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深化“江蘇工匠”培育工程 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圍繞建設新時代人才強省、製造強省、教育強省,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等制度,加快打造高技能人才與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協同推進示範高地。
在1月13日的省政府新聞發佈會上,江蘇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總工會、省教育廳、省工信廳等部門相關負責人聯合對新政予以介紹和解讀。
夯實基礎:支持中等職校和普高同批次並行招生
面廣量大的技能型人才是中國製造的基石。面對江蘇高技能人才緊缺的矛盾,《若干措施》提出完善職業教育招生機制,支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並行招生;支持無錫、蘇州等市拓寬技工院校招生範圍,採取“招工+招生”模式,引導中西部的優質生源到江蘇上學就業;在職業學校建立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常態化招生機制,鼓勵普通高校畢業生到職業學校提升職業技能,推行“學歷+技能”貫通培養模式。
職技院校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搖籃。江蘇現有各類職業類、技工類學校422所,每年向社會輸送畢業生57萬人左右。據省人社廳副廳長顧潮介紹,江蘇技工院校堅持面向就業辦學、面向産業辦學,新開設數字技能類相關專業129個、先進製造業相關專業42個,與京東等2762家知名企業深度合作,有機銜接專業設置與用工缺口,畢業生就業率長期穩定在98.5%以上。
近年來,江蘇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積極構建適應産業發展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全省職業教育辦學綜合實力、總體規模和區域均衡度均居全國前列。江蘇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崔春霞表示,省教育廳將積極協同相關部門,增強優質高等職業教育資源示範輻射作用,打造更高水準的江蘇職業院校體系,助力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還允許職業學校開展有償性社會培訓、技術服務或創辦企業,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辦學經費自主安排使用;公辦職業學校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用於支付本校教師和其他培訓教師的勞動報酬。
加快培育:推動技能人才參與技術革新技能攻關
企業是技能人才培養主體。《若干措施》提出將推動高技能人才參與技術革新技能攻關,引導“鏈主”企業深度參與職業學校專業建設、實習實訓、教師培養,提升人才培養品質。圍繞智改數轉網聯、先進製造業集群、“一老一小”等民生需求、鄉村振興戰略、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等,建強急需緊缺領域高技能人才隊伍。
“為拓寬資金籌集渠道,江蘇將統籌使用就業補助資金、失業保險基金及部門專項經費等,做好高技能人才培養、職業技能競賽等領域的資金保障,確保各項政策落實落地,支持培育更多‘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省財政廳二級巡視員黃中茂在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上承諾,江蘇將重點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完善高技能人才保障機制、強化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勵等方面,優化財政支持政策,助力全省技能人才隊伍提質增量。
《若干措施》提出將高技能人才配置狀況作為企業參加招投標、評優和資質評估的重要因素,並探索納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認定時的加分參考。
對此,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余雷表示,江蘇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指數連續四年保持全國第一,兩化融合發展水準連續十年保持全國第一,很重要的原因是江蘇擁有一大批優質製造業企業和産業人才隊伍。為進一步提高優質製造業企業的人才集聚能力,江蘇將協同推進實施製造業人才培育工程,面向領航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優質企業,每年遴選支持一批創新企業家、先進製造技術人才和先進基礎工藝人才,省市聯動建立製造業人才培養梯隊,強化跟蹤培育、促進賦能進階,擇優推薦申報國家製造業人才支持計劃、省“333工程”等重點人才計劃。
拓寬渠道:不拘一格評人才
《若干措施》提出,要拓寬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加快推進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評聘試點。暢通高技能人才向專業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流動渠道。支持企業推行“車間+考場”互動評價模式,在工作崗位、生産過程中考察職工技能水準。
省總工會副主席王樹華介紹,近年來,總工會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示範引領作用,先後出臺多項舉措示範引領提升技能人才能力素質,推動將一線職工創新成果等作為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職業技能等級和職業資格晉陞的重要參考。聚焦江蘇“1650”現代産業體系廣泛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2024年共組織開展141項全省引領性的勞動和技能競賽,帶動各級開展各類競賽5900多場,參賽職工111萬人次,3.6萬人次晉陞了技能等級。
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徐彥秋表示,《若干措施》整合跨領域資源要素,形成跨部門工作合力,在諸多方面先行先試,“比如江蘇積極推進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評聘試點,打破技能人才成長‘天花板’,暢通高技能人才向專業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的流動渠道;支持各地將高技能人才納入城市直接落戶範圍,高技能人才配偶、子女按規定享受公共就業、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務。”通過給予高技能人才榮譽待遇,激勵他們追求卓越,帶動更多人踐行工匠精神,有利於引導全社會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寶貴”的濃厚氛圍,引領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新華日報·交匯點 記者 黃紅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