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江蘇中小學開學首日 一系列新變化備受期待
2024-09-03 09:50:39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高一芳責編:李誠

  原標題:中小學開學首日,一系列新變化備受期待——新課程新教材,打開育人新境界

江蘇中小學開學首日,一系列新變化備受期待_fororder_c9c5cfda-b296-4d2c-a2b4-169b599af5bf

9月2日,在南京市小營小學開學典禮上,學生與智慧機器狗互動,感受科技帶來的樂趣。《新華日報》記者 范俊彥 攝

江蘇中小學開學首日,一系列新變化備受期待_fororder_bb9f8d85-ebe0-4f7d-b89d-16279946763c

9月2日,宿遷市秋季學期“開學第一課”暨洋河新區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揭牌主題活動在洋河新區初級中學舉行。活動通過現場和直播的方式,組織萬名師生、家長同上“開學第一課”。 通訊員 楊群 《新華日報》記者 萬程鵬 攝

  義務教育新教材全面使用、小學每天一節體育課開始實施……2024年秋季新學期,江蘇各地中小學迎來一系列新變化。開學首日,當中小學生們帶著一個暑假的收穫踏入校園、開啟新的學習成長之旅時,學校也做足準備,不斷創新和提升育人理念,培養國家和社會所需的時代新人。

  奧運風勁吹,從體育中汲取成長力量

  “運動點燃熱愛,新的學年、新的起點,希望力學的‘小米粒’們心懷熱愛、追逐夢想、堅持不懈、奮勇向前、力學報國、努力奔跑,讓我們在成長之路上也能成為自己的冠軍!”9月2日,南京市力學小學開學典禮現場,奧運冠軍盛李豪錄製的視頻一經播放,瞬間點燃現場氛圍。

  在南京市長江路小學啟迪分校開學典禮上,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子蹦床冠軍陸春龍成了特邀升旗手。“在蹦床上,每一次跳躍都需要勇氣,因為只有敢於嘗試,才有可能達到新的高度;每一次跌倒都需要有從頭再來的決心,因為只有直面困難,才能看見戰勝困難的希望。”用自己最熟悉的蹦床運動,陸春龍鼓勵孩子們敢於拼搏,不怕失敗。

  在遊府西街小學,不少班級的開學第一課同樣圍繞“奧運”展開。在四(7)班進行的奧運精神分享會上,學生吳謝可吉講述了奧運冠軍全紅嬋的故事和帶來的啟示,“就像她站在跳臺上尋找完美的入水角度一樣,我在學習上也是堅持不懈,為了解開一道數學題,我連續鑽研了3小時,題目做出來的成就感就像奪得獎牌一樣珍貴。”“體育運動是為了更快樂、更健康、更團結,這三個詞不僅是我們對新學期的美好期許,更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態度。”南京市遊府西街小學黨總支書記萬代紅表示。

  “新的力量,總是帶來新的可能。巴黎奧運會上,我們以最具象化的方式,看到了什麼是青春的無限可能。”開學典禮上,南京市金陵中學校長夏廣平感慨道,它是20歲的潘展樂,幫助中國隊改寫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歷史的神奇逆轉;是19歲的盛李豪,在射擊場上展現出遠超年齡的冷靜與從容;是18歲的鄧雅文,面對三次人生轉折後,用一枚金牌讓更多人認識了自由式小輪車這一極限運動;是16歲的體操小將張怡涵,用比賽中溢出螢幕的活力與自信,讓人相信體育的最大價值在其本身……

  乘著奧運風,為學生強健體魄、磨練意志,開啟活力新學期。2024年江蘇省推行實施小學每天一節體育課,如何更好落實已經納入學校的新學期計劃?“如果我們能把體育本身內蘊的教育力量挖掘出來,用體育激發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和學習興趣,無疑是對‘少年強則國強’的最好詮釋與延伸。”南京市力學小學黨總支書記李琳説,從體育中挖掘兒童成長的力量,也是新學期力學小學從體育組到各科教師都要思考的課題。“每天一節體育課,期待真正讓孩子們的身體更加健康、心理更加陽光。”體育課數量增加了,學校場地夠不夠用?南京市長江路小學校務委員趙昌竹介紹,學校地處鬧市區,擬與周邊體育場館合作,拓展學生運動空間。

  據了解,新學期南京市將選擇4個區進行試點“每天一節體育課”,分別為鼓樓區、棲霞區、六合區和溧水區,另外,其他區也將有30%學校參與試點,到2025年秋季學期做到全市所有小學全覆蓋。揚州部分小學已經開始推行每天一節體育課的教學計劃。揚州市竹西小學副校長湯雯雯介紹,新學期學校將開展每天100分鐘體育強身健體計劃。在淮安,不僅在體育課時上做了“加法”,在內容設計上更是豐富多元。淮安市周恩來紅軍小學教務處主任何曄介紹:“新學期我們對課表進行優化調整,開設趣味田徑、快樂體操、課間操、輪滑、乒乓球等學校特色體育項目。”

  科技感十足,“大咖”引路點燃科學夢想

  “很多人問我,你每天做那麼多科研工作累不累?我都會告訴他們,不累!因為這些科研工作都是我喜歡的,它就像吃飯一樣,變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9月2日上午,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四牌樓校區舉行主題為“弘揚科學家精神,逐夢科技強國”的開學典禮,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段進與同學們一起共話科學。

  看完少先隊員暑假中科學探究項目的精彩展示,段進讚賞道:“大家開展的活動不僅豐富多彩,還與現代科學的發展融合接軌。”段進表示,他願意成為孩子們“探索科技世界路上的一個引路人”,也希望新學期中老師和家長多從孩子們的興趣出發,因勢利導,讓孩子將科學追求融于日常生活。據介紹,南師大附小2024年除了在不同年級開展多主題的科技創新項目,還會將南京市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項目“和鳴”研發推廣為面向全年級的普惠課程。

  南京市第九中學的開學典禮上迎來了校友、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夸父一號”首席科學家甘為群教授。“為了摘掉沒有太陽探測衛星的帽子,中國整整等了將近50年!發射中國的太陽探測衛星可以説是我一生的追求。”在分享“夸父一號”誕生的故事後,甘為群寄語同學們,要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懈“追趕太陽”,“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成為照亮未來之路的光芒。”

  在無錫,以“青春築夢,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搬進了“原力—85”火箭“心臟”的誕生地——無錫東方空間航天動力有限公司的總裝車間。無錫、延安、蘭州三地的中小學生線上線下共同觀看。上飛公司技能大師胡雙錢分享了自己堅守“造飛機”夢想、用踏實勞動鑄就“中國夢”的故事。三地學子還分享了暑期科學實踐經歷,在梁溪空天産業展示館探究火箭的研發、總裝與發射,在宜興概念水廠探究污水的處理與循環利用……“我喜歡物理,立志就讀航空航天類專業,為祖國盡一份力。”“我要珍惜每分每秒,踏實做好每一件事。”……聽完課,同學們收穫滿滿。

  邀請科技“大咖”,激發青年學子的科學興趣和追求。南京市中華中學校長朱徵介紹,新學期,中華中學高一新生將聆聽南京大學教授開設的科普系列講座,2024年新增的“南大卓越班”還將獲得南大10位成長導師的指導,在導師指導下走進高校實驗室,學習大中銜接課程,同時分組深度訪談10位南大院士,讓中學生零距離感受院士的學術風範、創新精神和人格魅力。

  用好新教材,著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2024年秋季學期,基於2022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編制的新教材將開始投入使用,並逐步鋪開,成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新一代教材。

  這一輪新教材修訂的編寫理念、素材選擇、編排方式等,突出強調“育人為本”“素養導向”,明確提出每個學科要著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強化實踐,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學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多位老師表示,用好新教材,需要逐步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

  南京市科利華中學初一語文備課組長李璐介紹:“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材修訂的原則是守正創新、穩中有進。比如‘活動探究單元’的新增,我們這學期在教學中將以活動為軸心、以閱讀為基礎、以探究為內核,整合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以及資料蒐集等項目,形成一個讀寫互動的學習系統。”

  南京市遊府西街小學信息科技教研組長王偉分析,信息科技新教材明顯在技術應用方面有所加強,例如讓學生親身體驗人機交互、美化處理圖片、製作數字小報等。“可以説是‘科’與‘技’並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程設計和實施中,既要注重科學原理的傳授,也要注重技術應用的培養。”

  同時,新版信息科技課程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更注重項目式學習,並將學習內容與具體生活情境結合,“比如在‘認識數字身份’一課中,我們要讓學生們通過討論生活中的哪些場景會用到數字身份,探討數字身份的信用價值,引導學生在網絡世界中也要遵守相應的道德行為規範和法律法規。”

  學生思維發展關係創新人才的培養。南京市力學小學副校長帥莉認為,從2022年國家推出的義務教育新課標出發,近年來小學數學教學的變革,用三句話就能囊括精髓——用數學的眼光發現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以及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三者又分別對應著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建模能力。

  “雖然對小學生來説,當前沒有建模的要求,但教師其實要形成這樣的意識去引導孩子,因為這才是數學最本質的內涵。”帥莉説,這對於教師教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帥莉認為,新課標的理念如何更好地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是當前面臨的新挑戰,不能再用過去的理念教授新的教材。

  據了解,9月開始,南京市教研室和各區教師發展中心還將發動專家,圍繞教材編制的理念、在教學中應如何落地等問題,對一線教師進一步開展培訓,指導教師教學,把新課標的理念落實進課堂,將該讓孩子動手操作的內容,充分交給孩子操作與體驗。(新華日報 記者 楊頻萍 李睿哲 葛靈丹 程曉琳 魏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