線上線下、課堂演練相結合的方式,把安全知識融入教育,將地震科普送到了學生身邊,提升了同學們的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技能。(文/圖 葉學 安珍 劉博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