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揚州以更大力度推進産業科創名城建設
2025-02-07 10:06:45來源:新華日報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原標題:提升創新“濃度”,凝聚發展向“新”力 揚州以更大力度推進産業科創名城建設

  新年伊始,揚州吹響重大項目“出征號角”。駿馳通高端柔性新材料項目開工,計劃總投資50億元,達産後可年産超薄高頻柔性覆銅板材料3000萬平方米,實現年産值30億元,綜合稅收約1.2億元。

  揚州市2025年重大項目清單也正式發佈,2025年計劃實施市級重大項目603個,年度投資1500億元,39個項目入選“江蘇省重大項目清單”,18個項目入選“江蘇省民間投資重點産業項目清單”,項目數創歷史新高。

  向“綠”向“新”,重大項目質效躍升

  走進江蘇和熠光顯科技有限公司的模組生産車間,一台臺數控設備與一隻只機械手臂高效協同,經過切割、封膠等多道工序,一片片顯示模組“走”下生産線。“AMOLED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與傳統LED液晶顯示相比,具有更寬的視角、更高的刷新率和更薄的尺寸,可大規模應用在手機、穿戴設備等領域。”公司總經理劉俊傑介紹,項目全部達産後,預計可實現年開票銷售150億元。

  作為2025年全省重大産業項目,和熠光顯是揚州首家高端顯示模組生産企業,從開工到主體封頂僅用了約90天,從開工到試生産不足一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是揚州‘613’産業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高端顯示模組是揚州重點培育發展的一條新興産業鏈。”江都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將推動項目早竣工、早投産,填補揚州高端顯示模組産業空白。

  縱觀當前揚州重大項目實施情況,《新華日報》記者發現,其中既有投資支撐強的“大塊頭”,又有帶動就業多的“小而美”;既有智慧融合的戰新産業,也有轉型升級的傳統産業,含“新”量含“綠”量不斷增強,質效不斷躍升。

  近期,總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在寶應、高郵、江都等裏下河地區一帶接連上新。中鈉鈉離子電池及電池系統項目總投資10億元,已全面投産,在手訂單超過1.3億元;總投資15億元的恒程超高純等靜壓石墨項目一期廠房竣工,部分試産。“寶應、高郵等地處江蘇綠心範圍內,聚力發展綠色能源技術與産業,接連出現10億元以上甚至百億級重大項目、特大項目,是多年堅持綠色發展的結果。”高郵市發改委主任周建峰表示,目前高郵已經儲備億元以上項目近百個,2026年有信心引進更多前沿好項目。

  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月,揚州全市24個省重大項目、9個省民資重點産業項目、525個市重大項目已提前完成2024年度計劃投資,西門子電機等96個重大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竣工投産,基礎設施投資連續10個月保持40%以上速度增長,工業技改投資增長超20%,支撐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穩居全省前列。

  創新引領,促進産創深度融合

  “這個飛行摩托一般運用在什麼場景?運動飛機可以用於旅遊觀光嗎?”《新華日報》記者來到中航研究生院項目現場,看到一排排飛行器充滿“未來感”。目前,生態科技新城已經形成了以“一所、兩院、一實驗室、一公司、一中心”為代表的航空産學研集群,雲裳通航、九天飛院、戴西智慧等一批項目相繼落戶。生態科技新城航空辦主任呂潔介紹:“我們將圍繞‘低空+政務’‘低空+物流’‘低空+培訓’,推動7個應用場景落地,為揚州低空經濟産業發展增添動力。”

  由全球領先的全景運動相機品牌影石科技投資設立的江蘇影智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落戶揚州創新中心以來,通過設立影智科技創新實驗室,用3年時間完成了全景防抖執法記錄儀4次更新換代,目前該産品已在省內外政法系統、城管、交通等部門開展應用。“怎麼幫助企業發展壯大,為企業全生命週期發展賦能,這是科創載體服務的核心。”揚州創新中心運營方、菜根科技揚州項目總經理歐有春表示,企業發展過程中,政府幫助協調資源提供大量應用場景,引導公司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加強品牌競爭力。

  如今,新質生産力成為發展關鍵詞,諸多傳統企業趕上時代浪潮迸發出強勁發展動能。在江都高新區,由亞威股份投資建設的金屬成形機床項目總投資20億元,項目重點發展柔性高效、節能環保的伺服衝壓機床技術,滿足國內外中高端客戶對板材加工高速、高精度、智慧化成套設備的需求。“一期項目投資6.8億元,建成後形成年産伺服壓力機2000台、自動化衝壓及落料線100條的生産能力。”江都區發改委負責人表示,“工業母機‘揚州軍團’精神傳承就是一直在創新,有了這股勁頭就不懼市場風雨。”

  “實踐證明,只有把科技創新作為首選項,堅定不移加快産業科創名城建設,才能不斷提升創新的濃度和貢獻度,才能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揚州市科技局局長陳江偉告訴《新華日報》記者,截至目前,揚州招引科技型企業1027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3252家、有效高企達2516家,獲評“亞太領軍智慧城市”;南京大學新材料概念驗證中心與中試基地、電子科技大學未來産業研究院等科創平臺成功落戶……創新動能正加速匯聚。

  2025年,揚州力爭完成新招引科技型企業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突破3000家和3500家,促成産學研合作600項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額達320億元。

  又“燃”又“拼”,幹事創業氛圍濃厚

  前不久召開的中共揚州市委八屆十次全會定位2025年為“衝刺決勝年”,強調“穩”字為要、“幹”字當頭、“實”字打底,以更大力度推進産業科創名城建設,這為全市幹部幹事創業又鼓了一把勁。

  “要在比學標杆的過程中努力成為別人的標杆,在趕超榜樣的過程中努力成為別人的榜樣。”這兩年,揚州釋放激勵幹部隊伍破除“居中思維”、敢於擔當作為的強烈信號。揚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考察評價、選拔使用、容錯糾錯等環節牢固樹立講擔當、重擔當的鮮明導向,激勵全市幹部隊伍向第一看齊、向一等看齊。

  “市委樹立了鮮明的用人導向,打破論資排輩、突破年齡限制,優先提拔重用、大膽鼓勵激勵實績突出的優秀幹部,有效激勵了廣大幹部敢於擔當、勇於上爭、善於作為。”揚州市委組織部綜合幹部處處長丁江平表示,揚州深入開展幹部能力作風提升行動,持續深化“十個一線”實踐鍛鍊,案例化落實容錯糾錯機制,高品質舉辦《政事面對面》《民情直通車》等融媒體問政節目,形成了實幹爭先的濃厚氛圍和幹事創業的生動局面。

  揚州市兩會明確,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固定資産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外資外貿增速高於省均,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降幅完成省定目標,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只有實幹,才能贏得發展主動;也只有實幹,才能創造更好未來。”揚州市委書記王進健在兩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幹”字當頭、踏“實”向前,全力打好“十四五”規劃收官戰,譜寫“好地方”揚州現代化建設新答卷,揚州已然昂首闊步“在路上”。(新華日報 記者 周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