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加速數字化“自研創新” 麥當勞中國科技研發中心新大樓啟用
2024-08-06 17:44:5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8月6日,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百家匯創新社區的麥當勞中國科技研發中心全新大樓正式啟用。作為麥當勞中國的科研總部,這裡將容納超過450位技術專家,為麥當勞的“自研創新”數字化發展提供強勁動力。五年內,麥當勞中國計劃投入40億元,進行數字化研發與創新,更好地服務顧客、服務餐廳、服務企業,助力餐飲行業的産業升級和新質生産力發展。

  “‘金拱門’七週年之際,我們啟用了全新的科研總部,與位於上海的麥當勞中國總部協同,發揮集聚效應,助力長三角區域創新網絡建設。”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表示,“我們堅持長期主義,通過自主研發與科技創新進行數字化轉型,強化企業能力與結構性競爭優勢,為麥當勞中國未來發展提供新模式與新動能。”

加速數字化“自研創新” 麥當勞中國科技研發中心新大樓啟用_fororder_大樓共7層,總建築面積超過65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450位技術專家 (1)

麥當勞中國科技研發中心 供圖 麥當勞中國

  6200家餐廳背後的智慧大腦,“自研創新”的數字化為金拱門發展提供新動能

  2017年,麥當勞中國進入“金拱門時代”,數字化轉型成為品牌在本地加速發展的關鍵性戰略。2020年底,麥當勞中國首個IT戰略研發中心——麥當勞中國南京研發中心正式啟用。過去三年多,研發中心通過自主研發為麥當勞中國輸送了一系列的本土信息系統綜合解決方案,如麥當勞APP、RGM Boss、數字化食品安全等系統,這些方案已經在全國超過6200家餐廳部署落地。

  遷入新大樓的麥當勞中國科技研發中心將繼續“自研創新”, 成為6200家餐廳背後的智慧大腦,實踐麥當勞的“服務”理念,讓消費者能更輕鬆獲得美味和美好。麥當勞的自研創新首先將聚焦服務顧客,持續升級顧客端的數字化體驗。

  麥當勞的數字化自研創新也聚焦服務餐廳,賦能餐廳員工更高效地運營。2022年上線的RGM Boss系統,已覆蓋超過20萬餐廳員工,將員工從排班、盤存等複雜費時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借助各項系統工具,餐廳管理組用於事務管理類的時間每天可節約兩小時,讓員工有更多精力關注餐廳的運營狀況和顧客體驗。

  通過聚焦服務企業,麥當勞中國通過數字化的自研創新打通內部流程,推動上下游協作,實現更智慧的基於數據的決策。例如,麥當勞中國已建立起數字化食品安全系統,該系統可對異常數據進行預警,對有效信息進行匯總和分析,讓食品安全的執行情況線上可追蹤。

加速數字化“自研創新” 麥當勞中國科技研發中心新大樓啟用_fororder_【新聞圖】麥當勞中國科技研發中心全新大樓正式啟用

麥當勞中國科技研發中心全新大樓正式啟用 供圖 麥當勞中國

  從麥當勞中國科技研發中心開始,領航數字化的未來

  研發中心新大樓所在的徐莊軟體園,毗鄰南京大學城,擁有人才和前沿技術支撐。

  “我們希望以新大樓為起點,通過新的思維及工作模式,讓我們站在數字化和業務的前沿,領航數字化的未來。”麥當勞中國首席信息技術及體驗官陳世宏表示,“我們將不斷提升系統思維,把解決方案沉澱為系統化的能力;培育深度洞見,超越IT視角,深入業務、了解業務;保持敏捷學習,積極面對變化,快速行動;全面前瞻創新,保持好奇心,結合業務探索與佈局;打造開放生態,加入創新網絡,積極協作共贏。“

  新大樓的規劃與設計兼具科研氛圍和人文關懷。大樓內設置了多個半開放式協作空間,支持團隊高效進行討論及決策;階梯教室、創新實驗室等,可開展豐富的內外部活動。軟硬體上,提供了戶外露臺、母嬰室、健身房和圖書角等不同功能區;實時空氣品質監測、智慧燈光空調系統等,確保身心舒暢。該大樓將獲得綠色建築LEED金級認證。

加速數字化“自研創新” 麥當勞中國科技研發中心新大樓啟用_fororder_【新聞圖】以新大樓為起點,通過新的思維及工作模式,領航數字化的未來

新大樓內景 供圖 麥當勞中國

  麥當勞是全球知名的餐飲服務品牌,超過40000家餐廳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24年6月,中國內地麥當勞餐廳超過6200家,員工人數超過20萬,2023年服務顧客超過12億人次。麥當勞中國正在推動更強大、更美好、更智慧的業務策略,實現2028年10000家餐廳的目標。同時,麥當勞中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關注食材採購、環境保護、社區服務以及員工賦能,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文 王霄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